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求真书院严正声明!非法招生旨在骗钱,请不要上当

史海流年 2025-01-18 20:30:12

近期,清华大学求真书院和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联合声明,对社交平台上以 “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主办”“北京雁栖数学冬令营” 等名义,打着“图灵班”“菲尔兹班”等噱头发布的招生公告予以澄清,强调这些均为虚假信息,与两机构毫无关联。

这并非孤例,长期以来,总有人妄图借清华大学的威名来谋取私利,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严重损害了清华大学的声誉,也给学生和家长带来极大困扰。

借清华大学名义赚钱的现象形式多样。在教育培训领域,一些不法机构声称与清华合作,能提供内部课程、师资,吸引学生报名参加高价辅导班,甚至承诺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清华深造;在学术活动方面,虚假的学术会议打着清华的旗号招募参会者,收取高额的参会费用。

在产品销售上,部分商家宣传其产品是由清华研发或得到清华背书,以此抬高产品价格。这些行为不仅误导了公众,更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请家长们、考生们千万不要上当。

此类现象屡禁不止,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从利益驱动层面看,清华大学作为国内顶尖学府,拥有极高的品牌价值和社会认可度。其名字就像一块金字招牌,能够迅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激发他们的信任和购买欲望。

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这背后巨大的商业利益,不惜铤而走险,通过造假来骗取钱财。而且,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且范围广泛,这些虚假信息往往能在短时间内扩散到各个角落,而虚假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成本却相对较低,只需要一个社交账号或网站,就能轻易发布虚假内容,无需承担高昂的前期投入。

监管难度大也是重要因素。互联网的虚拟性和跨地域性使得监管部门难以全面及时地监测到每一条虚假信息。众多社交平台和网站信息海量,监管部门人力有限,难以做到逐一甄别。

同时,不同地区的执法部门在管辖权和协调配合上存在一定困难,导致对这类跨区域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足。再者,部分法律法规在针对此类新兴的网络虚假宣传行为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对于一些模糊地带的界定不够清晰,使得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明确的依据,难以精准打击。

公众的认知和辨别能力有待提高。一方面,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教育投资不遗余力,渴望孩子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名校。这种急切的心理使得他们容易被虚假宣传所迷惑,在未充分核实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就盲目跟风报名。

另一方面,普通民众对清华大学等高校的运作模式和官方信息发布渠道了解有限,缺乏有效的辨别手段,难以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真实可靠的内容。

公安部门和其他执法部门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严厉打击此类违法行为,维护清华大学的合法权益。在加强监管力度方面,执法部门应与互联网平台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要求平台方加强对发布内容的审核,设置关键词预警,一旦发现涉及借名校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信息,立即采取屏蔽、删除等措施,并及时向执法部门报告。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精准定位虚假信息的源头。

强化法律惩处至关重要。立法部门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对借名校名义进行虚假宣传、欺诈等行为的法律界定和惩处标准,提高违法成本。执法部门在查处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违法者进行严厉处罚,不仅要处以高额罚款,对于情节严重的,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力。

加强宣传教育同样不可或缺。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向公众普及如何辨别虚假教育信息、学术活动信息的方法,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同时,定期发布典型案例,让公众了解此类违法行为的危害和后果,引导公众自觉抵制虚假信息。

此外,还应加强对高校品牌保护的宣传,让公众认识到维护高校声誉的重要性,鼓励公众积极举报此类违法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氛围。

借清华大学名义谋利的现象危害深远,只有通过执法部门的严格监管、法律的有力约束以及公众意识的提升,多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此类现象,维护清华大学的合法权益,营造一个健康、公平、诚信的社会环境。

0 阅读:0
史海流年

史海流年

教育教学,高考志愿,强基、综评、三一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