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发生于春秋初期的内乱,验证了娶妻娶贤的重要性

钱越说过去 2024-09-29 22:31:34

郑国是一个直到西周末期才得以立国的畿内小国,说好听点是诸侯,直白点不过是周王室赐予王庭公卿的食邑。不过始封君郑桓公端的是雄才大略,不仅将国家经营的风生水起,还一早就看出了王室危机。虚心咨询过太师伯后,他将国家整体打包,迁徙到位于中原腹地的东虢国和郐国之间,史称“桓公寄孥”。

心事一了,身为周王室的司徒,郑桓公以无畏的姿态直面即将到来的灾变,为保护周幽王战斗到最后,身死戏水之畔。

郑韩故城遗址

郑桓公的这种“彼以国士报君”的行为,最终收获了周平王“君还以国士待彼”的嘉奖。他的儿子郑武公在王室东迁被任命为王庭执政——卿士。

而东虢国和郐国这两个见死不救的没良心家伙,在周王室的默许下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不过这个惩罚的代价有点大,前769年、前767年先后被郑武公以侍王不恭为由发兵攻灭,顺带着连累了周边的几个小国被一同吞并。

获取大片领土之后,郑国顺利的由畿内诸侯转换为幾外诸侯国。为巩固统治,寻求进一步开拓,郑武公在郐国故都南侧修建起一座宏伟的新城,取名“新郑”,将国都由寄孥时的京邑迁到新郑。

随后推行“武公之略”,释放商奴,发展工商,繁荣经济;开发滩涂,发展农桑,强国富民;兴建乡校,教化民众,广集民意;扩建城邑,整军顿武,巩固国防。短短二十几年,郑国不但在虢郐故地上站稳了脚跟,并且拥有不逊于周边宋、卫、鲁等传统强国的实力。

人生三大喜“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国力日盛、功成名就的郑武公接下来也该考虑自己个人问题了。

中国古代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你说要是郑武公随便娶个乡野丫头作夫人,有损国格不说,还丧失了娶妻的另一层功用——政治联姻。而以郑武公目前的状况,要找个门当户对的结个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周王室?同姓不婚,此路不通。王庭公卿?自己本身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庭卿士,再说王室不振,娶个公卿之女也没多大用。周边诸侯?对不起,你郑武公大搞大国霸权主义,我们不稀罕和你联姻。

南阳盆地的战略地位

郑武公这愁啊,迫不得已只能将目光放远。成周南方的一个诸侯国——南申国渐渐的进入了郑武公的视野。郑、申两国一东一南同为成周屏障,与王室休戚与共,关系不错。最重要的是两国一个在中原地区,一个在南阳盆地,相隔甚远,中间还有山川阻隔,就算都想扩张,一时半会也扩不到对方的地头。没有利益冲突、合则两利的南申国成为最佳联姻对象。

前761年,经过一番三媒六娉之后,郑武公从申国抱得美人归。

四年后(前657年),嫡长子降生。这娃的出生有点奇特,别的小孩降生都是先头后脚,他偏要反着来,两只小脚丫晃晃悠悠的先从娘胎里出来,把郑武公夫人、他的亲娘——武姜整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差点患上生育恐惧症。

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嫡长子没缺胳膊少腿的顺利降生,事业后继有人,郑武公很开心,但另一个问题又随之而来了,给嫡长子取个什么名好?

什么?取名还是个事?随便动动脑,诸如“王者荣耀”、“ 谢祖隆恩”、“白雪公主”、“王子拼拼”、“端木女王”之类的雅名分分钟就能给你取上百八十个。可你认为十分简单的事,在郑武公却是个难事。难在哪?我们了解下《大周幼儿取名准则》再说。

《大周幼儿取名准则》总章:略。

第一条:取名法则分信、义、象、假、类五类。

用幼儿出生时的状况或身体特征来取名是为信;用表示祥瑞的字眼来取名是为义;用相类似的字眼来取名是为象;用天地万物的名称来取名是为假;用与父辈有关联的字眼来取名是为类。

古装剧婴儿

为更好的解读这一条,我们按信、义、象、假、类特点来取名的情况分别例举说明。

信:鲁国季孙氏始祖公子友,出生时手上的纹理依稀像个“友”字,故以友为名。

义:周文王名昌,周武王名发,周公名旦。

象:孔子骨骼奇特,头顶凹陷,状如尼丘,故取名为丘。

假:孔子的儿子出生时有人送了条鲤鱼作贺礼,取名为鲤。

类:鲁庄公与鲁桓公父子俩生日相同,所以鲁庄公名为同。

第二条:大周朝讲究孝道,尊长之名需要避讳。

避讳指为表示对君主以及尊长尊重,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避免直呼其名,行文书写时需用代称、改字、空字、缺笔等方法加以避开,给子孙取名时亦需避弃。时间长短是情况而定。

