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蒋母(中)、蒋介石(右)、发妻毛福梅(左),以及幼年的蒋经国在一起的合影。
多年以后,已为蒋生下儿子的毛福梅,竟然成为了丈夫的“义姐”!这张照片拍摄于1912年,此时的大清已经灭亡,所以蒋介石的头上并没有留发辫。
可以看到,蒋介石英气逼人,气度不凡。蒋母威仪而不失慈祥,一看就是大家出身。
而蒋经国还在奶奶怀里抱着呢,才刚刚学会走路!
蒋介石和毛福梅的婚姻是家庭包办,结婚那天发生的一件事,似乎就注定了两人不可能白头到老!
(一) 14岁成亲,新郎还是个玩童毛家是当地的富裕户,毛福梅19岁时,通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嫁给了时年14岁的蒋介石。
妻子比丈夫大5岁,也许现在看来似乎不般配,但在民国时期再正常不过!
然而,在拜堂成亲那天,新郎由于年龄还小,闹出了一场大笑话。
在众人的拥簇下,新娘子的花轿到了蒋家门前,一时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当鞭炮燃烧完了之后,看热闹的小孩争先恐后,都去捡那些没有燃放的爆竹。
这样的场景,我相信60、70,甚至80后的人都经历过,我小时候也捡过呢,还差点把手给炸伤。
14岁的蒋介石身穿喜服,一见孩子们都捡爆竹,顿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也挤在其他小孩中去抢拾爆竹蒂头。
众亲友一看新郎跟着抢,纷纷大笑,把蒋母王采玉气得跺脚大骂。
为什么骂他呢?
新郎去捡炮竹,不只是不雅,而且在当地还有个说头呢!
奉化县有句俗语:“新郎拾蒂头,夫妻难到头”,所以人们都犯忌讳,事先交待新郎不可以去捡。
蒋介石和宋美龄
可他毕竟年轻,那一刻早就把长辈的交代忘到了九霄云外。
正坐在轿中的毛福梅,听到外面议论纷纷,她心里咯噔一下,瞬间有了不祥的预感。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刚过门的丈夫竟如此顽劣!
王采玉流着眼泪数落儿子,蒋也低头不语。数落一阵子,在女眷们的轮番劝慰下,王氏才勉强住了口,但仍叹息不止。
洞房花烛夜,众亲友一个个离开了蒋家,毛福梅坐在新房里翘首等待。可她等啊等,却始终没有等到新郎过来。
原来,新郎一个人跑到娘的床上睡去了,谁劝也不回来。
毛福梅面对龙凤花烛,听着单调的更鼓声,泪流不止,直坐到雄鸡报晓才躺到了床上……
(二)从发妻变“义姊”毛氏是一个缠足的旧式家庭妇女,也没多少文化,蒋介石从内心里确实很抵触。
蒋介石和陈洁如
所以,在结婚以后,夫妻两人感情很淡,蒋对妻子总是爱理不理。
而毛福梅身为一个守旧的妇女,在新婚之夜空守洞房对蒋介石怨恨了一阵子,可还是谅解了他。当时她以为丈夫年少,又要读书,心思不在房帏间,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尽管丈夫对自己不冷不热,可她还是心甘情愿地做丈夫的“大姐姐”,在生活上对他百般照顾。
即便如此,也没有换来丈夫对她的体贴,两人很少在一个房间睡觉。
毛福梅和儿子及孙子的合影
直到婚后第9个年头,也就是1910年,毛福梅才生下儿子蒋经国。此时,她已经快30岁了,跟她同龄的女人,人家的孩子早就会打酱油了!
后来丈夫忙他的事务,几年都不能见到一回面。1927年8月,她终于盼来了丈夫,却不成想,丈夫是来跟她离婚的!
蒋介石这次回到家乡溪口,已经拿定主意跟宋美龄结婚。宋家信奉基督教,绝不允许让女儿去人家当妾,所以他必须跟毛福梅做个了断。
当他向毛氏提出要求离异时,毛氏顿时如雷轰顶。她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一向安分守己,相夫教子、伺候婆母,有哪个地方做错了呢?
所以,她坚决不同意离婚,毕竟这对她来说是极大的羞辱。
蒋见说服不了毛福梅,就请舅父母出面调解。当时毛氏的情绪很激动,蒋介石也很不耐烦,二人吵得很厉害。
最后毛氏还是妥协了,以“离婚不离家”为条件,在离婚书上签了字。
这件事在奉化县影响极大,因为当时还没有谁去县政府办理离婚手续。多年以后,那个为他们办手续的官员感到很自豪,常对人显摆他的“功劳”。
妻子本无过错,蒋介石抛弃了她,心中当然有愧。为了弥补和赎罪,他对毛福梅的日后生活作了妥善、周到的安排,让毛氏仍住在老宅丰镐房,生活费仍由他供给,依然承认她是蒋家的一个成员。
刚从苏联回来时,蒋经国带着夫人蒋方良看望母亲
虽然说衣食无忧,可毛氏内心的苦楚,却没人能够体谅!
那个年代,女人被丈夫休掉,是最悲催的事了,背后免不了遭人嘲笑和奚落,让毛福梅无法出门。她为了寻求心灵的慰籍,只好上寺院烧香拜佛,来超度自己将来死后的灵魂。
1938年农历十一月初一,日寇的飞机飞到了溪口上空,毫无征兆地扔下了炸弹。炸弹炸中了她家弄口的围墙,她不幸被埋在下面。
如果及时抢救,兴许只是受点伤,至少能确保生命无虞。可当时身边没有任何人,直到第二天才被人发现,但她已经没了呼吸。
去世时,毛福梅年仅56岁!
蒋经国得到消息迅速赶来,他冲到母亲遗体边,猛地跪倒在地上,哭得昏天暗地……
站起身来,蒋经国拿起笔来,一口气写下“以血洗血”四个大字,表示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和报仇的决心。
在毛福梅遇难处,蒋经国手书“以血洗血”四个字,立碑纪念
身为蒋介石的原配夫人,毛福梅的葬礼非常寒碜,既不发讣告,也不在报纸上发表任何消息。
之所以如此低调,是因为毛福梅的身份很尴尬,让蒋介石十分为难。考虑再三,为了照顾宋美龄的感受,蒋只好委屈毛福梅了。
这对其唯一的儿子蒋经国来说,确实很难接受。但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现实。
安葬之后,毛福梅的墓碑上书刻着“显妣毛太君之墓儿 经国敬立”,没有出现应该具有的“蒋”字。
毛福梅的墓碑
这一切,都是碍于她特殊的身份,以及那个强势的“蒋夫人”!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毛福梅死后十一年,蒋介石在修撰蒋氏家族宗谱时,将原配毛福梅称为:“配毛氏,民国十年出为慈庵王太夫人义女。”
真是编瞎话都不带脸红的,毛福梅又什么时候成了王太夫人的“义女”了?
既然她被当作“王太夫人义女”,也就是蒋介石的义姊了。所以,在《溪口蒋氏宗谱》上,毛福梅的身份就成了“蒋介石义姊”。
昔日的发妻,一下子变成了“义姐”,让九泉之下的毛氏情何以堪!
后记咱们假设一下:如果毛氏有留美背景,家族显赫,姻亲非富即贵,蒋还会如此待她吗?
如果那样的话,中国的现代史将会为此而改变!
可历史没有如果,一切都已注定。毛氏生前受尽煎熬,死后也永远不可能有她应有的名分了!
少女时代的毛福梅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指正,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