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围城》这样的名著,即使你完全没有读过,其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和知名梗也能渗透到你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我们常会拿陷入“围城”去形容一个人身处某种环境或状态,却羡慕与之相反的另一种环境或状态;我常刷知乎,经常看到有人的title是“克莱登大学-xx系xx”。一个故事中主人公获得假学历的乌有大学,在现代社交平台上却拥有一众校友,倒也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景象。
不过虽说是久仰大名,但却一直没有拜读。这些年虽然也会看一些书,或许是因为浮躁,读这些经典的时候总觉得有些压力,因此很多情况下都敬而远之。有幸参加【笔墨之林】组织的第5期百日共读计划,才能够沉下心来好好看完。很多优秀的文学家对生活都有着细致的观察,而他们的作品也像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每一个人。《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是出身民国的“海龟”,故事围绕他“学成”归国到成家立业而展开。钱钟书先生在书中嬉笑怒骂,给读者展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一幅幅鲜活图景。方鸿渐身上的种种人生经历、性格特点、处事方式,是很能引发我共鸣的。一本书读罢,我也在不断地检讨自己。方鸿渐大概是文学形象中那种“多余的人”——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钱钟书先生他远没有以为的那样有反抗精神。
不满意自己的指派婚姻,上大学后自以为高明地去信给父亲,透露想解除婚约的意思。但方遯翁一眼就看出他的心思,以断经济来源为要挟,他便立马认怂。被高松年摆了一道,也只能将就下来;嘴上说着不稀罕聘书,却一直盼着。经济不独立,人格就难以独立;没有真本事,也就硬气不起来。
人最怕的就是安逸。
他做事无长性,没有长远目标,贪图享乐,荒废了时间,最后只能靠个假学位来为自己遮掩。但纵使骗得了家里和他人,也骗不了自己,时时刻刻有被戳穿的担忧。明明厌恶周家人,却享受人家给的赞助、生活待遇。对比自己的虚空同学韩学愈,才发现自己连“无耻”也不能做得彻底。
看上去见多识广,但感情上却浅陋得可以。
对所爱的不坚定,对不爱的不坚决。享受异性的崇拜,却不知“高端的猎手往往伪装成猎物的样子”,最后总是自己被牵着鼻子走。最后也说不清,自己到底是爱还是不爱。剩下的可能只剩“合适”二字,混着日子过下去......
方鸿渐&孙嘉柔夫妇,陈道明、吕丽萍分别饰演
吐槽了这么多,并非我对方鸿渐这个人物是持负面态度的,正如前文所讲“有的人看乐子,有的人照镜子”。上学时有个我不甚喜欢的老师,说我是书生气——当然,这不是指我爱学习的意思——当时我不以为然,事过境迁才知道自己的可笑。自以为有点幽默的小聪明,可事事未能处理妥帖。看不惯他人的蝇营狗苟,却也做不到独善其身、泰然处之。只剩下满腹牢骚,处处显露出拧巴与纠结。归结起来还是赵辛楣的那句话“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本书除了主线剧情外,让我觉得很有兴趣的是故事发生时代的社会生活景象。我们学习近代历史主要是以革命发展为主线,战争事件为重点,对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实是了解不多的。说起抗战,我能想到的是各种战役,对国家造成的破坏,日寇的种种罪行,伴随着沉重且压抑的色彩。但书中却给我们展示了这一背景下的一些侧面。租界里各种上层人士,享受着出租车、冷气、电话等准现代化生活的种种便利,生活品质并未受多少影响。在就业、通信、出行上也可从容抉择,无论是日占区的北平还是国统区的重庆,都可抵达。虽然少不了波折和危险,却不像我之前以为的泾渭分明相互隔绝。即使身处后方国统区,只要是日寇还没打过来,大体上还是跟之前一样。大概是只要有片刻喘息,日子总就还要继续吧。作者:刘谱,第5期百日共读计划成员。
个人简介:
林飞,读书博主,微信读书400+本、4000+小时。曾担任上市公司商学院高级课程经理,知名图书出版公司主编。文章先后荣获河南省高校新闻奖文艺类一等奖、评论类三等奖。个人随笔集《北京,我终于离开了你》。2024年6-8月,独自驾驶摩托车骑行9000余公里,穿越中国16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