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山龙驭:拜谒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

关中拍客 2024-02-27 18:08:52

在延安市黄陵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上,坐落着轩辕黄帝陵寝,被誉为“桥山龙驭”。相传,黄帝在这里乘龙升天,人们拉扯掉他的衣物,埋葬于此,建成陵墓。1961年3月4日,黄帝陵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1号)——

2024年2月11日中午,农历大年初二的时候,我和家人来到黄帝陵。春节期间,这里免费对外开放,吸引大量游客参观。首先,我来到黄帝庙,也被称为“轩辕庙”,位于桥山东南麓半腰处。此庙始建于汉代,北宋开宝五年(972)迁建于此,元、明、清、民国各代多次修葺。

1.黄帝手植柏

走进山门以后,周围柏树环绕,迎面最高大的古柏,传说是黄帝亲手栽植。树高19.3米,胸径11米,苍翠健旺,略向南倾。当地有谚语称“七搂八半,疙里疙瘩不上算”,七人搂不住,还剩八个半,而且树干上有疙瘩的地方没有计算在内。

2.诚心亭

在黄帝手植柏北侧,有一座小巧的过亭,被称为“诚心亭”。这里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歇山式顶,四边无墙。古代,每逢祭祖活动时,此亭是历代帝王将相和政府官员整理衣冠、平静心情、致备祭品的地方,消除杂念,缓步进殿,顶礼膜拜。

3.碑亭

穿过诚心亭,迎面是碑亭,两者形式很相似,碑亭两侧有砖墙。目前,这里竖立着四块重要的石碑,分别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祭黄帝陵文”碑、孙中山所作赞美黄帝功绩的一首词、邓小平题写的“炎黄子孙”碑、蒋介石题写的“黄帝陵”碑。

4.人文初祖殿

穿过碑亭,迎面是人文初祖殿,为木结构庑殿式顶,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大殿门楣上悬挂着程潜书写的“人文初祖”四个大字匾额,殿内供奉黄帝石像,殿前常年香火不绝。在大殿西南侧,有一株高大的古柏,被称为“挂甲柏”或“将军柏”。

5.祭祀广场和轩辕殿

绕过人文初祖殿,眼前是建成于2004年的祭祀广场,两侧对称分布着阙台、鼎簋、龙魂钟和闻天鼓等。广场地面花岗石铺就,陈设有“三山五岳”石,北边的高台上坐落着雄伟的轩辕殿。

轩辕殿是仿汉石质建筑,由36根圆形石柱围合而成,上方覆盖巨型覆斗式屋顶。在方形的空间内,柱与柱之间无墙,顶部中央有圆形天光,反映“天圆地方”的理念。在阳光的照射之下,黄帝石刻画像庄严肃穆,源自山东济宁嘉祥武梁祠黄帝石像。

6.桥山圣境

经过1个小时,游览完黄帝庙,走出山门以后,沿着西侧的盘山路,前往桥山顶端的黄帝陵冢。步行大约25分钟,到达陵前的神道,树木茂密,四季常青。继续向上约500米,便是黄帝陵的墓冢,有“桥山圣境”的美誉。

桥山是子午岭中部向东延伸的支脉,曾经被称为“轩辕之丘”或“轩辕之台”。远古时代,这里是蟜氏居地,最初名为“蟜山”。据说,这里现存有8万多株古柏树,其中千年古柏3万多株,乃全国最大的次生柏树林。

7.汉武仙台和黄帝陵冢

下午3点多,终于登上桥山,到达黄帝陵的核心区域。走进大门以后,左侧有一座高约24米的土台,下方竖立着明代所立的“汉武仙台”石碑。相传,汉武帝祭祀黄帝陵时,命令随行的18万甲士,人人用战袍捧一袍土堆积此台。

最后,在苍松翠柏之间,我看到神圣的黄帝陵冢。这座衣冠冢呈圆丘状,坐西北面东南,高度3.6米,周长48米。在墓冢前方的祭亭内,竖立着1958年郭沫若题写的“黄帝陵”碑,后方竖立着明嘉靖滇南唐锜题写的“桥山龙驭”碑。

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元封元年(公元前110),汉武帝刘彻亲率十八万大军在此祭祀黄帝。从此以后,桥山一直都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号称“天下第一陵”和“华夏第一陵”。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