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单式作战”让坦克装甲车成为战场绞杀对象

良陆海 2025-03-20 03:23:32

俄乌冲突中,乌军广泛建立了小分队式战斗编组,配备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火箭、坦克、步兵战车、反坦克地雷等多类多型武器装备,针对实施穿插作战和纵深攻击的俄军营级战术群,开展伏击作战,严重影响了俄军装甲集群的机动速度,迟滞了俄军的行动进展,是造成俄军装甲车辆战损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透过这一系列伏击战斗的表象,冷静思考乌军伏击战术屡屡得手的深层次原因,不难发现乌军伏击战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精准感知了俄军行动,并且提前前往伏击区域进行伏击准备。而这全都得益于乌军使用掌上电脑或智能手机,从指挥中心获取了哪里有俄军?数量是多少?武器装备是什么?以及周围有没有埋伏等情报及作战指令,使乌克兰士兵能像快递小哥一样进行“派单式作战”——最近的小分队接单(受领战斗任务)、送货(实施伏击或火力打击)、签收(拍照上传确认打击效果)、再次接单(重新分散部署等待下次任务),都重创了俄军装甲部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派单式作战”的神秘面纱。

“派单式作战”的机理

基本内涵 俄乌冲突发展到今天,乌克兰大量防空系统、指挥系统和重型装备被摧毁,整体战场态势处于劣势,且兵力相对分散孤立。为扭转不利局面,乌军不得已想方设法开辟第二战场——由代码、大数据、网络、软件、算法等组成,以信息网络为主阵地,结合多种技术手段,按照一定规则机制将各作战单元、系统、力量深度融合,形成广域分散部署、快速响应组合、动态精准运用的作战体系,并由此衍生出一种智能化的新型作战样式——派单式作战。

派单式作战的实质是以覆盖战场全域的战术互联网为网系支撑,以大数据、云计算为技术支撑,将异地分散的多元火力打击单元、小分队等兵力实体接入同一战术互联网,指挥控制中心在实时动态掌握各兵力实体位置、状态、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的研判智能分析出需要实施的打击任务,并通过数据分析对体系内的兵力实体进行筛选,将打击任务向距离目标一定范围内、具备相应打击能力的兵力实体推送任务清单,兵力实体接单后自主实施火力打击、察打一体攻击、伏击等作战行动。

制胜机理 派单式作战对分布在战场不同位置、时间的各作战单元的信息、兵力和火力进行一体化集成和综合使用,在分布部署状态下各作战单元能按作战规则、预先规划、实时情报自主实施作战行动。其制胜机理在于:

一是情报获取多源,实时感知战场动态。除通过单兵、无人机、预警机、卫星侦察等手段获取俄军情报信息外,乌克兰政府还号召民众大量下载一款名叫“情报众筹”(Crowdsourced)的App,据称已被下载20万次,用于将乌克兰民众用智能手机拍摄到的,带位置信息的俄军图像及视频信息实时上传至互联网,使得众多乌克兰民众摇身一变成为战场侦察兵。“情报众筹”App的后台技术人员将这些信息再拼接起来,几乎就是完整的战场场景,与卫星、侦察机等专业情报源提供的情报整合起来,相互补充和印证,让俄军的作战部署与行动暴露无遗,使乌军及时、准确掌握俄军的动态,为派单作战提供一手情报资源。

二是任务分队快速响应,有效打击时敏目标。乌军使用“阿尔塔”炮兵地理信息系统完成炮兵火力召唤以及战斗任务分配,该系统类似于滴滴打车基于乘客的打车需求分配出租车这一功能。通过该系统,乌军可将侦察到的敌目标,生成打击清单,并分配到就近最适合执行打击任务的火力单元或任务分队(迫击炮、榴弹炮、攻击无人机、作战分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打击行动。基于该系统的运用,乌军OODA循环(观察、判断、决策、行动)由最初的20分钟缩短至1分钟内,实现了打击行动的快速响应,能够有效应对俄军装甲车辆行军纵队等这一类时敏目标。

三是充分调动各种作战资源,积小胜为大胜。派单式分布作战基于战场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散在战场空间的炮兵分队、无人机作战分队、伏击小分队有效合理地分配了战斗任务,充分调动了各种作战资源,通过袭击俄军的装甲车辆行军纵队、落单人员和车辆、后勤补给分队、炮兵阵地,有效消耗了俄军作战力量,虽没有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胜利,但却扰乱了俄军军事部署、作战行动,消耗削弱了其有生力量,实现了积小胜为大胜的目的。

“派单式作战”的行动方法

目标订单汇总 乌军首先通过陆、海、空、天和民用多源探测系统(例如“情报众筹”App)对俄军目标实施全方位、多手段的快速感知和智能识别。而后通过通信系统或借助星链系统将信息传输至指挥控制中心。在此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关联技术,按照重要程度、威胁程度、军事价值以及距离远近等因素,对侦察到的各类目标的优先级进行编录和排序,形成一个包含目标数量、性质类别、威胁等级、打击优先排序等信息在内的通用态势图,此过程就相当于生成了若干“任务订单”,为实施派单式打击提供了态势支撑。此项工作主要由乌军的“德尔塔”战场态势感知信息系统来完成,该系统每天可确认1500个俄军目标,并在48小时内支持“消灭数百个目标”。

乌军反坦克小组发射“标枪”反坦克导弹

实时派单生成 在“德尔塔”战场态势感知信息系统生成作战地区内俄方目标编录和优先排序的基础上,乌军继续运用类似“滴滴打车”式的排优算法,根据俄方目标位置和性质,安排最优火力、最合适的任务分队,进行多目标、多任务与多手段的优化匹配组合,把任务快速分配到相应火力单元及兵力实体,实现实时派单。在此期间,会根据新发现的目标,形成新增任务,并进行动态迭代和二次分配,确保新的“任务订单”能够及时向下派发。此项工作主要由乌军的“阿尔塔”炮兵地理信息系统完成,该系统可进行预算规划和临机规划,不仅可为火力打击单元(迫击炮、榴弹炮、火箭炮等分队)派发打击任务,还可为地面战斗编组,例如伏击分队,指派伏击任务。

