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赛道,新风口,无数资本涌入,无数巨头下场,无数创业者入局,中国的电动车市场热闹非凡,竞争激烈。
有人al lin,赌上全部身家,却只落得一地鸡毛;有人谨慎试水,步步为营,最终杀出重围,造车,这曾经的未来梦想,如今却成了现实的残酷考验。
动辄百亿千亿的投入,换来的可能是昙花一现的辉煌,也可能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恒大与小米,两家公司,两种命运,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的荆棘与希望。
一个烧光千亿,黯然离场,一个百亿起步,一炮而红,同样的造车梦,为何结局如此不同?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资本驱动下的迷失恒大,地产巨头,曾经的行业翘楚。
许家印,曾经的领头羊,还曾是中国的首富,那会儿可是风光无限。
2018年,许家印大张旗鼓地宣布要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番豪情壮志,立志要建立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王国。
他曾放出豪言,力争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10年内实现年产销500万辆。
彼时的恒大,意气风发,仿佛站在了时代的潮头,不过,这份宏伟的计划背后,其实藏着不小的风险。
许家印的汽车梦,是从和贾跃亭的合作开始萌芽的。
贾跃亭,FF创始人,彼时正深陷财务困境,许家印的8亿美元投资,如同雪中送炭,但这合作没坚持多久,就因为分歧闹上了法庭。
6亿美元的投资,最终换来了FF32%的优先份额,对恒大而言,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痛定思痛,许家印决定单干。
没有技术?买!没有团队?挖!没有经验?学!
从此,许家印开启了“买买买”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疯狂收购汽车相关资产,累计投入超过400亿。
从瑞典的NEVS,到克罗地亚的Rimac,再到荷兰的e-Traction,许家印的收购清单,几乎囊括了全球所有叫得上名字的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
他甚至斥资1.5亿欧元入股了瑞典超跑品牌柯尼塞格,试图将顶级跑车的技术引入恒大汽车,然而,这种“买买买”的策略,并没有为恒大带来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收购来的技术,大多是过时的、落后的,甚至是被市场淘汰的,高价挖来的团队,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合力。
恒大汽车的产品研发,始终停留在表面,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恒驰新车的亮相,吸引了众多目光。
恒驰系列的新车从1到5号一齐亮相,场面壮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看似光鲜的外壳,实则暗藏着不少隐患。
恒驰5的量产交付,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市场反响,价格高得吓人,表现一般般,还老出问题,让人不敢下手买。
2023年前11个月,恒驰系列车型总交付量仅为937辆,月均销量不足百辆,巨额的投入,换来的却是惨淡的销量,恒大汽车的亏损也随之而来。
到2023年年末,恒大汽车的总亏损已超过一千一百亿元,平均算下来,他们每卖一辆车就得亏损差不多八千万。
这惊人的数字,让人不禁感叹,许家印的造车之路,究竟走错了哪一步?
恒大造车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战略上的失误。
许家印的造车理念,过于依赖资本的力量,忽视了技术的重要性,他试图通过“买买买”的方式,快速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却忽略了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
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最终导致了恒大汽车在技术上始终处于劣势。
其次,是管理上的混乱。恒大汽车的领导班子在汽车行业经验不足,对行业了解也不够深入。
刘永灼,恒大汽车的负责人,曾经在足球领域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他将足球俱乐部的管理模式照搬到汽车行业,却适得其反。
高薪挖人、巨额投入,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加剧了恒大汽车的亏损。
刘永灼在恒大汽车任职期间,年薪高达6800万元,这与恒大汽车的惨淡业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终,恒大汽车的造车梦,以失败告终。
小米造车:技术驱动与生态赋能的成功恒大造车风格跟小米大相径庭,小米这条路走得踏实又稳重。
雷军,小米创始人,深谙技术的重要性,小米宣布投入超过百亿研发造车,组建了3400多人的研发团队,其中不乏众多国内外技术高手。
小米造车,并非简单的“买买买”,而是“研研研”,他们明白,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是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小米SU7的诞生,正是小米技术实力的体现。
自研的V6电机,转速高达21000转,超越了特斯拉ModelS的20000转,展现了小米在电机技术上的突破。
小米最近展示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包括800V碳化硅高压技术平台、9100吨级的一体化压铸系统,还有自家研发的“泰坦合金”,这些都是小米在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努力的成果。
如果说,上面所说太过于理论,那小米SU7着火事件,让他刷了一顿好评,从图片中不难看出,火势并没有向上蔓延,而是向下泄压,所以整个驾驶舱仍然完好。
小米造车的成功,并非偶然,小米不仅技术牛,用户多,生态系统也相当齐全。
MIUI系统,全球月活用户超过6亿,IoT平台连接的IoT设备数量接近7亿,这么多人用小米的产品,给小米造车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小米之家的线下门店,超过1万家,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县级以上城市,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购车和售后服务体验。
两种造车模式的差异与启示恒大与小米的造车之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恒大,以资本驱动,急于求成,最终迷失在“买买买”的怪圈中;小米,以技术驱动,稳扎稳打,最终凭借核心技术和生态优势,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恒大的失败,给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盲目扩张、缺乏核心技术、忽视市场需求、管理失控,这些都是恒大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
小米的成就,给咱们中国的电动汽车公司带来了新的启发,技术创新、生态协同、用户导向、长期规划,这些都是小米成功的关键因素。
两种不同的造车模式,也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方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的机制加速运转;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不断涌现,智能化、网联化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而言,只有坚持技术创新,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结语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迎来迅猛发展的黄金阶段,造车,并非简单的资金游戏,更是一场技术的角逐、生态的比拼。
要想在汽车界站稳脚跟,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地研发,这样才能推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
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像小米这样的企业,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
小米招人恨是因为挡了华为的财路,我就不明白了,小米和华为有什么区别吗?不都是抄别人的,改个名字,搞得好像一个是民族希望,一个是小偷似的
小米有粉丝,恒大有吗?小米的模式完完全全就是照贾老板的PPT干的[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家车生态链,基本上一模一样[笑着哭][笑着哭]
小米拿啥和恒大比?小米这样的小公司,在曾经恒大面前提鞋都不配。你就说小米有啥?花钱搞下广告立马都凉了!小米要是造3-6万的车 那百分百成功 但是路走错了 最终结局把小米科技全赔上都不够!等着雷军暴雷,就看能欠银行多少钱?
而且雷军投资了都是新势力[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新能源汽车怎么搞,早就摸得七七八八了!目前照着贾跃亭PPT干的就两家,小米和华为,小米的兼容性很高,也全面[得瑟]
人家都不是為造車[得瑟]人家只是圈錢
一个花在车上,一个花在车模上,看起来区别不大,其实区别太大了。
恒大是为了洗钱
一个是实实在在在造车,一个就是为了骗钱,自己享乐...
一个是为了造车,一个是为了洗钱
偷!!!
恒大的1100亿有1090亿都用在了歌舞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