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通情达理?至少做一件错事,以孔子的观点看理当该杀

大白话曹雪芹 2025-01-12 12:34:40

· 薛宝钗是红楼梦两大女主之一。她与林黛玉形成了两山对峙的格局。两人都很聪明有才,但林黛玉伶俐直率,常被人冠以“小性”的标签。而薛宝钗与林黛玉相反,她宽厚平和,被认为是“从时守分”的典范。

· 林黛玉先于薛宝钗进贾府,但自薛宝钗进贾府后,大家更乐于和宝钗玩,书中说:

· 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 正是薛宝钗的通情达理,让她在贾府赢得了好人缘,便是小丫头们也更愿意和宝钗玩。但薛宝钗通情达理的似乎太过了,甚至有刻意讨好颠倒是非的意味。她至少做了一件事,以孔子的观点看,是比盗窃更恶劣的。

· 第三十二回,贾宝玉调戏金钏被午睡的王夫人看到,王夫人不问青红皂白打了金钏,还不留情面坚决地把金钏赶出了贾府。最终致使金钏不堪欺辱跳井自杀了。金钏跳井后,王夫人赏了金钏母亲银子,并且还想赏金钏两件装殓的衣服。本来想用林黛玉的,但怕黛玉多心,便用了薛宝钗的。薛宝钗得知金钏跳井后,不但把自己的衣服给了王夫人,并且还说了一番话让王夫人宽心。

·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宝钗叹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 薛宝钗说金钏不是赌气投井的,是不小心掉进去的。即使是赌气跳的,也是个糊涂人。还劝王夫人不用过意不去,不过多给几两银子就尽情了。以薛宝钗的观点看,金钏跳井一事,根本就和王夫人没有关系。金钏死后,王夫人多给几两银子就算是对得起她了。那么,薛宝钗的观点对不对呢?很明显是不对的,不过是开导王夫人的托辞罢了。

· 金钏被赶出贾府一事上,王夫人的行为明显是不恰当的。金钏是被冤枉的并且惩罚过于严重了。整个过程是贾宝玉调戏金钏,王夫人不问青红皂白就怪罪在金钏头上。当然这是王夫人爱子心切,生怕别人教坏了宝玉,带累坏了宝玉的名声,因此才严厉惩罚金钏,不但打了金钏还不留情面的将金钏赶出贾府。正是王夫人对儿子的极度宠溺保护,才对金钏惩罚过重。只有赶走金钏,贾宝玉的名声才能保住。

· 也正是王夫人对金钏的惩罚过于严重,金钏才会赌气跳井的。把金钏赶出贾府对于其他人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金钏来说可是事关生死的大事。不但断了金钏的生活物质供给,而且让她丢了声誉,再难以生存。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最注重名声,尤其是女子。金钏被赶出贾府就意味着没有了声誉清白,再不会有任何好的出路,连嫁人都不太可能嫁个好人家。

· 参考晴雯和司棋被赶出贾府后,都落得悲惨的结局,就可见金钏的处境是多么的尴尬和困窘。金钏赌气跳井也就很好理解了。

· 正因为王夫人袒护儿子贾宝玉,惩罚金钏过于严重,才导致了金钏赌气跳井。所以,王夫人一直为此心里不安。薛宝钗借衣服给王夫人给金钏装殓时,开导王夫人的一番话,很明显王夫人听后很受用。因此很多人认为薛宝钗很善解人意。

· 当然从王夫人的角度看,薛宝钗做的很好。但从金钏的角度看,难免过于残酷了。薛宝钗的观点带有极大的阶级性,她认为金钏不过是贾家的奴仆,她就该做出牺牲。这是不公平的,薛宝钗明显偏袒王夫人,并且是在为王夫人的错误辩白粉饰。不但说金钏之死与王夫人无关,而且还说金钏是个糊涂人。

· 那么,薛宝钗在这件事中的作法到底好不好呢?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话中找到答案。

· 孔子曰:“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 意思是说有五种罪恶的人,是比盗窃更坏更该杀的。第一种是心思通达却为人险恶,第二种是行为乖僻反常却固执坚定,第三种是言谈伪善却十分雄辩能动人心,第四种是只记丑恶而且旁征博引,第五种是顺从错误却为其粉饰辩白。

· 很明显,薛宝钗在这件事情上的作法很符合顺非而泽的定义。她顺从王夫人的错误并为其粉饰辩白。很明显,金钏之死与王夫人有脱不开的关系,当贾政知道金钏跳井后,把贾宝玉暴打一顿就可见这件事的严重程度了。也正是王夫人不恰当的作法导致金钏自尽,她才会心里不安、念念于兹。恐怕王夫人自己都难以安慰自己,但到了薛宝钗口中,金钏之死变成了一件极其轻巧的小事,跟死了一只猫狗一样。

· 从这里可以看出薛宝钗对人命的漠视和冷酷,她的通情达理也不过是对权势的屈从和讨好罢了。薛宝钗从实守分不假,但她平和宽厚的外表之下,隐藏的却是一颗对世俗权势炽热的追求之心。这或许正是她自娘胎中带来的热毒的一种隐喻吧。

0 阅读:19
大白话曹雪芹

大白话曹雪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