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建议城里老人回农村养老?我的经历,就是给大家最好的警示

谢先生的那片海 2025-03-20 16:42:05

李建国今年 65 岁,和老伴王秀英在城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在城里各自忙碌着自己的生活。老两口辛苦了一辈子,退休金加起来也有不少,本想着能舒舒服服地安享晚年。

有一天,李建国在和老伙计们聊天时,听其中一个人说回农村老家养老的生活特别惬意,空气清新,邻里之间关系淳朴,还能自己种种菜,享受田园生活。李建国听着心里直痒痒,回家就跟王秀英商量:“秀英啊,咱在这城里待了这么多年,每天就是面对这些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吵得慌。要不咱也回我老家农村去养老?听说咱村现在变化可大了,路都修好了,房子也翻新了不少。” 王秀英起初有些犹豫,但经不住李建国的再三劝说,最终还是同意了。

就这样,老两口收拾好行李,带着对农村生活的美好憧憬回到了老家。刚回去的时候,李建国别提多兴奋了,每天早上都早早起床,在村里四处溜达,和许久未见的乡亲们打招呼,还兴致勃勃地去看了自家那几亩地,想着要种些什么蔬菜。

可没过多久,问题就接踵而至。首先是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农村的厕所大多还是那种旱厕,这可让习惯了城里干净整洁马桶的王秀英犯了难。每次上厕所,她都觉得特别不舒服,回来后总是不停地洗手。而且农村的卫生条件和城里比起来还是差了些,蚊虫也多,没几天,王秀英就被蚊子咬了好几个大包,浑身难受。

还有用水问题。农村的自来水供应不像城里那么稳定,有时候水压小得可怜,甚至会停水。有一次,李建国正准备洗澡,洗到一半突然没水了,他只能裹着浴巾干着急。打电话给村里负责供水的人,对方说要等一会儿才能修好,这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把李建国折腾得够呛。

在社交方面,也和他们想象的不太一样。虽然乡亲们都很热情,但毕竟这么多年没在一起生活,话题渐渐就少了。李建国和那些老伙计们聊了几次后,发现除了家长里短,很难找到共同的兴趣爱好。而王秀英呢,想和村里的老太太们一起跳跳广场舞,可人家根本没有这个习惯,她只能每天自己在院子里简单活动一下。

更让他们头疼的是医疗问题。有一天,王秀英突然肚子疼得厉害,李建国慌了神,赶紧找人帮忙把她送到村里的卫生所。卫生所的医疗条件有限,医生简单检查后,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建议他们赶紧去镇上的大医院。等他们好不容易赶到镇上的医院,一番检查下来,王秀英是急性肠胃炎,需要输液治疗。这一趟折腾,可把老两口累坏了。李建国心里直犯嘀咕:“这要是在城里,直接打个车就能去大医院,医疗设备也齐全,哪会这么麻烦。”    

不仅如此,农村的娱乐设施也几乎没有。李建国平时喜欢下下棋、看看书,可在村里根本找不到下棋的对手,也没有像样的图书馆。晚上除了看电视,就没什么别的消遣方式了。而在城里,他们可以去公园散步、去老年活动中心参加各种活动,生活丰富得多。

几个月后,老两口实在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决定回城里。临走的时候,李建国感慨地对乡亲们说:“本以为回农村能过上悠闲的养老生活,没想到这么不适应。还是城里更适合我们这些在城里生活久了的人啊。”

回到城里后,李建国和王秀英又恢复了以前的生活。他们每天去公园锻炼身体,和老朋友们一起喝茶聊天,偶尔还能去听个讲座、看个展览。虽然城里的生活依旧忙碌,但他们却觉得无比踏实和安心。

李建国常常把自己的这段经历讲给身边的老朋友们听:“咱在城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很多习惯都已经改不了了。农村虽然有它的好,但养老还是得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是说农村不好,只是对我们这些城里老人来说,真的不太合适。” 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给那些也有回农村养老想法的老人们提个醒,让他们在做决定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

0 阅读:0
谢先生的那片海

谢先生的那片海

聆听真实故事,感悟多样人生。欢迎来到谢先生的家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