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上,曾经诞生了两大文明,即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正是它们构成了华夏文明的主体。今天的长江文明,依旧保持着高度的繁荣,而且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支撑下,长江流域一带再次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黄河流域
相比之下,黄河流域这些年的发展则要逊色很多!所以,为了支持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在去年出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黄河流域沿线省区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而最近,湖北省资政、著名经济专家秦尊文教授就黄河流域的发展提出建议。为了促进黄河流域各省区的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秦教授建议沿线8省建设20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并将它培育为区域经济增长极,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协、均衡调发展!那么这20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分别是谁呢?
青海省,位于我国大西北地区、黄河流域上游,是黄河源头的所在地。青海是我国的生态涵养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而言比较滞后,而且工业基础薄弱,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为了促进青海省域经济的均衡发展,秦教授建议青海打造海东和共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将它们培育成为省域经济增长极!
海东,青海省下辖地级市,位于青海省东部,处于西宁和兰州之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海东面积1.32万平方公里,2021年常住人口135万,实现gdp554亿,人均GDP4.08万,城区常住人口23万,为Ⅱ型小城市。虽然海东面积和地级市差不多,但它的经济和人口只和一个县市差不多,但因战略地位重要,因此已被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同时,秦教授建议将海南州驻地共和县升格为县级市,并将共和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共和县处于黄河上游北岸地区,面积1.7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34万,2021年gdp96.91亿,人均GDP7.26万,共和作为自治州所在地,虽然体量小,但人均GDP并不算低。当然,将共和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确实有点一言难尽!
甘肃位于黄河上游地区,处于河西走廊,为东、中部地区前往新疆的交通要道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甘肃地形地貌为东西走向,呈狭长状,经济发展水平同样偏低,为了促进甘肃省域经济协调发展,秦教授建议建设天水、平凉—庆阳、酒泉——嘉峪关等三大省域副中心城市。
天水,甘肃省地级市,处于陆桥通道上、陕甘两省交界处,有陕甘宁“咽喉”之称,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天水为甘肃省确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将辐射引领陇东南地区,2021年常住人口295万,gdp750亿,人均经济总量2.52万。
平凉和庆阳,甘肃省的两个地级市,位于陇东地区,陕甘宁三省交界处,属于资源型的老工业城市。根据甘肃省规划,平凉和庆阳将共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将共同带动陇东地区发展。2021年,庆阳和平凉的常住人口总和为398万,两市经济总量合计为1438亿元。
酒泉和嘉峪关,甘肃省西部地区的两个地级市,是中原地区进入新疆的必经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根据甘肃省中长期城镇发展规划,酒泉和嘉峪关将共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辐射引领陇西地区发展;同时,甘肃正在谋划两市合并事宜。酒泉和嘉峪关的总人口为136万,2021年gdp合计为1088亿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黄河上游“几字湾”地区,是西北地区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省级区划之一。秦尊文教授建议,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地级市中卫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银川形成一主一副,共同带动全区经济协调发展。中卫2021年常住人口107万,gdp504亿,人均GDP4.70万。
内蒙古,我国五大自治区之一,位于黄河上游与中游交界地区,是西北地区仅次于新疆的第二大省级区划,面积高达118.3万平方公里。内蒙古呈现东西走向,南北窄、东西长,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位于中部偏西地区,因此秦尊文教授建议在首府以外,将鄂尔多斯、赤峰和通辽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鄂尔多斯,内蒙古自治区地级市,位于黄河上游南岸、内蒙古西部偏中地区,是著名的“煤海”、网红城市。鄂尔多斯为全区第一大经济城市,2021年常住人口216中,gdp4715亿元。鄂尔多斯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省域副中心城市,将承担着辐射引领内蒙古西部发展的重任!
