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失眠患者而言,夜晚是一场漫长的煎熬。
据相关研究显示,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饱受失眠困扰,我国成年人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这意味着失眠已经不再是个别人的“小烦恼”,而是成为一个影响广泛的公共健康问题。
思诺思作为一种新型助眠药物,被许多患者寄予厚望,然而,它却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危险。

思诺思,通用名为酒石酸唑吡坦,属于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主要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活动,帮助患者快速进入睡眠状态,临床上常用于入睡困难、偶发性失眠和暂时性失眠患者的短期治疗。
由于思诺思起效快,通常服用十几分钟就可能发挥作用,所以也成为众多失眠患者的选择,许多被失眠折磨已久的患者视其为“救命稻草”。

图片来源网络
02 思诺思——黑暗中的潜在危险尽管思诺思有着吸收快、入睡快、半衰期短、对正常睡眠干扰少等优点,但是它还隐藏着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风险——增加跌倒几率。
有失眠患者反映,服用思诺思后,第二天清晨会出现头晕、嗜睡、身体乏力等不良反应,这些症状看似轻微,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患者的行动能力和平衡感。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身体机能较弱的人群,服用后若跌倒,可能引发骨折、脑震荡等严重危害,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03 思诺思——难以摆脱的成瘾“陷阱”患者最初服用思诺思,可能只是为了能睡一个好觉,可渐渐地,身体对药物产生了耐受性,为了达到同样的睡眠效果,不得不增加剂量,到最后竟然发展成必须吃它才能睡着。
而一旦成瘾,就很难停药,停药后的戒断反应会让人难受到崩溃,从而不得不继续服用,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长期服用思诺思存在药物成瘾的风险,会让有些患者逐渐陷入到难以摆脱的困境。
※ 药物反应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反映自己长期服用没有出现“成瘾”现象,并不代表思诺思不存在药物成瘾这一反应,不要误导其他人。

面对思诺思的这些潜在风险,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并且尽可能短期服用,治疗时间最长不超过 4 周,然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同时,在服药期间,患者应该积极寻找失眠的根源,采取非药物治疗手段来改善失眠状况,比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学会释放压力,通过运动、冥想等,这些都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思诺思虽然是治疗失眠的有效药物,但绝不能掉以轻心。
每一位失眠患者都应该对其潜在的风险有清晰的认识,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让药物真正成为帮助自己摆脱失眠困扰的“良药”,而不是危害健康的“毒药”。
只有这样,才能在享受良好睡眠的同时,确保自身的安全与健康。
注意:本文分享的相关科普知识仅供参考,切勿盲目自行用药!如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