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春:警惕!抗抑郁药服用不当,当心诱发5-羟色胺综合征!

淳于观看养护 2025-02-09 03:18:13

抗抑郁药作为对抗抑郁症的有力武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不适症状等,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是,相应地也给患者带来了一些不良风险。

比如,若服用不当,可能引发一种鲜为人知却极为危险的不良反应——5-羟色胺综合征。

一、5-羟色胺是什么?

5-羟色胺(5-HT),又称血清素,是一种神经递质,由食物中左旋色氨酸脱羧基后羟基化形成,通过特定转运系统进入细胞内,经单胺氧化酶分解代谢。

5-羟色胺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对情绪、睡眠、消化、恶心、血液和性欲等身体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5-羟色胺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比如5-羟色胺水平过低可能引发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睡眠、自杀等问题,而5-羟色胺水平过高,则可能引发5-羟色胺综合征(5-HT综合征)。

图片来源网络

二、什么是5-HT综合征?

5-羟色胺综合征(5-HT综合征),又称血清素综合征,是由于药物及其相互作用导致的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 5-HT 过多引起的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简而言之,就是体内5 - 羟色胺水平过高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能亚急性或慢性起病,重症患者可能会快速进展至死亡。

三、5-HT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根据症状轻重可分为以下三种:

轻度:心动过速、出汗、瞳孔散大、轻微震颤、肌阵挛、腱反射亢进等;

中度:心动过速、高血压、高热、易激惹、反射亢进阵挛、水平眼震、肠鸣音亢进、腹泻、大汗淋漓等;

重度:严重高血压、心动过速可致突然休克,高热,癫痫,谵妄,肌肉强直,肌张力亢进,代谢性酸中毒、横纹肌溶解、转氨酶和肌酐升高、痫性发作、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临床上,大约60%的5-HT综合征病人是在初次用药、药物过量或改变用药剂量后6小时内出现,因此,服药后一定要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送医。

图片来源网络

四、哪些药能引起5-HT综合征?

可能引起5-HT综合征的常见抗抑郁药有: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舍曲林、氟西汀、氟伏沙明等)

选择性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如硫酸苯乙肼、吗氯贝胺等)

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氯米帕明等)

除此之外,以下药物也可能引起5-HT综合征:

抗癫痫药(如拉莫三嗪、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阿片类止痛药(如曲马朵、芬太尼、喷他佐辛等)

非处方类止咳药(如右美沙芬)

抗生素(如利奈唑胺、氟康唑等)

减肥药(如西布曲明)

抗呕吐药(如昂丹司琼、格雷司琼等)

抗偏头痛药(如舒马普坦、甲基麦角新碱等)

草药(色氨酸、贯叶金丝桃等)

图片来源网络

抗抑郁药是治疗抑郁症的“双刃剑”,用药期间应保持高度警惕,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要擅自增减药量,或是同时服用多种会影响5-HT代谢的药物,这是避免5-HT综合征的关键。

另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应主动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后制定治疗方案。

最后,患者和家属要留意用药过程中的身体变化,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躁动、发热、肌肉异常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注意:本文分享的相关科普知识仅供参考,切勿盲目自行用药!如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0 阅读:0
淳于观看养护

淳于观看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