中国汽车行业格局巨变或从2025年2月9日开启!
在同一天(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发布公告称,接到间接控股股东通知,正与其他国资委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宜。本次重组可能导致本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但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此消息在汽车行业引发关注,已经有观点预测,中国车市的“巨无霸”要来了!
资本市场更是闻声而动,两家股票先疯狂涨起来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990d597b33814b3d9f1d9463431d75e.jpg)
股票大涨,合并的“真香预警”
东风股份与长安汽车股票在今日(2月10日)开盘即大涨,东风股份一字涨停,其股价直冲8.03元/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61d5589f3cd0349bb9fe5b44e946e65.jpg)
长安汽车开盘也一度上涨8.57%,股价曾冲上14.70元/股的高位。根据同花顺热榜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人气值冲榜,一度从第77名升至第9名。
截至今日(2月10日)收盘,长安汽车股价上涨4.73%。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4581fedf96f60a6cc1f1fc23a732ef0.jpg)
东风股份股票大涨明显受到其间接控股股东正在筹划重组事宜刺激,长安汽车除此之外,其在2月9日晚发布的“北斗天枢2.0计划”也或多或少助力了一把。
股票双双大涨,资本市场明显对长安、东风“合并”的前景有乐观预期。
一汽缺席,这次长安与东风“合并”?
目前网络上甚至已经有媒体开始解密重组后新集团的核心领导班子了,并且分析得有鼻子有眼的,比如此前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升任兵装副总后,长安这边却并无多大动静,就有业内人士分析或与合并重组相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d244abc31cc88da330b335949a96a93.jpg)
几年前,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央企将重组的消息就被广泛流传、解读,但后来我们能看见落地的项目只有三家企业联合推出了T3出行,实际布局的是出行市场。
虽然高层也有轮换,但几年过去了,目前看也仅限于此......
那这次一汽缺席,长安与东风会否就重组快速踏出实质性一步呢?
先看一组数据,据统计,东风汽车2024年终端交付新车256万辆,同比增长4.8%;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86万辆,同比增长70.9%,而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为81万辆,同比增长122.5%。
彼时,东风已经孵化出了东风猛士、岚图、奕派、纳米等品牌主攻新能源市场。
而长安汽车则打造了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等品牌面向新能源市场。
2024年,长安新能源销量超73万辆,同比增长50%。整体销量则超268万辆,为近七年销量新高,并且长安汽车盈利效果还比较理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70ee6845506e076b8c6522557c66e7e.png)
按理说,向好的两家车企生存状态并无太大危机。
而事实上,结合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发展速度以及全球车市的变化,国资委在去年3月就对三大汽车央企提出要求,要对他们的新能源汽车业务进行单独考核。换句话说,国资委认为三家汽车央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还可以更快一些。
毕竟,当初了为发展新能源引进了特斯拉,开了外国车企进入中国独资生产、经营的先河。而比亚迪也在这几年一飞冲天,2024年销量直冲427万辆,统计数据显示排在全球销量第五,重点全是新能源车,效果明显。
身为国家队怎么能缺位呢?这些都为汽车央企重组提供了理由。
国家队需要一艘“产业航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我国汽车制造业总收入就达到了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占据了GDP的8.7%。
在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其在车市扮演的角色将越发重要,进而在我们的经济构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如今的新能源车早已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国家队更不可能缺席。
更何况在参与全球竞争时,国资背景力量从来都是重要参与者之一。在参与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时,也需要这样一股力量为中国汽车产业畅行全球保驾护航。
包括工信部、发改委也曾表示鼓励优质新能源车企兼并重组、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所以......二者是否会合并?背后的深意如何?诸位可以细品!
合并重组,目的很简单,就是做大做强,这一动向反映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的战略调整,国家队需要一艘“产业航母”。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