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肾就是养命,千万别忽视它释放的求救“信号”

讯慈铭 2025-03-14 15:48:40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当其受到轻度损害时,症状并不会很明显,所以被很多人忽视。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如不能及时有效诊治,慢性肾脏病可能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慢性肾脏病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3个月),是一种病程长、病机复杂、病变多样的难治性临床综合征,有着患病率高,知晓率低,患病后致死、致残率高的特点。

读懂肾脏释放的疾病“信号”

水肿

由于肾脏的功能障碍造成的机体水肿、水钠潴留引起的水肿,称为肾性水肿。这种水肿多发于人体疏松组织及身体下垂部位,其初期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病情进展可出现下肢水肿甚至全身水肿。

尿液改变

包括尿色、尿量的改变,如血尿、酱油色尿、少尿、尿频、夜间尿量多等。正常人在60岁前,一般不应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

此外,尿里泡沫增多,也需要注意。

腰部酸痛

以腰酸为主,肾区疼痛最明显。

乏力、厌食

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由于毒素易沉积在胃肠道,可出现疲倦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贫血

出现面色萎黄、全身无力、毛发干枯等;

肾脏病与哪些疾病有关

在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人数超过1亿人,发病率高达10.8%。慢性肾脏病的发病,与下列疾病密切相关:

糖尿病

在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的诸多病因中,糖尿病是第一大原因。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升至11.2%,如果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大约5年后就会发生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肾炎,包含多种类型,其中,我国最常见的是IgA肾病和膜性肾病。近年,尽管糖尿病和高血压作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病因,带来的影响逐渐增大,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国际上,慢性肾小球肾炎仍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首要病因。

高血压

高血压也是导致所有肾脏病加重的因素,在临床中,控制血压达标就是治疗各种肾脏病的最主要措施,若血压得不到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大约在5至10年会发生高血压性肾脏病。

高尿酸血症

尿酸一旦高了,会诱发痛风和高尿酸血症,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甚至形成尿酸性肾结石或引发急性肾损伤。

如何预防慢性肾脏病

注重检查

普通人可以通过肾功能、尿常规、肾脏超声等筛查肾脏疾病。

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家族史、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肥胖、长期服用可能造成肾损害药物等慢性肾脏病高风险人群,更应重视早期筛查,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尿常规、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和肾功能检测。

良好的习惯

尽管慢性肾脏病看似离每个人并不遥远,但公众无需过度担忧。人体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只要不持续伤害肾脏,就是对它最好的保健。

在饮食方面,低脂、适量蛋白的饮食习惯,是对肾脏的保护。

此外,减少盐摄入、多喝水,可增加尿量,降低药物和代谢废物在肾脏的浓度,继而减轻对肾脏的伤害。

本文综合自:

①新华网2024.03.18《世界肾脏日:专家建议关注肾脏早期筛查》

②《中国新闻》报2024.03.17《中新健康丨世界肾脏日:谨“肾”守护健康》

③红网2024.03.14《世界肾脏日|养肾等于养命,这些养肾小妙招快get起来!》

④北青网2024.03.14 《世界肾脏日|这8个症状,很可能是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0 阅读:9
讯慈铭

讯慈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