赤峰,内蒙古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东南地区、蒙冀辽三省区交界处,是内蒙古对接京津冀城市群的战略城市,承担着辐射引领内蒙古东南地区发展的战略任务。2021年,赤峰常住人口402万,gdp1975亿,人均GDP4.90万;城区常住人口92万,与Ⅱ型大城市仅有一步之隔。
通辽,地级市,位于内蒙古东部地区、蒙辽吉三省交界处,地理优势明显,是区域中重要的节点城市。因此,秦教授建议将通辽确定省域副中心城市,并赋予辐射引领内蒙古东部地区发展的战略任务。2021年,通辽常住人口285万,gdp1411亿,人均GDP4.93万,但城区人口仅有46万,尚属于|型小城市。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大省,有“煤海”之称,曾经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根据山西省的城镇发展规划,将建设大同、长治和临汾等3个省域副中心城市。
大同,位于晋东北地区,处于晋冀蒙三省交界地区,是山西对接京津冀城市群的战略节点城市;大同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将承担着辐射晋北地区发展的战略任务。2021年,大同常住人口310万,gdp1686亿,人均GDP5.43万;其中城区人口132万,已进入Ⅱ型大城市行列。
长治,位于山西南部偏东地区、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山西对接中原城市群的节点城市;作为山西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了承担着辐射晋南地区发展的重任。2021年,长治常住人口316万,gdp2311亿,城区常住人口95万,即将进入大城市的行列。
临汾,山西省三大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晋东南地区,晋陕两省交界处,承担着对接陕北地区、辐射引领晋东南地区的战略任务。2021年,临汾gdp1909亿,常住人口391万,城区人口61万,为中等城市。
陕西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居中连接中部地区和西北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陕西是西北地区第一大经济省份,省会城市西安是国家中心城市,是西北地区发展的战略支点。陕西省在西安以外,将宝鸡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后面国家将延安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而秦尊文教授则建议在“二副”之外,将汉中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宝鸡,陕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地区,是关中平原城市群辐射引领甘肃东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2021年,宝鸡常住人口328万,gdp2548亿,已进入Ⅱ型大城市行列。
延安,陕西地级市,位于陕西北部偏中地区,是著名的红色老区、陕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承担着辐射引领陕北地区发展的战略任务。2021年,延安常住人口227万,GDP2004亿;但城区人口仅有48万,尚未进入中等城市行列。
而秦尊文教授建议陕西在宝鸡和延安之外,将陕南地区的汉中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承担着对接川渝地区、辐射引领陕南地区发展的战略任务。2021年,汉中常住人口319万,GDP1768亿,城区人口56万,已进入中等城市行列中。
河南位于黄河中游两岸地区,是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第一大经济省份,黄河流域的“龙腰”,在国家战略层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根据河南省的发展规划,先后将洛阳和南阳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而秦尊文教授则建议将商丘确定河南第三个省域副中心城市。
洛阳
洛阳,中西部地区第一大地级市,河南仅次于郑州的第二大经济城市,承担着对接关中平原城市群及辐射引领豫西地区发展的战略任务。2021年,洛阳常住人口707万,GDP5447亿,城区人口276万,已开始靠近|型大城市。
南阳,位于河南南部地区,处于鄂豫陕渝四省市毗邻处,是河南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老工业城市,河南省确定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承担着辐射引领豫南地区发展的战略任务。2021年南阳常住人口963万,GDP4342亿,为Ⅱ型大城市。
秦尊文教授建议在洛阳、南阳之外,将商丘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承担着对接长三角城市群以及辐射引领豫东地区发展的战略任务。2021年,商丘常住人口772万,GDP3083亿,为Ⅱ型大城市。
山东位于黄河下游地区,是我国第三大经济省份、黄河流域第一大经济省份,为黄河“祖龙”的龙头。山东虽然是我国仅次于广东、江苏的的经济大省,但目前并没有确定省域副中心城市,为此秦教授建议山东将济南、青岛确定省域中心城市,将烟台和临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从而形成“两主两副”的城镇发展格局。
烟台
烟台,山东青岛、济南之后的第三大经济城市,我国沿海地区的老工业城市和重要的港口城市,准万亿俱乐部城市。秦尊文教授建议将烟台规划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与青岛形成一主一副,共同带动山东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2021年,烟台常住人口708万,GDP8711亿,城区人口253万,为Ⅱ型大城市。
临沂,山东省普通地级市,位于鲁南地区、苏鲁两省交界处,是著名的红色老区!秦尊文教授建议将临沂确定省域副中心城市,并赋予辐射引领鲁南地区发展的战略任务。2021年,临沂常住人口1102万,是山东第一大人口城市;经济总量为5465亿,人均GDP4.95万,城区常住人口253万,为Ⅱ型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