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这两天是进展迅速啊,随着俄罗斯在库尔斯克的围歼战的结束,俄罗斯进入了全面反攻阶段。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4月4日俄罗斯再次拿下顿涅斯克的两处据点。
俄军拿下顿涅茨克两处战略要地绝非偶然,这是俄军"温水煮青蛙"式推进的必然结果。从2024年至今,俄军已实现日均推进0.8公里的"精确碾压"——这个速度相当于每天吃掉乌军一个机械化连的防线。

相比之下,乌军无论是战略预备队还是战略储备,已经全部见底儿了。没有战略预备队和轮换,梯次防御无法组成,战线的变化会比预想的还要快上不少。现在乌克兰已经有点当年二战时期德国末期的味道了,武器供应不足,兵员供应不上,有限的兵员素质还非常堪忧,上战场除了当填线宝宝以外没什么用了。
与此同时,对于乌克兰至关重要的西方军援也已基本断顿了。原本小泽去别的欧洲国家走穴演讲,一次就能要来上百亿美元的援助。现在美国甩手不干了,欧洲一次给个十亿八亿打发他:就这还不一定到账,得去国会扯皮,大概是俄军二次打进基辅的时候才能给出个结果。
从国家实力和韧性上来说,这场战争本来就不应该有任何的意外:现在俄罗斯每月输送3.2万兵员,还都是通过宣传有限征兵的结果,是乌克兰强制征兵量的2.3倍;乌拉尔机车厂每72小时下线1辆T-90坦克,至于说其他的T72/80更是源源不断。这种“用钢铁淹没对手”的模式,与乌克兰依赖星链信号校准炮弹的窘境形成鲜明对比。

更致命的是,俄军通过能源出口和粮食自给构筑起“制裁防火墙”,将西方的经济武器化为自身战略筹码。西方制裁来制裁去,除了给自己的工业能源价格干崩溃了以外,俄罗斯“安然无恙”!
除了俄罗斯自己够硬,美西方在俄乌冲突上的态度更是左右摇摆不定,史密斯专员大吃特吃,硬是把乌克兰里外卖了个干净。美国对乌军援同比暴跌78%,五角大楼切断70%卫星情报共享,迫使乌军指挥官用谷歌地图指挥作战。欧洲的“团结”更像是黑色幽默:法国承诺的100辆坦克仅交付12辆,德国豹2A7单价飙至3800万欧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在俄乌冲突之前,豹2的单价也就是个800万美元的水平。当波兰农民用拖拉机封锁边境抗议乌粮倾销,当匈牙利坚决阻挠欧盟援乌议案,所谓的“价值观同盟”已整段垮掉。
战场溃败必然导向政治的全面失败,俄罗斯的战后布局清晰可见,乌克兰的未来已经在俄罗斯的手上了。保守估计,战后俄罗斯会在哈尔科夫至敖德萨建立300公里纵深“安全带”,部署射程覆盖东欧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同时强制乌克兰加入卢布结算体系,用扎波罗热核电站供电权抵扣战争赔款。至于说乌克兰人民的未来会怎样,说实话,就目前的疯狂下,战争结束之后有多少真正的乌克兰人犹未可知。

俄乌战争的终局,本质是旧世界秩序的终结。美国用“矿产协议”收割残局,欧洲在能源危机中觉醒,俄罗斯获取苏联解体之后的失控领土,中国在亚太地区和全球南方国家中成为话事人。乌克兰的悲剧,终将成为所有中等国家的一面镜子:到底是放弃一边倒,拥抱多极化的世界和新世界秩序,还是继续给那些美西方主子当狗,最后被摁在地上让历史的车轮狠狠碾过,乌克兰已经用自己作为“榜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