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大清的时间,不多了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4-12-10 16:32:07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乡试放榜)

清朝咸丰八年九月,京师顺天乡试揭榜,一时人头攒动。

乡试,就是省一级的考试,这乡试过了之后,读书人就成了举子,举人。

明清两代的科举,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五场考试,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是最低级别的考试,考过了的叫做童生,表示你已经有了最基本的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朝廷也对你的资质认定合格了,所以你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几轮考试。

这童试听起来很简单,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好像是儿童考试,但其实这和年龄大小并无关系,很多读书人从十来岁考到孙子都十来岁了,他也没考过童试,足见古代科举的难度和残酷性。

通过了院试的读书人,会被称之为生员,俗称秀才,而一旦你成了秀才,就代表你不再是普通人了,已经脱离了普罗大众的这个身份,而转变成了“士”这个阶级,能享受到一定的特权,比如可以减免税赋,供给吃食,以及对县令这种地方官无需行下拜之礼等等。

而通过了乡试的读书人,就被叫做举人,这举人就更了不得了,因为成了举人就代表你具备了做官的资格,有些表现比较好,成绩特别优异,或者说朝中有人的举人,甚至可以免于之后的会试和殿试,直接就做官了。

范进中举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故事中的范进中了举人差点乐疯了,足见成为举人是读书人仕途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顺天府的这一次乡试,目的就是为了选拔举人。

正常来说官府把名单张贴出来,参加考试的考生们一看,名单上有的手舞足蹈,喜笑颜开,名单上没有的那就垂头丧气,也只好收拾收拾行李,三年之后再战,但是这一天放榜,场面有所不同,大批量的考生聚集在榜文之下,对着名单上的人名是议论纷纷,久久不肯离去。

很显然,考生们对这次录取举人的结果有意见。

(咸丰帝读书像)

的确,咸丰八年这一次顺天乡榜,是有那么几分古怪。

因为,这榜单上放出来的举人,大部分都是平庸无能,碌碌无为,没什么文化水平的人,真正有才华的考生反而都落了榜,就拿当年乡试第七名的一个叫做平龄的考生来举例,这人学业不恭,诗文一般,平时没见他读过一天书,倒是成天在京师的戏班子里闲逛,这京师无论听戏的唱曲儿的,都听过平龄的大名,这么一个不学无术的膏粱子弟榜上有名,大家心里头不服是真的。

而且,平龄还是满人,是八旗子弟,因此诸考生们就更加怀疑,这场乡试,那铁定是有黑幕。

巧了,京师有个叫做孟传金的御史,他听说了这个事情,认为搞不好里边真有事,于是他一封奏折,就把顺天乡试的事情汇报给了咸丰皇帝。

孟传金在奏折里大胆分析,说这次顺天乡试,违规违法操作的黑幕很多,贿赂主考官而中举的,贿赂主考官下边的辅助官吏而中举的,随意修改录取名单的,反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原本庄严肃穆公平公正的为国家录用人才的科举考试,靠不了真本事真才学,反而靠起了大肆行贿拉关系走后门。

咸丰那个时候,他还比较年轻,还不像执政后期那么不中用,他看了孟传金的折子之后是火冒三丈,立刻就派了几个大臣,成立了专案组,专门调查此次乡试的问题。

大臣们查案,目标也很明确,既然考生们对榜上有名的平龄议论最多,那大臣们干脆直接把平龄逮捕,捉到了监狱里是严加审讯。

可是,还没等审出个子丑卯酉来,好端端的平龄竟然死在了监狱里,而且是死因不明,暴毙无查。

平龄的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是有幕后黑手在背后杀人灭口,毁掉线索和证据的戏码,但是更加让人想不到的是,虽然平龄死了,但是朝廷里却主动有一个叫做邹石麟的官员跳了出来,积极承认是自己帮助根本达不到录取条件的平龄蒙混过关,帮助他成为举人的,而至于动机,那很简单,自己收了平龄的钱。

邹石麟倒不像是替谁顶罪才站出来,因为他正是这场乡试的考官之一,有职务之便,能以权谋私,所以专案组很快结案,向皇帝报告,说乡试考官邹石麟收取平龄的贿赂,利用不正当的方式帮助平龄在乡试中取得举人的身份,应该处罚他,将他罢职不用,乡试的另外两位考官,主考柏葰,副考程庭桂,监管不力,有失察之罪,也应该敲打他们一下。

咸丰皇帝呢,同意了专案组大臣们的建议,有关涉事人等当然要处罚,但是皇帝并不认为,这起乡试舞弊案,就此就要划上一个句号。

(清朝大臣)

咸丰八年,皇帝二十八岁,正是精力无限,血气方刚的年纪,他不会偏听偏信,任臣下糊弄摆布,而且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这场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农民起义运动无时不刻刺痛着皇帝的心。

面对内乱,面对起义,皇帝不仅要任用现有的大臣为他策马驱前,他更需要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他急需的人才,又或者是通过科举考试来彰显朝廷对天下读书人的礼遇和优容,这也是皇帝树立威望的一种手段,他绝对不允许百年科举成为藏污纳垢之所,因此在处理了邹石麟之后,皇帝要求,把这次参加乡试的考生的所有试卷,全都重新核对一遍,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发现,能不能挖出更多的东西。

