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人民的好总理永远的离开了,当消息传到大街小巷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愣住了,人们不敢相信,也不愿接受。
举国哀恸哭声,弥漫在城市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而三天之后,周总理的骨灰将要运往八宝山火化。
从长安街到八宝山,这距离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那一天,载着总理骨灰的灵车缓缓的驶入长安街,而道路两旁,则挤满了前来为总理道别的群众,有很多人是不顾千里迢迢,连夜赶过来的,只是为了能够和总理道个别。
冬日里寒风冷冽,群众们却感觉不到冷,人们一直流着泪,轻声呼唤着总理,他们多希望,周总理还在。
八宝山附近,同样也有早早赶来的送别群众。
周总理的一生,为国为民,奉献良多,他自己从没有向国家索取过什么,所以,他理应得到这样的怀念。
而就在他去世那一天,八宝山发生了一件奇事。
八宝山附近,有一些村落,其中一个村子里,有一口600多年历史的古井。
这古井从明朝永乐年间修建,村民们饮水,全都依赖这口古井,井水与地下水源相连,所以,600年来,水源从未断过。
可偏偏就在周总理遗体火化这一天,古井里忽然打不出水来了。
这让村民们内心有些惶恐,毕竟,几百年来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意外。
人们对着仿佛已经枯干的水井议论纷纷,难道,地下水源枯竭了?
没多久,这件事情就传开了。这古井因为历史悠久,所以在周边还有些名气,附近几个村镇有不少人都围在古井边看热闹。
而村委也赶忙向上级报告了这件怪事。
水源断了,这毕竟是件大事,所以,很快上级派了一个调研组下来。
可是,这世上哪有水井一夜之间干枯的呢?
调研人员围着井口,也探讨不出个所以然。
随后,调研组派了一个青年绑上麻绳,下到井底去查探。结果这一看,更怪了,过去水源充沛的水井,现在一直到井底都看不见半滴水,连井底的土都是干巴巴的。
要是不说,还以为是口几百年的枯井呢。
难不成山上的泉眼堵住了?大家一边猜测,一边又浩浩荡荡的往山上去查看。
可这一瞧,却更百思不得其解了。
原来,这山上的泉水流的好好的,既然泉眼没有出问题,那古井怎么会受到影响呢?
几个小时过去了,大家一筹莫展,村子里几个有见识的老人,却出奇的保持沉默。
直到看大家始终讨论不出结果,一个老人才终于出面,用一种肃穆的语气对大家说:“周总理今天在八宝山火化,想必老天爷也很难受吧,流了很多泪,就连百年古井都被他流干了!”
听到这话,人们先是惊讶的张大了嘴巴,随后又忍不住为周总理流了泪。
也许真是这样吧,周总理离开了,连上天都忍不住为之哀痛。
当然,这只是八宝山的一个传说,也许是因为其他人类未曾破解的自然原因。
但当地的人们愿意相信,井水的突然干涸与周总理的去世有关。
正所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病魔缠身一个人能得到无数人的追忆和怀念,绝不是无缘无故的。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在不断的想念周总理,生命很短暂,可是在人们心里,周总理的形象永远鲜活。
一生之中,周总理最牵挂的就是新中国的人民,甚至在弥留之际,周总理还是放不下国家大事。
周总理之所以晚年病势沉重,正是因为他为了国家过分操劳的缘故。
1975年,周总理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不好。
医院的大夫们看着一份又一份的检查报告,也都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1975年十月,邓颖超叫来了周总理的贴身工作人员赵炜等人。
对他们说:“组织决定让我告诉你们四位秘书,应该知道有关恩来同志的病情。他得的是不治之症——癌症(膀胱癌)。据医生判断,不会超过明年春节,你们要有思想准备。”
一听这话,赵炜的情绪几乎崩溃了。
周总理的身体一直不好,她虽然有思想准备,可她无论如何不能把周总理和死亡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她也无法想象失去了周总理,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
赵炜一向是一个情绪比较冷静的人,但那天一听到邓大姐这样说,她的眼泪不受控制的流了出来。
赵炜但是,她还是拼命咬紧牙关,尽量不让自己哭的太激动。
因为她知道,邓颖超现在心里比自己还要难受,她不忍心再去刺激邓颖超了。
随着天气渐渐寒冷,周总理昏迷的次数也越来越多,这意味着,他恢复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为了维持周总理的生命体征,医生一次又一次的给周总理做抢救。
当时,周总理已经连吃饭都做不到了,他的身上插满了管子,稍微活动一下,便几乎能耗尽他全部的精力。
这样的生活状态,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折磨。
赵炜每次去探望周总理,看到周总理被病魔折磨的形销骨立的样子,回去就要痛哭一番。
不过,即便病成这样,周总理依旧是大家的主心骨。
周总理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他不希望自己的状态影响到大家的情绪。因此,每次治疗的时候,虽然很疼,但是周总理都尽量不让自己发出呻吟,靠意志力强撑着。
周总理的主治医生还记得,有一回,周总理再次陷入昏迷,他们拼命抢救了几个小时,总算是把周总理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周总理醒来之后,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问他:“我喊了没有?”
医生强忍着眼泪对周总理说:“叫叫没关系的,如果疼就叫。”
周总理却不说话,只是摇头,他不愿意表现的这么脆弱。
直到最后几次做治疗的时候,周总理痛的实在受不了了。
他用虚弱的声音对医生说:“实在太痛了,我能不能哼一哼?”
