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来年味浓,初一十五闹哄哄。十七来到不轻松,打小宜忌记心中。”老话说得好,这年啊,热热闹闹过到正月十七,习俗讲究可一点没少。在咱民间,正月十七这天有个特别的仪式——“打小人”,为的是驱走霉运,迎来顺遂,与此同时,还有“1 要吃,2 要忌,2 要避”,这里头的门道,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这“打小人”,相传古时有个小村落,村里有个叫阿福的老实人,平日里勤勤恳恳种地,可总有个无赖时常找茬,不是偷他的庄稼,就是编排他的坏话,阿福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有一年正月十七,阿福满心委屈,在自家院子里对着一个画着无赖模样的小纸人,拿着鞋底边打边骂:“让你使坏,让你害人,赶紧滚得远远的!”说来也巧,打那之后,无赖像是真被震慑住了,不再招惹阿福,阿福的生活也慢慢好转。从此,“打小人”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人们盼着通过这方式,把生活里那些暗中捣鬼的“小人”都给撵走。

这“1 要吃”,吃啥呢?吃面条。正月十七又称“人庆节”,传说女娲创世,在造出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第七日造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的生日。吃面条,寓意着健康长寿,新的一年顺顺溜溜。大清早,家家户户就会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面条,细长的面条在锅里翻滚,就像生活里的好日子,连绵不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呼噜呼噜吃着面条,欢声笑语中满是对新岁的憧憬。
“2 要忌”,其一忌理发。老祖宗传下来,正月里理发那可是“思旧”,谐音“死舅”,虽说这只是个谐音梗,但正月十七离年关还近,大伙都图个吉利,轻易不去动剪刀剪头发,生怕冲撞了好运,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其二忌搬家。这时候大地还未完全回暖,阴气尚存,搬家动土容易惊扰“地气”,破坏家中的安稳气场,再者,刚过完年,邻里之间还没热络起来,贸然搬家,也不利于融入新环境,不如等春暖花开,诸事皆宜的时候再行动。

还有“2 要避”。一要避口舌之争,正月里大家都在兴头上,要是言语不慎,和人吵了起来,不仅坏了自己心情,还可能让周围的人跟着不痛快,影响新年的和睦氛围,就像往一锅好汤里扔了颗老鼠屎。二要避破财运,这一天出门得小心谨慎,别碰坏了别人东西,以防赔偿,去集市买东西也要仔细甄别,别买到残次品花冤枉钱,毕竟新年伊始,谁都盼着钱包鼓鼓,财源广进。
咱老百姓守着这些习俗,图的就是个心安。正月十七,按照这些宜忌来,早上吃碗长寿面,一天都不提理发、搬家的事儿,在外和和气气,看紧钱包。要是再认认真真“打”一回“小人”,那新的一年,保准身康体健,无灾无难,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就像正月里的大红灯笼,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福气满当当,忧愁全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