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陈景圣新述陈景圣又有新作品了。这次,他带来的内容依旧引人深思。他讲的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故事的主角从懵懂无知,一路跌跌撞撞,经历了不少挫折和磨难,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不易,但主角始终不曾放弃,一直勇往直前。陈景圣的文字,总是那么有力量。他笔下的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能让人身临其境。那些挫折和磨难,写得真实而又深刻,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不易。而主角的坚持和努力,更是让人心生敬佩。在他的描述中,成长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一个充满血与泪、笑与泪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回味。陈景圣的作品,总是能给人带来启示。这次的故事,也不例外。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轻易放弃。只要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这就是陈景圣,一个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故事传递力量的作家。他的作品,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细细品味。
陈致中,陈水扁的儿子,因为洗钱的事情被判了一年刑,5月11号下午得去坐牢了。所以陈水扁跑到凯道上,从台北宾馆一路走到以前领导人办公的地方,去交了个请愿书。
陈致中这回栽了大跟头,虽说只被判了一年,但关键是他犯了洗钱的大罪。这意味着,只要他一天还是民进党的一员,就别想再参选了,除非他撇开民进党,以无党籍的身份去竞选,不过那样也等于是政治生涯被判了死刑。可陈水扁心里还是琢磨着,想让陈致中一步步往高处走,将来能在民进党里挑大梁。所以,他还是盼着陈致中能继续留在民进党内。
陈水扁站出来申诉,说到底,是台湾行政部门多此一举。他们为了讨好赖清德,搞了个修正案,里头规定犯了某些罪的人不能参选。可参选的权利,那是人的基本权利啊。陈水扁到底是律师,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关键。当然,要不是因为他儿子受影响,他可能也不会站出来讲这些。
不过这对救他儿子没啥大用,反倒是陈水扁自己被牵扯进去了。因为陈水扁看起来思路特别清晰,对法律的事儿也很明白,身体也硬朗得很,根本不符合外出就医的规定。
赖清德面临着一个抉择,那就是是否要表明对特赦的立场。传闻中,赖清德倾向于采取明确态度,直接进行特赦。然而,蔡英文对此持不同意见,这导致陈水扁与蔡英文之间的关系始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紧张状态。
赖清德和蔡英文性格上真的差挺多的,赖清德不喜欢那种含糊不清、拖拖拉拉的做派,他觉得该决断就得决断。所以,要是赖清德当选了,我猜他可能会考虑特赦。说真的,一直让陈水扁以保外就医的名义待在外面,这对其他犯人来说真的不公平。再说,他的身体情况也根本不符合保外就医的要求嘛。
当然,也有不少人站在绿营那边,替陈水扁的保外就医开脱,说来说去,不就是因为他以前当过地区领导人吗,给他点儿特别照顾也没啥大不了的,让他出去透透气,或者说,总把个前地区领导人关着,也确实不太好看。
但赖清德绝不会坐视不管,他会站出来维护法律的威信。
不过阿扁这一手,确实给赖清德惹了不小的麻烦。民进党里头,基层那块儿还有些背着案底的人呢。那个提案一冒头,明摆着就是要动他们的奶酪,赖清德能乐意才怪了。就说地方上吧,那些乡镇的代表们,还有民进党在地方上的评委执委们,不少人屁股上都不干净。所以说,今年2月那会儿,这事儿就已经让赖清德心里头滴血了。当然了,行政部门搞的那个版本,到最后能不能通过,还两说着呢。
但说到底,还是赶不上了,也没人再关心那个修正法案了。说实话,他就是找个借口,想让自己显得重要点,其实就是对你处理我儿子的事有意见。陈致中的那个判决也挺离奇的,蔡英文这么做,就是想让别人都听她的。
时间不是障碍,一年后陈致中就重获自由了,其实按理说,前一年他也许就能假释。但问题是,他有了这个犯罪记录,就没法再去参选了。再说,赖清德也不可能去改党内那条规矩,那太尴尬了。你想啊,要是你之前大义凛然地说,有罪的人不能参选党的公职,结果后来又悄悄给改了,那多没面子啊。
我并不觉得有人会胆敢去动那条规矩,有的事情吧,大家可能觉得你的做法有点过火,但这不代表我就要把它改回去。改回去的话,我的面子也挂不住,再说,你那样做也会得罪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