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6月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教育部、体育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之一。就在很多人思考“如果我开始体重管理,三年后会怎样”的时候,江苏省常州市华润小学的一项尝试已经走过三年半时间。
2021年9月,这所小学面向超重学生组建了“减肥小虎队”,18名“小胖墩”接受了由学校、医院、家庭三方联合开展的专业化、个性化体重管理方案。2022年上半年,紫牛新闻首次报道了这项行动,如今三年半过去,本报记者再次回访当年的小队成员和学校,探寻这场体重管理实验的成效与变迁。

三年前减脂期学生每日饭菜打卡
从“小虎队”到“篮球少年”:“瘦下来”只是开始
三年半以前,“减肥小虎队”的诞生源于华润小学的“EHB计划”,即“视力不下降(Eye)、个子往上长(Height)、体质保优良(BMI)”。计划实施初期,18名学生被查出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其中12人伴有脂肪肝。学校联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依据每位学生的年龄、体重和性别制定个性化方案,配以每日运动和营养记录,组成了“家校医”三方联动机制。
如今,身高1米73、体重140斤的初二学生小李(化名)是当年的“小虎队”成员之一。回忆三年前的自己,他略显羞涩:“当时就是太爱吃,运动也少。”经历一段科学减脂生活后,他爱上了运动,尤其是篮球。“周末都会打一两场,运动变成了一种习惯。”他的父母表示,即使现在不再完全遵循食谱,孩子对饮食营养结构已有基本认知,一旦体重略有波动就会主动调整。“小虎队”带给他的,不只是身形上的变化,更是一种长期的健康意识。
另一位队员林森(化名)身高1米60,体重56公斤,减肥后几乎没有反弹。他的父亲表示,这三年来孩子一直坚持按照当初食谱的理念规划饮食,初中后更是喜欢上了运动。“人的精神状态也好了,变得不再懒散。”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周然”(化名),身高1米73,体重控制在63公斤左右。虽然在初中阶段不再严格遵守减脂食谱,但整体体重控制良好。“当时全家一起减肥,妈妈也跟着瘦了。”家长笑着说。
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因饮食不易控制等因素出现反弹。例如小浩同学(化名)目前体重已恢复到170多斤。“孩子口味比较重,也不太爱运动。”他的母亲虽然遗憾,但仍表示对三年前的那次经历感到受益匪浅。“我自己对照孩子的计划减了很多体重,到现在都没有反弹。”
更有家长坦言,“小虎队”虽不能改变一切,但种下一颗种子。比如阿乐同学(化名)升入正衡初中后,因伙食好、运动少而体重回升至205斤,“不过孩子现在会有意识地控制,总算没有继续上涨。”
小赵(化名)的母亲是一位高三老师,由于工作繁忙,家庭饮食以外卖为主,曾导致全家体检时发现脂肪肝。“我们曾按食谱给孩子控制饮食,很见效,可惜后来没坚持。”不过她也坦言,“那段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营养观念。”
还有“李承希”(化名),曾瘦下七八斤后进入初中阶段便停止了减脂餐,随着身高增长,体重也“等比例放大”。但他的父母说,“当初我们知道了合理饮食的重要性,算是种下一颗科学的意识。”
从“管住嘴迈开腿”到“润心润体”:学校在做什么?
面对部分学生减肥成功后的巩固难题,华润小学并没有止步于“小虎队”的成功经验。
校长钱小琴告诉记者,当前学校的工作已经从“体重管理1.0”升级为“健康管理2.0”:“我们依托天宁区‘医教融合’平台,联合常州市儿童医院的优质资源,围绕视力保护、体重控制、家庭教育、情绪调试等方面开展菜单式课程,逐步从单一体重管理,迈向更广义的‘身心健康’。”
钱校长介绍,学校将国家倡导的“215行动”落地生根——即用好每天两个大课间、每节课课间15分钟时间,让孩子“动起来、玩起来”。此外,“润心行动”也成为重要抓手。围绕“润心文化”“润心课程”和“润心活动”三大板块,学校积极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引导他们形成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
对于未来的发展,钱小琴表示:“我们将继续探索医教融合新路径,结合医疗资源和教育实践,开发长程式、定制式的管理方案,让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协同育人。”
小小“减肥队”,书写德育新样本
在三年前的采访中,一位家长曾表示:“孩子每天都称重,第二天的体重全是前一天的努力结果。”三年后的回访让人更加确信,这项以“减肥”为名的校园行动,其内核早已超越数字的变化。
“自律、自我管理、尊重科学、自我接纳、协作成长。”钱小琴校长回顾小虎队的实施过程时总结道,这些是“减肥”以外的核心价值。
在她看来,这支队伍的意义远不止“减掉几斤肉”。“在饮食控制中,孩子学会如何面对诱惑;在运动打卡中,明白坚持的重要;在体重波动中,理解科学的作用。这种体验式的学习,是最扎实的德育课。”
如今,当年的18位小队员虽已离开华润小学,但当初播下的“健康之种”已经在他们身上悄然生长。有的养成了运动习惯,有的带动了家长改变生活方式,有的学会了如何科学饮食、管理情绪。也有部分学生虽未能彻底瘦身,却依然保有健康意识。
学校方面表示,未来只要有需要,“减肥小虎队”的活动就会持续开展,并根据每年学生健康数据更新筛选机制、干预措施和家校协同模式。
记者观察:减肥是表象,健康才是目标
“减肥小虎队”三年故事并非皆大欢喜,有人坚持有人中途暂停,有人瘦了有人反弹。但这正是体重管理的真实面貌,也是成长中最真实的缩影。
在体重数字之外,变化的还有生活态度、饮食习惯、运动意识,以及孩子和家长对健康的理解与追求。从“小虎队”的出发点,到“润心行动”的延伸,再到“医教融合”的深化,常州市华润小学已将体重管理内化为育人体系中的一部分。
这个春天,当“体重管理年”成为国家工程,华润小学的探索已走在前头。从18个小胖墩开始,这盘棋下得并不小。它的意义,或许正是让人们意识到:健康的身体,始于一个学校、一群孩子的改变;而健康的未来,需要全社会共同守护与坚持。
在全民体重管理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华润小学三年前的一次校园实践,如今看起来更显先见之明。瘦身,不只是改变体型,更是一次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成长。三年过去,“小虎队”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减肥小队,它成了一面镜子,照见了教育可以有的样子:不只关注分数,也关注成长;不只回应焦虑,也点燃希望。
通讯员 蒋燕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郭靖宇
( 原新闻版面在2022年5.20 a10
2022年5.15 b3)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