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北约的“生命线”,中国说了算?究竟是为何?

足智多谋的商业 2024-12-27 04:36:20

希望各位看前能够点赞加关注啊!

这样作者才有动力继续做下去。

最近看了一条信息——中国手里握着的“资源牌”,北约那边简直要被掐得喘不过气来。怎么回事?

原来是这么回事:北约最近列了个清单,说有12种关键材料对他们的军工产业至关重要,少了一个都不行。

结果呢,美国媒体瞎分析一通,这不分析还好,一分析吓一跳,没想到,这12种材料里,竟然有七种材料被中国牢牢的掌控!这下北约慌了,美国更是急得直跳脚。

北约的“生命线”,中国说了算?

那么这七种材料究竟是什么呢?这7种材料分别是:镓、锗、石墨、稀土、钨、钛、铝。这些东西听着很“冷门”,但对于造飞机、导弹、雷达、潜艇,那可真是核心中的核心。比如镓,被称为“半导体工业的新粮食”,“工业新石油”,是制造先进雷达和导弹制导芯片的关键。2023年全球98%的镓产自中国,你说说,这北约能不怕?

再比如稀土,这玩意儿更牛。全球只有中国能完整地开采和精炼所有17种稀土元素,其他国家连门槛都摸不到。稀土用在哪儿?隐形战机、导弹、精确制导武器——说白了,没了稀土,北约的高端武器全得趴窝。

那么这些材料你说对北约究竟有多重要?也难怪他们自己会说,如果供应链断了,整个防务系统的生产都会陷入瘫痪。从喷气发动机到穿甲弹,从潜艇到夜视设备,全都离不开中国。

西方的焦虑,中国的底气

其实不单只是北约,美国那边现在也是慌的不要不要的,因为目前中国已经开始对镓、锗等实施出口管制了,搞得现在美国四处找镓和锗的美国,本来盯上了离自己很近的加拿大,可是没想到人家自己都不够用啊,产量低的可怜,就算把他的全部抢过来,也根本解不了渴。

再看看钛和钨,这两种材料在穿甲弹和航空工业里是顶梁柱,中国生产全球64%的钛和80%的钨,还对这两样材料进行了出口限制。北约要是自己搞生产?不好意思,至少得几年时间才能缓过劲儿来。

还有铝,别小看这个“老家伙”,它可是制造飞机和导弹框架的基础材料。全球55%的铝产量在中国,2023年产量超过4100万吨,比第二名印度多了整整十倍!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这几个北约国家加起来才产700万吨,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为什么西方干不过中国?

有人会问,北约为什么不自己搞这些材料的产业链?说实话,他们也想搞啊,但是怎么也搞不起来。

原因也很简单:一是资源分布问题,比如钨矿,90%都在中俄手里,欧洲只有零星一点。二是产业链完整性的问题。以镓为例,它是铝土矿加工的副产品,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这就让中国在镓的生产上也形成了优势。

美国想“摆脱依赖”?行,得花几年时间重建产业链,而且成本高得离谱。最近为了搞点镓,他们已经不惜开高价,可高价买来的东西能解决根本问题吗?

中美的“矿产战”,谁更有牌?

美国的控制欲是出了名的,前脚限制中国的芯片,后脚就被中国掐住了关键材料的脖子。中国这几张“资源牌”,就像随时待命的核武器一样,北约现在只能乖乖看着,根本没什么反制的办法。

而且,美国这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就拿他们的武器生产来说,戈维尼公司一份报告直接点名,中国的出口禁令会影响美军1000多个武器系统、2万多个零部件的生产。这还只是个开始。

如果中国扩大禁令范围,美国的军工生产甚至可能陷入全面停滞。

“王牌”在手,天下我有

西方现在的窘境,充分说明了一点:没有产业链的完整性,再强的技术也只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早就不再是简单的“资源出口国”,而是掌握了从开采到精炼、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优势。

当然,我们也得清醒认识到,中国在锰和铂这些领域暂时还不占优势。比如锰矿,咱们的储量虽然不少,但品位低,主要依赖进口。好在南非、加蓬这些国家跟中国关系不错,未来进口渠道会更加多元化。

最后一个问题留给大家:如果美国继续“作妖”,中国的反制措施会不会更加猛烈?毕竟,就像美国那位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说的——“中国手里还有很多王牌”。下一步,谁又能猜到中国会“亮”哪张牌呢?

0 阅读:1
足智多谋的商业

足智多谋的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