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TPP接纳英国后,按照递交申请的顺序,该机制也该推动中国“入群”的进度了。然而,当被问及CPTPP何时将纳入新成员时,主持CPTPP7月部长级会议的新西兰部长却表示,暂时没有时间表。这或许表明,随着英国加入该机制,中国“入群”的难度又提升了不少。
据环球时报报道,CPTPP近日举行了部长级会议。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尽管中方于6月再次向CPTPP成员递交了相关文件,明确表示中方有意愿也有能力成为该机制的一员,但中方的“入群”申请还是被搁置了。
倒是英国,其作为一个域外国家,倒是在此次会议上正式签署加入该机制的协议。而且,按照主持此次会议的新西兰贸易和出口增长部长奥康纳的说法,这次会议除了确认纳入英国外,并没有讨论任何一份“入群”申请。
在此之前,除了中国外,乌克兰和哥斯达黎加等国,均向CPTPP递交了“入群”申请。而按照递交顺序,中国将是该机制评估是否有资格加入的下一个。
由此看来,美国虽说早就“退群”了,但在某种意义上,CPTPP似乎仍然是一个对中国存在针对性的“小圈子”。
毕竟,以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中国的加入也对CPTPP有着积极作用。
所以,在西方国家鼓噪对华“去风险”的背景之下,CPTPP搁置中国“入群”申请的举动,很难不让人怀疑就是美国在背后授意。
一方面,CPTPP的前身是美国一手主导的TPP。而当时的奥巴马政府之所以组建这一机制,就是为了拉拢亚太国家在经济上围堵中国。诚然美国此后“退群”了,但美国埋下的钉子还在。
另一方面,英国加入CPTPP的动机明显不纯。如果英国想要与亚太国家加强合作,完全没必要绕开中国。何况,CPTPP成员国几乎全都跟中国维持着紧密的贸易关系。所以,英国此举,很有可能就是执行美国的“指令”,进一步阻碍中国“入群”,从而推动该机制与中国形成对抗。
在英国加入CPTPP之前,中国需要拔掉的钉子,主要就是日澳和加拿大三国。但在不久前的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上,日韩代表均强调了三国合作框架的重要性。换言之,日本是有可能在中国加入CPTPP这一问题上松口的。
与此同时,中澳关系也是回暖明显。澳外长不久前与王毅主任在印尼举行会谈时已明确表示,澳方愿与中国基于相互尊重和平等合作等原则继续加强关系。
鉴于中方此前已向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发出访华邀请函,中澳高级官员此次在印尼举行会谈,不排除就是为阿尔巴尼斯的访华铺路。
相比之下,加拿大似乎已经铁了心要追随美国对抗中国。7月11日,加拿大再次对华发难,拿所谓的“南海仲裁案”抹黑中方相关海上执法。对此,中方已严正警告,敦促加方停止挑衅。否则,中方必将有力回击。
有鉴于此,英国这个时候加入CPTPP,不排除就是美国为了破除加拿大“孤军奋战”的局面而施压CPTPP的结果。从这个角度去看,CPTPP方面冷淡回应关于包括中国在内其他成员的加入,也就不难理解了。
事实上,如果深度分析,CPTPP不愿讨论新成员的加入,也许还跟台湾问题有关。因为中国台湾地区此前也将CPTPP递交了“入群”申请,企图借此在国际社会刷存在感。所以,如果CPTPP推进中国“入群”的进程,基于一个中国的原则,台当局的炒作空间也会因此加速递减,这显然不是美国希望看到的画面。而CPTPP各成员国不敢得罪美国,这才采取了拖延战术。
但还是那句话,中国经济体量巨大,如果我们加入CPTPP,不仅能带动更多的国家“入群”,而且还能提升该机制的影响力。与此同时,西方国家鼓噪的对华“去风险”,明显对全球产供链问题不利。倘若CPTPP无法摆脱美国的影响,只会走上一条“逆全球化”的道路。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中美高层之间的接触虽说还在继续,但美财长耶伦已明确表示,暂时不会取消对华关税。所以,在美国停止对中国经济制裁打压前,CPTPP不敢松口,也是正常的。
总结来说,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我们衷心希望CPTPP能够认清形势,不要一次又一次将发展机遇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