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曹州古城为对象,剖析了曹州古城的兴衰与新生、古城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并从多个方面入手阐述了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方法和重要性。
一、曹州古城的兴衰与新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b5dd694a058820fbf1e5fd46a760ec0.jpg)
曹州古城,坐落于今山东省菏泽市的老城区。这座古城历经岁月沧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自北魏至金,乘氏古城存续了六百余年;从金到民国,曹州古城也走过了八百余个春秋。
曹州始置于北周政宣元年,也就是公元 578 年。然而,由于黄河泛滥这一不可抗力的因素,州城的城址历经多次变迁。明正统十一年,即公元 1446 年,曹州知州范希正精心规划,合理划分区域、安置民居、设立官署、构建儒学,初步形成了街道格局,为今菏泽市老城区奠定了坚实基础。古城呈现典型的“内方外圆”之态,方形代表的是古代城市,而圆形则是环绕的护城河。菏泽老城呈正方形,每边长达 3 华里,周长达到 12 华里。城内的街道纵横交错,纵向和横向各有 7 条,相互交叉,仿若棋盘。交叉之处被称为隅首,以隅首为界,街道被划分成若干段,通常通称为巷。在清朝时期,东西方向的巷有 32 道,南北方向的巷有 26 道,总计 58 道。到了民国 22 年,也就是公元 1933 年,进行了统一的街名命名,东西方向的街有 36 道,南北方向的街亦有 36 道,包括四关在内总计 72 道。
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军悍然占领菏泽,对曹州古城进行了大肆破坏。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曹州古城基本恢复了往昔的模样。1949 年菏泽解放,曹州古城得以完好保存。1950 年,菏泽专区驻地从单县迁至菏泽,菏泽县城也随之改名为菏泽镇。1952 年,菏泽镇更名为菏泽市。1958 年,菏泽市并入定陶县,1961 年又重新设立菏泽市。1962 年,菏泽市与定陶县分治。1965 年,菏泽专区撤销,菏泽降格为县级菏泽镇。1966 年,菏泽镇再次复名菏泽县。1983 年,菏泽撤县建市。1986 年,菏泽晋升为省辖地级市。1988 年,菏泽撤市建市,菏泽市成为县级市。
2013 年,菏泽市委、市政府毅然决定实施曹州古城保护开发工程,致力于将曹州古城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曹州古城景区共划分为五大片区:古城历史风貌保护区、古衙商业服务区、水浒好汉城片区、天香牡丹文化片区以及仿山民俗文化片区。
二、曹州古城的历史政治地位与作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a7e59724c677122e045928a24b10213.jpg)
曹州古城在历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政治地位和重要作用。
曹州在古代是地方行政管理的重要区域。自北周政宣元年(公元 578 年)设立以来,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曹州一直是地方治理的关键节点,承担着维护地方稳定、保障民生的重要职责。
在政治格局中,曹州古城是区域政治中心之一。它对周边地区的政治影响力较大,负责统筹调配资源,实施各项政策和法令,对地方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在军事战略方面,曹州古城地理位置重要,具有战略要冲的地位。它常常是军事防御和进攻的关键据点,在保卫边疆、抵御外敌入侵以及维护国家内部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曹州古城还是官员选拔和培养的重要基地。为国家输送了众多优秀的政治人才,这些人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在交通和贸易方面,曹州古城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促进了区域间的物资交流和经济往来,这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政治上的重要地位。
曹州古城在历史上作为地方管理中心、军事战略要地、人才培养基地以及交通贸易枢纽,具有显著的政治地位和重要作用。
三、曹州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3a72e9c927f361083bd76d0fbd3747a.jpg)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记忆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曹州古城作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为我们探讨如何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首要的是科学规划。对于曹州古城,应制定全面、系统且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方案。明确保护范围和重点,划定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确保古城整体风貌的完整性。
加强法律保障至关重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古城的违法行为,为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后盾。同时,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对古城内的建设活动进行严格审批和监督。
资金投入也是关键因素。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用于古城建筑的修缮、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文物的保护。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本,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保护工作,但要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合理。
传承方面,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宣传。深入研究曹州古城的历史、文化、民俗等,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展览、讲座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古城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培养专业人才不可或缺。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保护和传承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是有效途径。以曹州古城为例,可以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如古城游览线路、民俗体验活动等,吸引更多游客,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社区参与也是重要一环。鼓励古城内居民积极参与保护和传承工作,让他们成为保护的主体,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实现保护与居民生活的和谐共生。
总之,保护和传承曹州古城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政府、社会、民众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规划、法律保障、资金投入、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文旅融合和社区参与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才能让这些珍贵的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