主治医生听得泪如雨下,他赶忙告诉周总理:“总理,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可周总理到底还是忍住了,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
临别之际在最后的日子里,周总理并没有放弃对抗病魔。
他的肉体备受折磨,但他的精神始终顽强不屈。
靠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周总理撑过了1976年的元旦。
不过,他的身体状况并没有随着新的一年到来而慢慢变好,而是愈发的恶化。
医生不得不再次给周总理做大手术。
周总理已经年迈,几次手术之后,他的体重越来越轻,只剩一把骨头了。
对于死亡,周总理其实并不畏惧。
在最后一次手术进行完毕之后,醒来的周总理对医生们说:“我的病就这样了,已经很清楚了。我不想再麻烦专家们了,他们应该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为更多的人治病。我想回家,回那里再治疗……唉,出来两年多了,真想回去住住啊!”
周总理很想回到西花厅去住两天,医生也恨不得拼尽一切,去实现周总理这个小小的愿望。
可最终这个想法还是没能实现。
因为,当时周总理的身体已经极度衰弱,医生不敢轻易挪动。
好在,虽然回不去西花厅,但邓颖超每天都会来到病房陪伴周总理。
周总理虽然已经很虚弱,但一看到邓大姐过来,他就很高兴。
他会用微弱的声音,和邓颖超聊一些家常话。
有一回,周总理对邓颖超说:“我肚子里有很多很多话没给你讲。”
这是周总理最大的遗憾,作为一个大国的总理,周总理能留给家庭的时间很少很少。
他和邓颖超是真正的革命伴侣,更是一生的知己。
然而,他们一生之中能互相陪伴的时间,细数下来,竟然少的可怜。
而如今,他们更是面临着生离死别,周总理的心中怎能不痛呢?
邓颖超当然更加心痛,但她不想让周总理伤心,所以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说道:“我也有很多话没给你讲。”
然而,这些没讲出来的话,今后却也没有时间去说了。
邓颖超最后笑了笑,以一种轻松的语气对周总理说:“只好都带走嘛!”
听到这话,病床上的周总理也虚弱的笑了笑。
不必多说,夫妻俩一生的默契,都尽在不言中了。
忧国忧民当然,最令人佩服的是,在病房之中,周总理做的最多的事情竟然还是工作。
哪怕1975年,他已经病的那样重,可只要意识清醒过来,他就让赵炜等人给他读刚刚发行的报纸,他要从报纸里了解国家发生的大小事,来判断今后的政治形势。
对于工作,周总理放不下,因为,他对国家的前途是有很多担忧的。
老一辈的领导人渐渐都离开了,国家的政治局势并没有真正的稳定下来,新一代的接班人能不能扛起担子,这个问题谁也没办法确定。
因为一直悬着心,所以,每次听新闻的时候,周总理的脸色都是格外严肃的。
有时候,赵炜不忍心再让周总理劳神了,但邓颖超了解周总理,她劝赵炜听周总理的话,继续给他念新闻。否则,听不到国家的新闻,周总理的心里更不安定。
不过,1975年的元旦,有一条新闻让周总理的心情轻松了不少。因为,那则新闻是毛主席新刊登的两首词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
作为终生的革命搭档,周总理和毛主席之间,一直都是惺惺相惜的。
毛主席的新作,也让周总理不由得想起了往日那些意气风发的日子。
当听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几句的时候,周总理更是连声赞叹。
听完一遍之后,周总理意犹未尽,又让工作人员给他读了好几遍。
大家难得看到病中的周总理,有如此高的兴致,也都跟着高兴。
这些最后的点点滴滴,一直刻在赵炜等人的脑海之中。
周总理离去几十年后,赵炜还是不断的在脑海中回想这些事,仿佛周总理从未离开过。
周总理的后事,也是由赵炜经办的。
对于自己的身后之事,周总理其实早就做了交代,他不希望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而且,早在50年代的时候,周总理就签了倡议书,要求自己死后不留骨灰。
对于赵炜,周总理也清晰地表达过自己的想法。
他说:“把我的骨灰撒到祖国的江河大地去做肥料,这也是为人民服务,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
但这个决定是遭到很多人反对的,因为,中国人还是讲究一个入土为安。
李先念当时还找到邓颖超说:“即使应该这样做,也不能从总理开始,否则全国人民不答应。”
这也是实话,因为在周总理离去之后,全国人民需要一个可以缅怀周总理的渠道,如果连骨灰都不留,那就太残忍了。
可是,作为妻子,邓颖超是这个世界上最能理解周总理的人。
她很诚恳的对众人说:“从感情上你们难过,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虽然肉体不存在了,他的骨灰在祖国大地河流里作为肥料,为人民服务,物质不灭,生生不已。在他弥留之际,想到的是死后还要如何为人民服务。你们要支持这个行动。”
在邓颖超的坚持之下,中央终于同意,支持周总理不保留骨灰的决定。
所以,在告别仪式过去几天之后,周总理的骨灰被秘密的撒到了祖国的江河大地之中。
他没有留下骨灰,可是,人们并不会因此而忘记他。
周总理的形象,早就已经和中国的历史融为一体,在他离去之后,思念从未停止。
参考资料:
赵炜《伟人的胸怀——记周总理辞世前对其后事的嘱托》
安建设《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
韩宗琦《我为周总理处理后事》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