如太史公的祖父名司马喜,他在著《史记》时,为避祖讳,凡是谥号为“僖”的,其谥号都被代之以同音的“釐”字。而帝王的避讳更为严重,如汉景帝名启,为避“启”字,有汉一代一大堆的先秦古人遭了殃,如夏代开国君主夏后启被改为夏后开,鲁闵公鲁启被改为鲁开。更有甚者的是神射手后羿的妻子、广寒仙子姮娥之名,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被改为嫦娥,自此再无改回一直沿用至今。

当然关于为尊者讳这一点,当下依旧在流行,如给子女取名时会尽量避免与长辈同字。

第三条:不得使用本国国名、官职、山川为幼儿取名。

这条还是为避讳计。

因为国名无法避之不提,也无法更改,只能在生前就不以国名来为人命名,以避免国名和名讳冲突。当然他国国名无需避讳,如卫宣公名晋,卫成公名郑。

假如官职和名讳冲突,只好被迫更改官职名。如晋僖侯以司徒为名,改司徒为中军;宋武公以司空为名,改司空为司城。

武姜剧照

山川和名讳冲突,只能改山川之名或者以其他方式来代称。如鲁献公以具为名,鲁武公以敖为名,鲁国后来不得不以具山和敖山所处的乡名为代称这两山。晋国范鞅出使鲁国时,在这上面中过招。

第四条:不得用六畜和礼器为名,理由同上。

假如某国国君名为“牛”。祭祀天地诸神时需要献上太牢,如果按传统来,献祭的是“牛”呢,还是牛;而不献祭牛,用其他代替,这又属于对神不敬,不敬神还不如不祭神。礼器同理。故此也只能人给牲口和器物让路,提前避讳。

第五条:不用疾病名取名。

这条很好理解,中国人讲究忌讳,用疾病名取名太晦气。这是个古今通用的道理,数十年前在水上讨生活的人还在讲究吃鱼不翻身。因此正常人家谁给子女取个杨癫疯、朱头瘟之类倒祖宗十八辈子大霉的名字。再比如,出生于七八十年代前杨姓的男孩,取名叫杨威/杨伟者众多,但自从“杨伟”两字成为某种男子不可言说之痛的谐音后,还有谁会用这两字给自家儿子命名的。

在限定的框架内,绞尽脑汁没想到好名的郑武公,灵光一闪这娃出生时先脚后头,也是万中无一吧,干脆叫“寤生”得了。寤生,郑武公您这是有多“坑爹”,啊不“坑妻”、“坑子”啊。

可以想象一下,母子俩的日常。武姜看着粉雕玉琢的大儿子想喊句:寤生乖宝宝,过来为娘抱抱。但是“寤生”两字一出口,脑中直接闪现一个让她险死还生、不堪回首的场景,脸色马上晴转阴,甚至晴转雨,然后……

母子间没有然后了,只有武姜对公子寤生满满地不喜。

郑庄公剧照

长子出生三年后,郑武公与武姜的次子公子段降生。公子段很争气,顺产,没让武姜再次经历那噩梦般的一幕。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随着公子段的出生,武姜对大儿子太子寤生越发不喜,相对的公子段成了武姜的掌中宝。

女人多数是感性的,她们爱憎分明。武姜也是其中的一员。具体表现在她更倾向于让小儿子公子段成为于丈夫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为此多次向郑武公吹枕边风,希望郑武公改立公子段为太子。

不知道是出于给大儿子取了个坑爹大名的歉疚,还是真的是一个大周宪法——《周礼》的坚定拥护者。郑武公顶住了武姜的枕边风,没有废长立幼。

前744年,大周王朝执政、成周东方的守护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郑武公去世,享年未知。

郑武公事业的继承者郑太子寤生自动升任郑国临时国君,待五个月后郑武公正式下葬,再转正为郑国的第三任国君。

坐上国君之位的是大儿子寤生,不是小儿子公子段,武姜心理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满意。可这份不满意也只能放在心底,毕竟郑庄公即位属于大势所趋,没有得到重量级朝臣支持的武姜翻不起一点浪花。

当务之急,是个小儿子公子段找一个好的封邑,至于国君之位当徐徐图之。在武姜的干预下,太叔段得到了郑国动迁时的第一个都城、位于腹心之地的京。其后十余年间,在母亲的支持下,太叔段的地盘越来越大,隐隐有与大哥相抗衡之势。

仗着自己的势力和武姜的宠信,太叔段把整治城郭、积聚粮草、修缮兵甲、训练军士这些事关谋反的举措做的明目张胆,似乎生怕郑庄公看不到。

郑国三公

前722年夏,自以为万事俱备的公子段与武姜密议里应外合攻打新郑,废掉郑庄公。毫不将郑庄公放在眼里的公子段母子两,因行事不密,起兵日期被郑庄公提前获知。

关键时刻,郑庄公表现出了政治家的果决,先发制人出兵攻打京城,最终在鄢邑(今河南鄢陵县)将太叔段的势力一举歼灭。太叔段仓皇出逃卫国,引发卫国多次干预郑国内政。

好在郑庄公能力了得,顶住压力,反制卫国、宋国等多国干涉,最终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与祖父郑桓公、父亲郑武公并称郑国三公。

0 阅读:3

钱越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