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这座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不仅是文化名城,更是高等教育的热土。光是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这两所985高校,就已经让长沙在全国高校城市中占据一席之地。再加上湖南师大、湖南农大等老牌高校,长沙的大学生群体规模和质量都很能打。
如今,这座城市即将再迎来一所新大学。长沙市教育局在1月6日的会议上透露,将推进长沙文化科技大学的建设,并将其列入国家高校设置的“十四五”规划。这个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这次长沙文化科技大学的设立,似乎有些“不走寻常路”。从公开信息中可以看出,官方并没有明确表示这所新大学将由哪所现有高校为基础建设,更没有透露具体的时间表。
01
新大学的诞生是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但尘封多年的“长沙大学”校名恢复计划,也因此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说起“长沙大学”,了解这段历史的人都知道,它的故事可不简单。1970年代,湘江师范、长沙基础大学(后更名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和职业大学长沙大学,这三股“血脉”共同构成了如今长沙学院的基础。
1996年,长沙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正式并入长沙大学,新的长沙大学由此诞生。2004年“长沙大学”这个名字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长沙学院”。
这段更名史让“长沙大学”这个名字在长沙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长沙人眼里,“长沙大学”不仅是名字,更是一种情怀。2021年,长沙学院甚至还提出了恢复“长沙大学”校名的目标,但如今看来,这个梦想可能真的要黄了。
02
“长沙文化科技大学”名字靠谱吗?
从名字上看,“文化科技大学”确实有点“高大上”的意思。全国范围内,以“文化科技”命名的高校几乎没有,这样的独特性可能会让它在未来更容易被记住。但这个名字和原来的“长沙大学”或者“长沙学院”实在是联系不大。
长沙学院近年来的学科布局确实挺符合“文化科技大学”这个名字的内核。工程应用、文化创意、现代服务,这些领域确实和“文化科技”挂钩。从长沙学院流出的PPT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只不过能不能让人接受这个名字,是另一个问题了。
03
无论怎么说,新大学的设立,对高中生来说都是好事。长沙文化科技大学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了高等教育的容量,为更多学子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再加上长沙学院去年刚拿下硕士学位授予权,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戏剧与影视三个硕士点已经上线,未来几年,这所学校的研究生教育水平会有明显提升。对考研党来说,是个暖心的信号。
“长沙大学”这个名字也许难以回归,但长沙文化科技大学的诞生,确实值得期待。对于即将迎来的这一新机遇,高中生们不妨早早规划,争取在学科方向上提前布局,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