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关头,美英拒绝签字,万斯逼中国买单,60国已与中方统一战线

畅谈古今使 2025-02-17 16:41:55

“美国是人工智能的领导者,我们拒绝签署这份协议。”

近段时间以来,AI成为了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这项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几乎“无所不能”,不仅可以生成图片、视频和声音,甚至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如此强大的功能也意味着一旦有图谋不轨之人拿它作恶,带来的危害也极有可能是灾难级的,也正因如此在法国召开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就显得十分重要。

其中以中国为首的61个国家对于这些条款毫无顾忌的就签署了同意。

毕竟这是一个利大于弊的长久之举,但偏偏美国副总统再发言时不仅拒绝分享成果,甚至还煞有其事的开始了对中国的“倒打一耙”。

美国拒签并想“甩锅中国”

会议大厅的气氛在签署合约时原本是激动和期待的,然而美国副总统万斯却突然站了起来,打破了这份凝聚合作精神的宁静。

他没有选择温和的措辞,而是直接开门见山:“过度监管AI技术将会扼杀这个行业,人工智能是美国的未来,我们不能放任其他国家制定规则,限制我们的发展。”

万斯的话语充满了挑战性,尤其是他对中国的批评:“我们不能与那些充满政治干预的政权合作,他们的技术背后充斥着监控和信息盗窃的风险。

如果允许这些国家进入我们的技术圈子,那将是对我们国家安全的威胁。”他的话不仅仅是对中国的指责,背后更显现出美国一贯的“美国优先”政策。

美国拒绝签署宣言的理由是,他们认为宣言中的部分内容可能限制美国的创新和主导地位,尤其是在AI这一充满潜力的领域中。

万斯在发言结束后,宣称美国将坚持其“自主研发”的战略,并警告欧洲盟友不要过度干预,保持AI的自由发展。

万斯的言辞无疑是冲击性的,他没有直接提及中国的名字,但大家都知道,他所说的“专制政权”和“信息基础设施渗透”指的正是中国。

万斯想要推卸责任

在美国的角度来看,AI技术的领先地位必须掌握在他们手中,任何与中国的合作都可能带来安全风险,而这正是他们拒绝签署巴黎宣言的理由之一。

更巧妙的是,万斯似乎想将责任推给中国。

他通过对中国的隐性指责,将宣言的主要内容——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治理的协调——描绘成与中国的合作是不可行的。

他似乎在说:“如果AI领域的国际合作失败,问题就出在中国身上,是他们让这种合作变得有风险。”

然而世界其他国家并没有被万斯的话语所动摇。虽然美国拒绝签署宣言,但61个国家仍坚定地支持了这份文件,集体签署了《巴黎人工智能宣言》。

其中中国作为倡导者之一,不仅确保了技术发展的透明度,还提出要共享技术成果,推动全球合作确保AI技术走向更加安全、公正的未来。

中国的立场与美国完全不同。在中国看来,AI的发展应该是全球共享的成果,尤其是在人类面临众多全球性挑战的今天,国际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以中国为首的61国同意

中国的代表在会上明确表示,AI技术的进步不应仅仅为少数几个国家所独占,而应该服务于全球人民,帮助每一个国家实现技术突破和社会发展。

中国与61个国家携手签署了《巴黎人工智能宣言》,这些国家承诺共同推动AI的道德发展,确保技术开放、包容,并加强监管避免技术滥用和不公平现象。

通过这份宣言,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明确表达了对AI国际合作的强烈支持,倡导通过协调国际治理来确保AI技术在各国间公平、安全地应用。

在此次峰会中,除了政治层面的讨论,技术层面的亮点也不容忽视。中国公司DeepSeek的成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DeepSeek以相对较少的资金投入,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在AI领域的强劲竞争力,也为世界其他小型公司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许多曾因资金匮乏而难以与大公司竞争的小型AI企业,看到DeepSeek的成功后,纷纷表示对未来充满信心。

DeepSeek的技术让他们意识到,尽管资金有限但通过创新和合理的投入,他们也能在全球AI竞赛中找到一席之地。

这也让中国的AI发展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技术的成功应该与全球分享,而非封锁。

中国不仅在国内推动AI的普及,更将技术带到全球,促进了更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AI进步。

DeepSeek的成功,无疑让全球其他国家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共享的AI发展模式,也打破了美国“封闭高墙”式的技术霸权。

尽管美国目前在AI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如果坚持单边主义的封闭策略,长期来看将可能限制其创新的步伐。

AI技术本身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合作与共享才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关键。

参考资料:

光明网 2025-02-13 《中国人工智能在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受热议》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5-02-13 《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落幕 美英拒签声明》

0 阅读:242

评论列表

Orick

Orick

1
2025-02-17 23:35

没关系,咱们自己发展,他们今天签字了,明天也可以不认。

畅谈古今使

畅谈古今使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