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争的过程是残酷的,但斗争的结果有可能是美好的。
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也是一部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斗争史。
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就好像一对冤家,没事儿就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几千年来,始终难以和平相处。
游牧民族战斗力强,农耕民族经济发达,打来打去,互有胜负,谁也没有真正消灭谁。
由于历史记载有限,他们的斗争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下面我们站在农耕文明的角度来看一看,他们是如何相处、如何斗争,又是如何结果的。
一是防御
游牧民族地区有广袤的草原,人们以放牧和打猎为生,马匹很多,也非常健硕,因此他们的骑兵战斗力很强。
先秦时代,中原农耕民族没有那么多马匹,军队多以战车和步兵为主,在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大多数时候都处于劣势。
因此,北方燕、赵等诸国家在边境修筑坚固的长城,以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强大攻势。
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又派蒙恬征召十万民夫将各国长城连接起来,构建起一座叫做“万里长城”的一体化防御体系,为抵御游牧民族侵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和亲
为缓和秦朝严刑峻法、滥用民力造成的社会矛盾,汉代初期统治者坚持以“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治国,与民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不愿意和游牧民族那些“愣头青”打仗。
于是,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公主或者皇亲贵族的女儿嫁到游牧民族去,以结“秦晋之好”,试图促进长久的和平。
这个主意很不错,随着和亲政策的逐步推进,几十年后,单于成了皇帝的外甥,皇帝成了单于的舅舅,大家都成了一家人,这样一来,双方有什么矛盾,七大姑八大姨的说两句好话,问题就解决了,仗根本就打不起来。
所以,汉代和亲政策为维护两个文明之间的和平,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是进攻
经过“文景之治”,汉朝经济快速发展,国力日渐强盛,到了汉武帝时期,已经是国泰民安,物阜民丰,跻身超级大国行列。
可汉武帝是一个极不安分的人,在他的奶奶窦太后死后,就一改“无为而治”的政策,开始了“外儒内法”的治国方略。
他在对待游牧民族上态度很强硬,非常重视使用军事手段,先后多次派大军征讨匈奴,取得了很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
在整个汉武帝时代,涌现出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多位擅长骑兵战法的盖世名将,这些名字中的任意一个都足以让游牧民族闻风丧胆。
此时,农耕民族利用强大的军事实力,威压住了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各部落反过来主动要求与汉朝和亲,希望能够得到汉朝的庇护,又为双方赢得了很长时间的和平。
四是求和
汉朝灭亡以后,农耕民族经常内战,一度非常混乱,游牧民族便趁机钻了空子,搞了很多小动作,比如“五胡乱华”、建立北魏政权,包括在五代时期有很多政权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
特别是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借助契丹人的实力扶持他建立后晋,将原本属于农耕民族的燕云十六州全部割让给契丹,致使农耕民族国家失去了万里长城这个强大的防御体系,面临长期遭受游牧民族侵略和侵袭的局面。
在这之后的北宋、南宋,因为北方无险可守,经常被游牧民族打得抱头鼠窜、心胆俱裂,只好以每年向辽国、金国等游牧民族国家进贡白银的方式买得和平,获得苟安。
但更可悲的是,到最后,农耕民族还是被另外一个游牧民族蒙古族所征服奴役。
五是融合
众所周知,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国家,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国家,他们原本都是游牧民族。
但是到了现在,蒙古族、满族有了共同的民族——中华民族,蒙古人、满族人都是中国人,他们与汉人没什么两样儿。
这说明什么呀?
这说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经过几千年的斗争,他们成为了一家人。
其实,两个文明斗争的过程,也是他们互相学习交流的过程。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曾经带领全赵国人进行改革,学习“胡服骑射”,这是农耕文明借鉴了游牧民族的战斗经验。
元朝沿用了宋朝的政治制度,清朝重用了很多汉族大臣,八旗子弟也要学习并熟读四书五经,这是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用纳兰性德的一首词最能形象地表达这种融合性。
纳兰性德是这样写的: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但它的潜台词特别有意思,那就是:
久居北京的满族人纳兰性德,饱读诗书,学富五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俨然一副汉族文人骚客的形象,可到了山海关外,却已经不认识自己的满洲老家了。
这就是民族融合的典型案例。
回顾历史,几千年来,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争斗,苦苦纠缠,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怎么理都理不清,可最终换来的只是那世间最美丽的爱。
我们不禁感叹:
没有相互刺激,哪来共同进步;
只有相互包容,方能走向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