皇帝发话了,专案组大臣又调转回身,把乡试的试卷收上来一一核对。

这不核对不知道,一核对,把大家都给整无语了。

文笔流畅,妙笔生花,有经天纬地,经世报国之才的,得到的分数都极低,都不合格,都被考官刷下去了,反而是那些错字连篇,连语句都不通顺的试卷,都被打了高分,被录用做了举人,一个叫做罗鸿绎的考生,一共写了七百个字,错字有四百个,就这种水平的,竟然也被录取了,真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

由于罗鸿绎的这个试卷啊,质量太次,太低,错的太离谱了,专案组的大臣们把这个情况汇报给咸丰皇帝之后,皇帝都不敢相信,认为这太荒谬了,还专门把罗鸿绎给捉来,让他当着自己和一众大臣的面儿,给他一份试卷,让他重新作答,而直到君臣一干人亲眼看到罗鸿绎七天憋出六个字的蹩脚状态之后,皇帝才相信,也意识到了,这本朝的科举,已经烂透了。

根据罗鸿绎交代,自己在乡试开考之前,找到了官员李鹤龄,贿赂李鹤龄,让李鹤龄在乡试中帮自己舞弊,李鹤龄呢,又找到了大臣浦安,而这个浦安,他属于是这次乡试中身份比较低的辅助官员,不过虽然他权力不大,但是帮助罗鸿绎舞弊足够了,因此他也收了罗鸿绎的黑钱,准备助罗鸿绎一臂之力。

乡试考完之后,浦安利用职权,把罗鸿绎的试卷偷摸拿了出来,送到了主考官柏葰的手里,希望柏葰可以行个方便,把罗鸿绎给录取了。

(清时的一份考生试卷)

柏葰是主考官,在科举考试的这个环境中,他的权力相当之大,携私录取个小小的罗鸿绎,那是轻而易举,算不得什么难事,可是柏葰拿过罗鸿绎的试卷一看,他脑瓜子是嗡嗡的,因为罗鸿绎的水平实在是太差了,文章作答简直不能直视,柏葰说这种零分水平的试卷我实在是录取不了,但是架不住浦安一再坚持,柏葰还是录取了罗鸿绎。

要知道,录取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罗鸿绎,就代表会有一个拥有真才实学的考生,他成为举人的名额会被顶掉,而这个倒霉的考生,数十年寒窗苦读,就在科考官僚们的徇私舞弊,贪污受贿,人情帮助下付之东流了。

拔出罗鸿绎这颗萝卜,带出了李鹤龄,浦安,柏葰这些泥。

咸丰皇帝是怒不可遏,连下谕旨,罗鸿绎取消举人功名,永不录用,李鹤龄和浦安则被罢免官职,遣送原籍反省,至于柏葰,也许他只是架不住同僚浦安的恳请做了个顺水人情,也许他只参与了罗鸿绎这一桩案子,也许他并没有贪污受贿,但毕竟罗鸿绎录取与否最终是由他来拍板决定的,因此皇帝把怒火烧到了柏葰的头上,也因此,柏葰成为了有史以来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处死的最高级别的官员——他当时的级别,是正一品。

该处理的被处理了,该杀头的也杀掉了,但是这事情啊,还没结束,因为,专案组大臣在审理这个案子的时候,还有意外收获。

我们说罗鸿绎供出了李鹤龄,浦安和柏葰,而其中这个被供出来的浦安,也许是想要戴罪立功,也许是无所谓了,也许是要多拉几个垫背的,反正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吧,他又把本次乡试的副考官程庭桂给供了出来,说程庭桂也参与了舞弊。

那程庭桂被供了出来,朝廷又顺着程庭桂的这个线索开始查,就这么查出一个来,查出来的供认下一个,接着这个供认这个,这个供认那个,从地方县令到州府道台,从底层小吏到京师大员,涉案人员之广,之错综复杂,实在是让人咂舌,简直是顺藤摸瓜,好似那瓜蔓抄。

这已经不是科举舞弊的个案了,而已经成了科举舞弊的常态。

最后,因这场乡试,查实了九十一名朝廷命官,其中三十八名训诫罚俸,十六人停职降职,七人革去功名,罢免回乡,十人流放千里,五人被斩首。

如此严厉不留情的处罚力度,朝野为之震动,科举考场为之肃清,从此后一直到清朝灭亡,基本上再没有爆发过严重的舞弊案件。

由于案情错综复杂,跨度很长,大案结束,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之后就到了咸丰十年。

这一年,圆明园被无耻的侵略者摧毁,朝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两份条约。

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咸丰皇帝也许还会为了他一查到底,雷厉风行的肃清科场舞弊而欣慰,兴许还会为在剿灭太平天国军时偶尔传来的胜讯而雀跃,可他不知道,彼时彼刻,留给大清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参考资料:

《清实录》、《清史稿》

王浩.清代顺天乡试科场案研究.河南大学,2022

0 阅读:124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简介:趣说历史,带你看点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