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云南元阳以一位游客航拍时,无人机因电量耗尽不幸坠落,掉进梯田中的村庄,他根据定位找到无人机后,却被村民要求支付800元才能取回。
就算警察来调解了,仍不愿归还,直到游客给了100块钱才拿回了自己的东西,这种“靠山吃山”状况也是让网友直呼“阳文旅又白干一年”,甚至连本地人都不放过。
那么事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真的是“穷山恶水出刁民”?
无人机坠落梯田
作为世界知名的农耕奇观,云南红河州元阳梯田一直是很多摄影爱好者向往的地方,网友“二哥”就是其中一人。
喜欢旅行的他,经常在国内的各个景区拍照打卡,路过云南时,自然不会忘记梯田的美景,于是就带着无人机,试图用镜头记录这片被列入世界遗产的奇观。
镜头里的梯田如镜面般倒映着天光,层层叠叠的曲线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正在农耕的村民,周围游荡的小动物,都彰显着这里的美好。
然而,在拍摄一半的时候无人机没有电了,无奈之下,“二哥”只能将其迫降在一个地方,他赶紧通过定位系统找到附近的村庄,最终确定无人机就在一户村民家里。
表明自己是无人机的失主后,村民直接提出要800元才能归还设备,“二哥”解释说自己航拍是为了宣传村里的美景,并且愿意付一些钱表示感谢,大妈不为所动,甚至搬出“捡到即占有”的歪理:“这是捡的,又不是偷的!”
无奈之下游客最后报了警,可令人意外的是,就算是警察出面,大妈仍不动摇,就是要钱,警察叔叔也非常无奈,使出浑身解数,大妈才同意把要价降到200元,“二哥”又经过一番讲价还价,付了100元才拿回自己的无人机。
原本是捡到东西还给失主的好事,现在变成了变相的买卖,警察的调解虽然暂时解决了冲突,但是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有可能让这种“讨价还价”的做法更流行。
本来想要宣传梯田的“二哥”,也是被这样的情形搞的没有心情了,最后也是将之前拍摄好的视频删除,赶紧离开了元阳。
当“二哥”将这个视频传到网络上的时候,也是让很多网友感到愤怒,对这种行为进行抨击,还有其他网友分享自己在元阳梯田遇到的同样的事情,称10年前就是这样,村民非常的“贪婪”,不管干什么都是要钱。
还有许多网友纷纷跑到元阳文旅的评论区留言,刚发布的“泼水节”宣传片,本意让更多人去,可评论区全部都是“不敢去了”、“钱不够”等等,也是将之前积攒的好评全部“败光了”这一下。
而元阳梯田的“拾物索酬”只是冰山一角,最近几年,很多景区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游客丢了东西,捡到的人不直接归还,而是要价。
在四川甘孜,有游客的无人机掉落,被当地村民捡走,想要拿回无人机,就得给200元,在理塘,一个旅游博主丢了无人机,商贩竟然索要1000元,后来给了200元才取回,经过文旅局介入,商贩才退款道歉。
在西藏,情况更加复杂,有游客的车陷在泥里,藏族村民会无偿帮忙,也有藏民捡到游客的相机却不愿意归还,这种对比非常明显,这些事件表明,景区“拾物索酬”问题需要得到更多重视。
旅游业让偏远地区有了赚钱的机会,但也让一些人动起了歪脑筋,想利用当地资源捞好处,他们打着“有偿归还”的旗号变相收费,已经成为一种行业内的不成文规定。
这种行为会慢慢降低游客对当地的信任感,游客不再相信当地人是淳朴善良的,而会觉得是充满了商业算计的,进而对当地的旅游体验产生负面影响。
这样一来,游客可能不愿意再来,受损的最终是当地的旅游名声和未来的发展,得不偿失,有些地方比较落后,村民们希望快速富起来,旅游业带来的钱,容易让他们觉得可以“靠山吃山”,却忽略了长远发展。
如果丢东西的人愿意给报酬,这算双方协商。如果捡到东西的人硬要钱,那就违法了,元阳梯田事件中,警察出面调解,让捡到东西的人少要点钱,虽然当时避免了更大的问题,但这种做法好像没能真正解决“索酬”这个事儿,以后可能还会发生类似情况。
结语
美景本无错,人心决定风景的温度,旅游的真正吸引力,不只是风景优美,更重要的是当地人的友善和周到的服务。
相比那些拍来拍去都差不多的照片,村民们真诚的笑容和热情的问候,更能让游客感到舒心和愉快,这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长久之道。
文章信源:
抖音个人账号《二哥(环华摩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