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闻韶忘味
【典源】《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舜时乐曲名),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释义】孔子听了舜时的《韶》乐,很长时间都尝不出肉味。后遂以“三月忘味,忘味三月、忘味”等表示对某事物的热爱已到了入迷的境地;用“闻韶”指听到美妙的音乐、好消息或得到向往的事物。
【三月忘味】黄庭坚《次韵答尧民》:“警如闻韶耳,三月忘味叹。”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出:“管喜的孔子三月忘肉味,景公擦泪倾着耳听。”
【忘味三月】辛弃疾《念奴娇》词:“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
【忘味】陆游《病思》诗之四,“本自入山缘服玉,不应忘味侍闻韶。”
【闻韶】严复《见十二月初七日邸钞作》诗:“平生献玉常遭刖,此日闻韶本不图。”
绛帐授徒
【典源】《后汉书·马融传》马融,字季长,扶风人。“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
《晋书·列女传·韦逞母宋氏》:太常韦逞母宋氏,得《周官》音义,年八十,“就宋氏家立讲堂,置生员百二十人,隔绛纱幔而受(授)业。”后亦或以“绛纱”用典。
【释义】马融学识高深渊博,常在高堂上设置红色帐帷为生徒讲授。后遂用“绛纱坐帐、绛帐、绛纱帷、绛帷、绛纱、马融帐、马帐、扶风帐”等指师长设立讲座,传授生徒,多含尊崇称美之意。
【绛纱坐帐】黄遵宪《已亥续怀人诗》之十一:“绛纱坐帐谈名理,胜似麻姑背痒搔。”
【绛帐】卢纶《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诗:“礼卑瞻绛帐,恩浃厕华缨。”张雨《云林席间怀铁笛简草堂》诗:“绛帐先生惟寂寞,后堂自理琵琶弦。”《指南梦》第一出:“家本素封,且效子房之破产;经传绛帐,敢同季长之自豪。”
【绛纱帷】钱惟演《休沐端居有怀希圣少卿学士》诗:“只待觚棱照初旭,横经还集绛纱帷。”
【绛帷】王韬《上江翼云明经师》,“辱承不弃,置诸绛帷,马融丝竹,既得耳聆,毛苌经义,更蒙指教。”
【绛纱】皮日休《吴中言怀寄南海二同年》诗:“三年漫被鲈鱼累,不得横经侍绛纱。”孙觌《蜀妇新寡从何纯中读左氏戏呈纯中》诗:“先生拥绛纱,弟子褰素幔。”赵翼《集益斋即事戏呈休宁座主》诗:“步趋宛忆童时景,书馆从师侍绛纱。”
【马融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心轻马融帐,谋夺子房帷。”
【马帐】赵翼《王梦楼挽诗》:“生有笙歌矜马帐,死犹诗句在鸡林。”
【扶风帐】汤显祖《牡丹亭》第九出:“老书堂,暂借扶风帐。”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