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16个连的新编主力团,装备40多挺机枪,这是什么水平?

甲骨堂 2024-10-16 15:53:15

平津冀察的正规战很快就结束了,国军正规军迅速南撤,日军主力则尾随追击。

此时八路军主力尚在山西,组建晋察冀军区时老的基干只有3000人。

而在人口密集的冀中平原地区,吕正操将军以原东北军第691团主力为基干拉起了人民自卫军,另外还有红军团长孟庆山拉起的河北游击军,此外还有一些游杂武装。

不过当时的冀中抗日武装虽多,但却缺少红军基干,正规化和战斗力都有待提升。

1938年冀中军区正式组建,并将河北游击军和人民自卫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初步实现了冀中部队的统一指挥和整编。

但是正规军主力军的练成并非一朝一夕可成,从当时冀中各军分区所辖的各大队,遭到后来编成八路军主力团,依旧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期间除了晋察冀军区的不断努力外,第120师抵达冀中后,协助第三纵队整编并输送了一大批红军干部也极为重要。

而我们所介绍的主角,则是冀中第10军分区第32团,该团是根据晋察冀军区第二期整军命令,在1939年9月间整编而成的。

第32团的主要来源是当时军分区所属的第1大队,而第1大队再往前追溯则是独立第1团。

具体从1938年1月到4月,是独立第1团时期;随后冀中军区成立,八路军第三纵队诞生,独立第1团则改为第1大队。

当时冀中的大队是团级建制,这个第1大队便下辖有3个营的建制。组建后除了本区作战外,还曾参与冀东、平西方向的作战。

在1939年春,该大队调至冀西,参与了第一期整训,缩编充实为了两个营。

到1939年秋的第二期整训时,以第1大队及基础,编成了6个步兵连;随后又分别加入第3大队、第4大队一部,各编为了3个连。

因为主力团对兵力、武器数量有一定要求,所以又将霸县县大队和原挺进支队300余人补入,最终编成了第32团。

当时八路军正规主力团的标准都是3营制,另外加团直属队,兵力在2000到3000人之间。

新编成的第32团辖有3个步兵营,每个步兵营是按照4连制编成的,因此总计有12个步兵连。每个步兵连的兵力是100多人,同时以连为单位,进行了枪支型号和口径方面的调整,以提升作战效能,减轻后勤压力。

步兵营连之外,则是团直属队。

第32团编有炮兵连、骑兵连、通信连、特务连和侦察排,可以说在直属队方面的配置还是比较齐全的,全团总兵力有2500余人。

团长由原第1大队大队长刘秉彦担任,政委是老红军干部王逸群,参谋长由原第1大队第2营营长朱湘海升任,政治部主任则是老红军干部明枫。

在武器装备方面,第32团的配置是相当不错的。

据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文集第32团史料称,当时该团组建时有迫击炮2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40余挺、长短枪2400余支。

当时八路军主力团中也不一定都有迫击炮,2门炮肯定是编在了炮兵连中,另外那挺重机枪肯定也不至于单独编制,应该是配置在了炮兵连中。

按照当时八路军的传统,这个连实际应当是机炮连,即将有限的迫击炮和重机枪合编在一起,由团部掌握,随即使用。

剩下在轻机枪方面,40多挺的数量可不少。

这40多挺轻机枪,主要是装备在步兵连、特务连、侦察排中。按具体的装备数量看,步兵连基本可以按照每个排一挺,每个连三挺进行配置。

此外特务连可能装备6挺轻机枪,而侦察排的轻机枪可能配置到班,每个班装备1挺轻机枪。

而长短枪2400余支的数量,显然是超编的。

这个数量出去操作迫击炮、重机枪、轻机枪的人员外,几乎可以让第32团人手一支枪了。而当时的抗战中除了战斗员外,其实很多辅助岗位都是不配枪的。

之所以第32团有这么多枪,其实是跟整编时的状况有关。

因为整编之初,按照实际合编前的各部来说,总兵力是要更多的。但其中很多人员不适合在主力部队,比如过老、过小、过弱等,因此整编过程中人员会更加精干,而留下的枪械则比较集中。

多余的杂枪,后续应该会分配到地方部队或民兵中使用。

第32团编成后,作为冀中第10军分区三大主力团之一,另外两个团则是第27团和第29团。

相较于以往的游杂武装和非正规时期,主力团编成后的人员更加精干、武器装备也有做增强。更重要的是按照八路军主力的标准,建立了完善的政治和军事制度,还有一批红军干部的加入,所以战斗力大为增强,具备单独跟日军一定规模建制部队对战的实力。

在十分区跟日伪战斗的间歇,第32团还会到平西继续进行整训,如此战斗力不断提升,成为真正的主力团。

不过当时十分区处于平津保三角地带的核心,日伪军常驻兵力便有14000余人,在严峻敌情的压力下,第32团的作战减员也很大。

抗战中期时,为了更好地适应作战,第32团抽出一部分兵力到兄弟部队,本部则改编为了第43地区队。到抗战胜利前后,第43地区队又恢复成主力团,这也算是后话了。

7 阅读:2130

甲骨堂

简介:谈人文历史,阅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