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事他人,能有几时好?
在后宫中,女人怕的是失宠,是衰老,是怕有更美更鲜嫩的女子取而代之。
可以说,女人将全部的身家系在男人身上时,就像没有生命的纸偶,一阵风就能摧毁所有的恩爱。
甄嬛深谙这个道理,对她来说,要么没有宠爱,要么是无上的荣宠,只有这样她才能安身立命,才能命运不被人摆布。
她是一个聪慧有才气的女人,既懂得“撩人”,又懂得进退,注定会被爱。
能屈能伸,才能成事一句“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让装病的甄嬛,终究还是与皇帝遇见了。
不过此时的甄嬛,并不认为时机成熟,并没有表明身份,而是谎称自己是一个宫女。
原本是一句搪塞之言,却不曾被小宫女利用了去,借着甄嬛的“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一跃成了宠妃。别人问甄嬛:
只是这宫里张冠李戴、鱼目混珠的事太多了,奴婢怕是便宜了旁人。
甄嬛并没有解释,只是淡淡说:便宜了旁人,有时候可能也是便宜自己。
对于甄嬛来说,她没有解释,也没有去自认身份,而是将错就错,只在于与皇帝见面的时机还不成熟,只是继续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甄嬛在宫中看到了太多算计,让人小产的麝香,为了争宠明里暗里的内斗,也有着为着权势表面抹蜜,背里发狠的手段。
她在宫中没有依靠,只得隐藏着自己的美貌与灵气,装病装傻,用与世无争来保自己的小命,在等待一个好的时机,能让自己一跃成为人上人。
这样的“算计”,也让甄嬛忍得了一时的冷眼与失宠,被忽略的冷清,被人遗忘后的落寞,这些对她来说都是蛰伏等待,都是黎明前的黑暗。
从甄嬛身上,也看出了成大事的潜质:能屈能伸,延迟满足。
吊足胃口,方念念不忘甄嬛极为才气,喜欢诗词,又才情四溢。想起“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她会忽然有了兴致,拿出来自己的箫去吹。
让谎称是清河王的皇帝有了这样的感慨:
本王也是好久没有听到这样好的箫声了。自从纯元皇后去世,再没有人的箫声能的动本王的耳朵了。
甄嬛听完这样的夸赞后,自是谦虚地称天色不早了,自己先回宫了。
即便皇帝自称是清河王,甄嬛还是有了警惕之心,差人去查一查清河王是否进宫?这也是甄嬛的聪明与稳妥之处。
对甄嬛来说,他是清河王或是皇帝都无伤大雅,因为她的得体与分寸,并没有失去自己的体面,所以依旧去荡秋千。
自然皇帝也是会赴约的,一则有趣,二则原本就是自己的嫔妃。
看着野马一样肆意的甄嬛,既纯真又可爱,也让皇帝很受触动,更让他欣赏的是甄嬛对花的态度:
杏花盛开时晶莹剔透,含苞时稍透浅红,不似桃花的艳丽,又不似寒梅的清冷,温润如娇羞少女,很是和婉。
看似喜欢杏花,但又话锋一转,又说出自己的看法:
杏花虽美好,可是结出的杏子极酸,杏仁更是苦涩。若是为人做事,皆是开头很好而结局潦倒,又有何意义呢?不如松波,终年青翠,无花区果也就罢了。
这样玲珑剔透又才华横溢的女子,让皇帝这个阅女无数的男人,感到新鲜有趣。
即便甄嬛当时并不敢确认他就是皇帝,也知道他是位有权势的人,所以自己既表现得体又不失分寸,都表现得十分出色。
这样的甄嬛,这样的女子,别说是男人看了念念不忘,即便是女子也是“我见犹怜”,试问谁不喜欢童真可爱,才华横溢,又懂分寸,拿捏住火候的温婉的“解花语”呢。
她用自己的“心计”,文火慢炖,可谓是“吊足”皇帝了胃口,极尽的展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女子的芳华,实现了还未侍寝,就直接晋级为莞嫔,直接占据了无人能及的地位。
爱需要算计,才会长久对甄嬛,是大写的服,她不仅深谙人心,而且还表现得天真烂漫,活成了小女人的娇羞与大女人的果敢。
皇帝说过这样一句话:朕看重你,也是因为你的本性,若你和其他妃子没什么两样,朕也不会重视和你的约定。
一句话道明了一个事实:特别的女人,才有特殊的对待。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女人只是有美貌,只是娇媚,那么可替代性就很强,今天凭借着新鲜会受受宠,明天可能因为有比她更好看的女子而被冷遇。
果然,在甄嬛的算计和策划下,她受到了无人能及的待遇,不仅皇帝爱她,而且对她足够的尊重和疼惜。
为了怕甄嬛走路累,不顾礼仪,抱着她走回宫,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甄嬛苦心多日的策划与算计,终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尽管随着极宠,甄嬛还会面临着明里暗里的宫斗,但是她如今已今非昔比,正在一步步策划走向更加巅峰的人生。
此时的甄嬛还是抱病之身,于是她命令温实初用一个月时间让她身体恢复起来,以便能顺利侍寝。之所以用一个月,既不让皇帝等着不耐烦,又不让他太容易得到自己。
对于男人来说,越难到手的就会越珍惜,太早让男人得到,新鲜劲一过就失了兴趣,而拖的时间太长,又会被别人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