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爱作,见怪不怪。因为长得美,就有着很多天然的优势,也更容易得到男人的欢心和善待。
两情相悦,给人们无尽的浪漫和温柔的想象,有着相看两不厌的深情,也有着脉脉相看两心苦的煎熬。
倘若美女再有点才华,就更锦上添花了,戚夫人就是这样的才女和美女。可惜因为她太作,最终下场凄惨。
女人有才,有人爱是幸福,但得意过头,作得太狠,就容易翻车。
美女更容易被怜惜戚夫人能歌善舞,她的舞不是娇媚而是柔软华贵,她的歌温婉悲戚,让人听了忍不住跟着一起哼唱。
貌美如花就很有杀伤力,更何况又才华横溢,这更让人动心了,很多戚夫人就成了刘邦的红颜知己和知心爱人。
戚夫人和丈夫怎么看怎么像一对恩爱的小夫妻,过着恩爱和谐的生活。后来戚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如意。
单从“如意”二字,就足可以看出她是如此被丈夫捧在手心,生活和爱情事事如意。只不过有了儿子后的戚夫人,一改往日的温柔和浪漫,而变得野心勃勃。
一有机会,戚夫人就在丈夫耳边吹风,想让他立如意为太子,这让刘邦很为难。从感情上,他自然愿意听娇妻的话,但如意毕竟不是嫡长子。
戚夫人要是真的聪明,就不该让刘邦太为难,也不该去明里暗里去挑拨丈夫与原配吕后的关系。
不过在盛宠时的戚夫人可不管那么多。你想,戚夫人常年陪在丈夫跟前,隔三岔五吹吹枕边风,自然更占上风。
何况吕后已经年老色衰,跟刘邦那点夫妻情分,怎么也抵不过戚夫人的温柔缠绵。
这时的戚夫人看着丈夫对自己的宠溺,就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作起来,有时抱着如意给丈夫,一边哭一边示弱,想让丈夫给儿子一个更好的前途。
再清醒的男人,也抵不过女人的哭哭啼啼,抵不过女人温柔的攻击。在戚夫人几次三番的撒娇哭泣中,刘邦慢慢就有了废立之心。
美貌的戚夫人的确很宠,吹的风自然也很管用,只不过“作”的过头,也容易被反噬。
太作就是自断后路话说,刘邦听了娇妻的哭诉,有了废立之心,遗憾的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气急败坏的刘邦放了狠话:我终究不会让那个扶不墙的东西位列我的爱子之上。
你看,这话句句是对戚夫人的儿子如意的疼爱之情,也是对太子的嫌弃,而且废立之心很坚决。
眼看,戚夫人要与多数人为敌了。不过她并没有危机感,反正有刘邦撑腰,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作得也越来越狂。
然而年少轻狂的戚夫人,低估了她看不上的吕后。吕后不如戚夫人受宠,也没有她的美貌,但她却是一个手段强硬,而且有智慧的女人。
吕后眼见明里斗不过戚夫人,就采用了曲线救国的办法,费尽心思请到了连丈夫也请不来的商山四皓来陪太子读书和学习。
戚夫人和吕后的较量,真应了那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戚夫人利用枕边风占了上乘,却没防住吕后的这一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戚夫人怎么也想不到,眼看美人计就要成功,却在瞬间功亏一篑,这时她才知道后怕。
更倒霉的是,没过多久刘邦就病逝了,这下戚夫人真正的“竹篮打水一场空”,连一直庇护她周全的依靠也失去了。
有句话说的好: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可惜恃宠而骄的戚夫人,在风光无限时,可是对吕后和太子赶尽杀绝,想要取而代之,再加上丈夫的病逝,可谓是摇摇欲坠,举步维艰。
等待戚夫人的下场很快来了,她不是美吗?那么吕后剃光了她的头发,将她戴上铁镣关了起来。
在盛宠之时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的戚夫人,此时才知道后悔,但这一切都是自己作出来的,只能自己承担着后果和结果。
可是,即便这时的戚夫人也没停止作,最终害了儿子,也坑了自己。
一步错,步步是错被关起来的戚夫人,又唱了起来: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大意是,我的儿子呀,你在三千里之外当王,母亲却在这里当女奴,每天还要舂米到太阳落山,谁能告诉你我的凄惨啊。
戚夫人这妥妥的给儿子挖坑,吕后听到戚夫人这样唱,便觉得留着戚夫人的儿子早晚是个隐患,于是就找个机会干掉了戚夫人的儿子如意。
你看,原本戚夫人只是失去了自由,吃了点苦头,这是她为自己太作而付出的代价。可是她却大放厥词,希望儿子能来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戚夫人虽美丽妖娆,让男人为她神魂颠倒,可是她在吕后面前还用小女人的哭哭啼啼,可算是用错了地方,找错了对象。
可谓是一步错,步步错。自己太作,作没了生存之路,也作没了儿子的性命,最终自己也被斩去手脚,下场悲凉。
算起来,戚夫人也是为了儿子如意的前程着想,只不过是作的过了头,争得太过。得罪了所有人不说,还分不清状况。
戚夫人的确有美人的才华和妩媚,这让她在爱情上占了很大优势,但只靠美貌和爱情活着,终究不能长久。
对于女人来说,爱作也没有太多错,但关键要有作的资本。戚夫人靠的不过是美貌和男人的宠爱当靠山。当靠山倒了,人生也就坍塌了。
这样看来,爱作,喜欢争强好胜,野心勃勃都没什么错,错的是自己没有本事,还天昏地暗地乱作,就是为自己挖坑了,别不信,这还真是有点道理。
所以实力不够,谨慎去作,这是多么痛的领悟。美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底气与实力,即便人生在高光时刻,也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