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鬼在前文《控制国政大权的晋国“六卿”的首席为什么会是“中军将”?》,晋文公组建晋国“上中下三军”的时候做出一项重大妥协:将晋国三军的统率权交给了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要知道晋国之前的上下两军可是由国君和太子亲自统率的。
晋文公此举无疑是放弃了国君亲自统帅晋国“上中下三军”的传统,也就是放弃了对晋国军队的直接指挥权。晋国的卿大夫们通过出任三军将佐扩大影响力和权势,为后来的“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那么晋文公为什么要放弃亲自统帅晋国“三军”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晋国在春秋前期爆发了长达几十年的“曲沃夺嫡”,沉重打击了晋国公族。晋献公晚年的“骊姬之乱”再次重创晋国公族,也让晋国卿大夫离心离德。由于太子申生死于“骊姬之乱”,晋国下军在晋献公时期就被卿大夫实际控制。晋文公继位前,卿大夫控制下军兵权已经成了定例。
另外,晋国一直存在反对晋文公继位的卿大夫势力。流浪多年的晋文公能回国继位,跟随他的一批贤才和支持他的卿大夫起到了关键作用,晋文公继位后还要依靠他们对外争霸。正因如此,晋文公必然要将晋国的军政大权交给当年跟随自己流浪和提前支持自己的卿大夫们。
于是晋文公先是组建了“上中下三军”,然后让三军将佐都由自己的支持者担任,将潜在的反对派排除在晋国军政决策圈之外。但鉴于卿大夫控制军队的惯例和奖赏功臣的需要,晋文公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亲自统帅三军,不仅反对派可能反弹,自己的支持者恐怕也会疏远自己。
综上所述,晋文公放弃亲自统帅“三军”。不过晋文公生前一直控制着三军将佐的任免权,他本人也经常御驾亲征,以此控制三军的指挥权。但在晋文公去世后,晋国三军还是被卿大夫控制,为后来的“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
倚剑柔情
放弃军权,绝对错误。组建左中右三军,左右给大臣,中军亲领。
用户58xxx52
小宗代大宗,害怕公家夺权,把权利给外人也不敢给公室
秋子
晋国最开始只有唐水岸边曲沃一座城,你猜它是怎么扩张到春秋最大地盘的?为什么齐鲁秦楚都分三军三卿或者五卿或者六卿,地盘大了 不放权不好管理呗
用户11xxx16 回复 03-12 17:45
只能说是时代发展局限性,晋文公不得不妥协[抠鼻]
145088
晋文公流浪几十年,朝中当权的都换了几波了,跟他有交情的早没了,现在当权的拥立谁都行,就看谁出价高了,晋文公不愿意学夷吾借秦兵,就只能用军权换了。表面上军权是分给了跟他共患难的人,但这些人本来就是世家下的注
折翼のangel
典型的公器私用,6卿不只有封地跟私兵,还长期统帅宗室6军,已经没势力能跟他们抗衡了
Alex8001 回复 02-27 16:49
这话不对,只是诸侯下面的封臣,诸侯是要周天子册封的,不懂不要贻笑大方
秋子 回复 Alex8001 03-08 23:57
赵国是周穆王册封的,开国造父,赵的甲骨文就是一个赶车的人,后来领地周围都被晋包围了,只能加入晋国了
专治键盘侠
当然是打仗怕死了[笑着哭][笑着哭]
无皇刃谭
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也有六将制啊,王翦还将秦的家底都带走了伐楚[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打呼噜的花 回复 02-25 00:13
王翦绝对是个人才,懂得打仗的同时还让秦王对自己放心,在他们那个级别的将军中,大王的信任最重要
王不了
送个解释太肤浅了吧,晋文公的弟弟晋惠公夷吾进行了一次改革,把国家所有土地除了都城都分给了手下卿大夫,后面晋文公总不能再把地收回来吧,没有地就没有人没有钱。还有一点晋国不蓄群公子,公室规模小力量弱,迟早要完。
老宋聊轻改 回复 03-13 20:12
记住一点,能篡改武帝本纪的人,也能篡改汉书[得瑟][得瑟]
老宋聊轻改 回复 03-13 15:55
我可没说霍去病没打败匈奴,我说的是汉武帝逼反李广利[得瑟][得瑟]
王不了
打个比方,西周是家族企业,春秋是股份公司,晋国就是董事长占少数股份单纯依靠创始人地位掌握控制权的公司,这个控制权是比较脆弱的,尤其在大国。
╰ぶ紫萱ぶ╯
跟法国的“懒王”一样。
种子
不给大家族好处大家族怎么肯出人出力出钱打战争霸,后代能力不行了就架空了
阿泰
为了能打胜仗
富兰克林
一句两句说不清楚
黄恒
晋国公室早衰弱了
我爱吃辣的
这个问题有点深奥啊,我也不太明白。
无声的信息
浅浅而谈
用户43xxx34
晋国六战之地,必须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