随身携带干扰器的乌军FPV操作员

快速接单处理 接到派单任务的乌军火炮、坦克装甲车辆及伏击分队,通常都配发了“荨麻”智能火控系统APP,或者装有与“阿尔塔”炮兵地理信息系统相配套的火控软件。以各火力打击单元为例,在接单受领任务后,乌军各火力打击单元会根据目标及火力单元位置,风向、风速的影响,火炮进入射击阵地和快速撤离的时间、路线等,通过“荨麻”智能火控系统App自动解算火力发射的方位角及弹道,生成射击诸元,控制迫击炮、榴弹炮、火箭炮等打击单元进行精准打击。而不用费力地通过人工计算获取各种射击参数,从而大大缩短了从决策到行动的时间,提升了战斗响应能力和打击效率。

主要启示

乌军各任务分队采取分散部署的方式,使俄军看不见、定位不了,难以实施打击,极大地阻止和迟滞了俄军的快速进攻和突击。这种派单式作战的战斗实践使“按需而战、按需而部”的马赛克理念初见雏形,也对我做好未来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战法借鉴。主要启示如下:

接到派单任务的乌军火炮会根据风向、风速、目标及火力单元位置等,通过“荨麻”智能火控系统App自动生成射击诸元,大大提升了战斗响应能力和打击效率

开发类似的情报众筹软件“情报众筹”App是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乌克兰副总理费多罗夫带领团队在“智能手机国家”项目所开发的民生App基础上,专门开发的一款用于获取军事情报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也是派单式作战的重要情报来源。凭借这款App乌克兰民众可随时随地将手机拍摄到定位俄军的图文视频发到互联网,帮助前线军队实时掌握俄军动态。我国在数字生活建设方面日新月异,老百姓正在享受数字科技技术,尤其是智能手机App所带来的便捷、舒适的高品质数字生活。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有滴滴打车、美团外卖等App与“情报众筹”App运行机理相似的特点,拓展其军事用途,将其开发并打造成战时的军事情报软件,不仅可以广泛动员民众下载安装,还可安装至单兵的军用智能手机终端。以“人民战争”的理念,最大限度动员一切力量,获取敌方情报信息并为我所用。但在具体应用环节,还应注意采取各种技术手段,有效甄别和过滤虚假情报或垃圾信息。例如,乌克兰就推出一款免费“Diya”应用程序,用于认证智能手机的用户必须是乌克兰公民,需要经过“Diya”进行授权才能上传照片或视频。而一旦用户被授权发帖,还需输入所看到内容的确切细节。

采取多种手段断网破层 派单式作战战斗效能的发挥,得益于其“一网四层”的体系结构。其中,“一网”即作战信息网,为各类信息流转提供基础支撑。“四层”即作战感知层,动态侦察、监视、获取战场信息;作战支持层,处理情报信息,提出作战任务;作战执行层,动态抽组作战要素、行动和资源匹配作战任务;作战应用层,围绕作战目的生成作战任务清单,并赋予相应作战力量与行动。针对这种体系结构,可采取“断网破层”的打法应对。“断网”即采取各种“硬摧毁”或“软杀伤”手段,破坏敌战场信息网,使敌方情报信息、作战决策信息、任务订单信息失去流转支撑。主要的手段包括: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打击敌方指挥系统、通信基站、网络服务器、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或摧毁敌方电力基础设施,致敌信息网络瘫痪;采取有源电子干扰、无源电子干扰、压制性电子干扰、欺骗性电子干扰等方法削弱或破坏敌方使用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遂行战场侦察、作战指挥、通信联络和兵器控制与制导能力等。“破层”主要针对派单式作战的情报信息源头——作战感知层进行破坏及防御。主要的手段包括:充分调动体系内各种作战平台,打击敌陆基、海基、空基、天基侦察系统;认真分析当地社情,密切关注作战地域民众智能手机使用情况,避免通过开源情报暴露部队行动企图;采取严密伪装、昼伏夜出、隐真示假等多种手段防敌侦察。

研究具有我军特色的派单分布式作战 派单式作战的核心思想落实到我军的战术层面可以概括为:迅猛集结、实施攻防、轻灵散去、遁于无形。其既可以运用于兵力弱势一方的本土防卫,逐步消耗对方有生力量;还可以运用于兵力优势一方形成有利战场态势后的清剿控制行动。对于我军未来军事斗争准备而言,当前已经具备了实施派单式作战的一切条件,将主要在未来战略决胜的清剿控制中运用这一新型作战样式。在运用时可将作战行动进一步升级,形成具有我军特色的派单分布式作战,具体而言:在全维互联的网络信息体系和广域覆盖的战场态势感知体系支撑下,打破传统军兵种作战空间领域局限,根据实现作战企图、达成作战目的、遂行作战任务需要,将兵力部署广域分散、能力状态离散分布,做到兵力部署“形散神聚,效应集中”。在此基础上,各类作战资源分级分类面向各层级指挥员高度开源、灵活赋权,各级指挥员可根据作战需要随时随遇随机灵活调用。一旦有执行任务的需要,多领域、多点位、多平台的作战力量可根据“派单”灵活组合,弹性动态编组,即拼即合即用“接单”执行任务,完成任务后,即聚即战即散,实现快速、精确、灵活的智能化作战。

★ 韩党生 杨晶晶 王武科

0 阅读:1
良陆海

良陆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