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节前,都是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收拾家的高峰期。今年从春节前一直到现在都惊蛰了,我都一直在处理堆成小山包一样的杂物和做不完的家务,经过艰苦努力之后,情况好转不少,但是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我在头昏脑胀之后,又祭出了我的宝典秘籍——《断舍离》。
这是一本畅销书,从2013年翻译引进到现在,不断修订再版,获得了诸多名人的大力推荐,我手上的应该是最初的版本,还是张德芬、林依晨推荐的。后面还有了《断舍离之心灵篇》和《自在力》这两部原作者山下英子的正统续作,与原作构成了三部曲,也得到了诸如杨澜、樊登这样更多大咖的推荐。可谓是经久不衰。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随便一搜,有无数的人表达对它的赞美和自己受益的故事。对于我自己来说,这本书陪伴了我过往的很多重要时刻,很多次人生的抉择。每次我信手翻阅,都会有新的感悟,都能有所得。
关于书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以及如何实操,其实很丰富,很有深度,也有很多可发掘的,也许以后「开卷」专栏还会再写到。现在我想先分享两点:一是断舍离不仅在物,更要在“我”;二是如何寻求断舍离、强大工具需求、有限空间之间的平衡。
先说第一点。我与断舍离相识也有近十个年头了吧。每隔一段时间,总要搞一搞断舍离。虽然原作者本人也自称是“杂物管理师”,随着断舍离的风靡,还专门兴起了收纳整理师资格证的考试,但是,我个人体会,断舍离的精髓、其神奇之处,不在“物”,而在“我”。
山下英子的厉害之处在于,她选取了一个人人都可实操,随时随地都可开始的切入点,让断舍离的开始,变得很容易。比如,收拾一下家里的旧衣服,认真地告个别,捐赠出去或者是找人回收或者是直接扔掉;比如,等公交、地铁的片刻,或者坐在出租车上的路途,把手机中没用的短信删一删,过时的照片删一删。
这些个过程,很容易开始,轻松能做到,但是做完以后呢?不仅是家里的立体空间、手机的存储空间都变大了,变得清爽了,整个人的精神,也如同洗了个澡一般如释重负。
由于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一直蜷缩在办公室一隅的角落里,周边是不知道哪一年传下来的很可能有主的杂物和不断增加的设备以及蛛网般凌乱的线路,我经常需要从各种材料和物件当中刨个坑以免自己被埋起来。虽然经常打扫卫生力求干净整洁,但是诸多无法处理的东西和诸多无处安放的青春在我的脑子里日渐黏稠。
直到有一天,看着这么多的东西,我感觉到自己的脑子也开始如同浆糊一般糊住了。在一位前辈给我腾出来一个更衣柜和另外一位同事大力帮助下,我们趁着电脑换代的东风,整理了蛛网般的网线和电源线,收拾了诸多历史遗留物品,还顺便重新摆放了办公用具。瞬间,我感觉脑子里的浆糊从黏稠变得稀了一些,好歹能搅和得动了。思路也变得清晰了一些。
古人说“除旧布新”,俗话也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在断舍离的过程中,虽然表面上看,我们一直是在与外界的“物”做斗争,但其实我们是在与过去的自己告别,同时,一个新的“我”,也在生长。
所以,断舍离,不仅在“物”,更要在“我”,放下我执,舍离执念,与自己和解,向过去告别,让未来生长。
再来说第二点。断舍离当中的一个难点,就是寻求一个平衡。比如,一些东西,我们拿不准会不会某一天有用,一些东西,也许现在确实没有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也用不上,但是在某一天突然要用时才发现已经处理掉了,或者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发现它的价值,却早已经断舍离了。
我自己曾经把看过的书断舍离送了人,过后才发现那是个很有收藏价值的版本。后来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我开始更多使用电子书。这真的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后面的开卷我会专门写一写电子书。
也曾经需要垫一个什么东西,在试遍了各种方法甚至购买脚垫之后,发现还不如前几天刚扔掉的那几个小瓶子好使,于是又开始满世界找这种小瓶子回来用。
我们需要一个平衡,一个断舍离、强大工具需求、有限空间之间的平衡。注意,这里说的是有限空间。如果家里是地主,趁十间八间房,甚至是有仓库的,腾挪的空间自是宽裕很多。断舍离的迫切程度也小很多。
我这么些年来,自己寻求到一个折中的平衡法。就是建立缓冲区,如同电脑的回收站一样。
具体举个例子,家里面划出一个很小的“域”,可以是一小块地方,可以是一个箱子,把暂时不用又怕将来很可能有用的东西放进去。或者是给一些东西贴个标签、做个标记。反正不管用什么办法,这些东西就相当于暂时进入了回收站。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它们经过这么一处理,对人的精力、脑力占用大大减少,平时甚至可以当它们不存在了。而一旦需要启用它们时,又有一个地方去寻回它们。
当然了,这个“回收站”、“缓冲区”要定期清空,不能一直往里放,不往外清理,保持一个固定的、尽可能小的规模就可以了。而且,一旦清空,就再也不要回头,再也不要去想以前,丢掉所有的不舍,再也不要遗憾。继续往里移入新的就可以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折中的办法,谁有更好的平衡办法,可一定告诉我,让我改进一下。
岁月无常 慨当以慷
开卷以赏 同尘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