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阿哥永琪死后,唯一的儿子绵亿,为什么会被嘉庆送去守皇陵?

崔岩若雪说事 2025-02-21 08:53:41

大家都知道电视剧《还珠格格》吧,里面有个五阿哥那可是相当受欢迎,好多观众都特别喜欢他呢。就因为这个角色这么招人喜欢,所以,不少人就开始对五阿哥在历史上的原型产生兴趣啦,都想知道历史上真实的五阿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实际上,要猜出五阿哥的历史原型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儿呢,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在乾隆那个时期,五阿哥可是相当有名气的哦。

大家知道历史上真实的五阿哥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吗?还有啊,他们这一家人是不是真的特别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另外呢,他的那个独子后来又过得怎么样呢?

脱颖而出,一枝独秀

乾隆皇帝乃是清朝“康乾盛世”的收官者,说起来,他真称得上是清朝过得最为舒坦的一位皇帝呢。在清朝的诸多皇帝当中,他所处的时期正好处于盛世的末尾阶段,前面有着康熙、雍正等皇帝打下的良好基础,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发展得很不错,社会相对比较安定繁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乾隆皇帝的帝王生涯相对而言就少了许多像先辈们那样开疆拓土、艰难稳固政权之类的艰辛,所以总体来讲,他的皇帝日子过得是相当舒服自在的。

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前期确实有着诸多功绩,比如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当时也呈现出一番盛世的景象。然而,颇为可惜的是,乾隆皇帝有着好大喜功的毛病。他在很多事情上过于追求表面的虚荣和功绩,比如频繁地进行大规模南巡等活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这样,原本很不错的盛世局面,因为他这些举动,没能得到更好的延续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把好好的盛世给白白浪费掉了。

嘉庆皇帝即位之时,清朝已然不再处于盛世阶段啦。就在那个时候,还发生了一件颇为惊人的事儿呢,竟然有多达两百人直接攻入了紫禁城。还好,当时嘉庆皇帝刚好去了避暑山庄,要是他当时就在紫禁城里头的话,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啦,说不定整个历史的走向都得因此而发生重大改变呢,就像河流改道一般。

乾隆皇帝之后接手那个烂摊子的人,是他的第十五子永琰。不过呢,说起来乾隆对这个儿子可谈不上喜欢。

乾隆心里,压根就没觉得永琰会是那个能继承大统的人呢。可没办法,他那些原本寄予厚望的宝贝儿子们,一个接一个地早早离世了。这就好比是在一群人里挑合适的人选,可其他人条件都不行了,就只能从剩下的这些里选相对还凑合的,这么一来,也就只能是永琰了。

大家可能会好奇,在乾隆的心中,究竟哪一位皇子才是他认为最应该继承皇位的呢?其实啊,就是他的皇五子永琪。

永琪的生母是愉贵妃,这位愉贵妃在当时可是深受乾隆皇帝的恩宠呢。在乾隆的后宫之中,她有着独特的地位,凭借着自身的魅力等诸多因素,获得了乾隆的特别眷顾,是一位颇为得宠的妃子哦。

她所在的家族谈不上有多么的显赫尊贵,然而,凭借自身实实在在的实力,她在后宫之中居然能够与出身叶赫那拉氏的舒妃,还有来自魏佳氏的令妃去争得皇帝的宠爱。

倘若永琪没有英年早逝的话,那她成为皇后那可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也就是说,按照正常情况发展,要是永琪能够一直好好地活着,凭借各方面的因素和条件来看,她是必定会登上皇后之位的,只可惜永琪过早离世,这才使得她与皇后之位失之交臂了。

在他尚未降临人世之前,他的母亲仅仅是一位普通的贵人身份呢。可等到他呱呱坠地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那位原本是海贵人的女子,一下子就被封为了愉贵妃啦,从此便跻身成为后宫之中地位颇高的三妃之一呢。

永琪身为一名皇子,那可是勤奋好学,什么都去钻研。就拿琴棋书画来说吧,他在这些方面都达到了精通的程度,水平相当高呢。再看骑马射箭以及格斗技艺,他也十分厉害,除了乾隆皇帝本人之外,在这方面几乎没人能比得过他了。而且哦,永琪还对天文学颇有研究,掌握得相当精通呢。

在过去那个时候,老百姓普遍还处于求神拜佛的状态呢,就是把希望都寄托在神灵身上,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慰藉或者期盼一些事情能够顺遂。然而就在同一时期的皇宫里头,有一位皇子却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他对天空中那些闪烁的星星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并且开始深入地去研究它们哦。这位皇子可不简单,他还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了一本专门关于天文学方面的书籍呢。只可惜,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或许是当时的环境不利于这类书籍的保存和传播,又或许是其他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总之这本凝聚着皇子心血的天文学著作最终没能流传下来,实在是挺让人觉得遗憾的呢。

乾隆皇帝本人那可是博学多才,在诸多才艺方面都颇有造诣呢。尤其是对于书法、绘画这类在纸上展现的才艺,乾隆皇帝格外看重。而五阿哥永琪呢,在这方面也是相当精通哦。他凭借着自身在书法、绘画上的出色表现,曾经多次获得乾隆皇帝的夸赞。

要知道啊,乾隆看重的可不仅仅是那些表面上能看到的东西呢。实际上,乾隆真正特别在意的,是永琪所具备的“勇气”。为啥这么说呢?就因为永琪曾经做出过舍身去救乾隆性命的这样一件大事。就单凭着这一件事,便完全能够让永琪在众多的皇子当中显得格外突出,一下子就从众人里脱颖而出啦。

在乾隆二十八年的时候,端午节这一天,圆明园里发生了一件令人揪心的事儿。当时啊,园里的太监不知怎么搞的,在操作相关事务的时候出现了失误,就因为这个,圆明园中那座非常重要的九州清晏殿一下子着起了大火。这火一起,整个圆明园里面可就炸开锅啦,众人瞬间就慌乱起来,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完全没了头绪,整个场面乱成了一团糟呢。

话说当年,有一场火灾发生了,当时已经五十三岁的乾隆皇帝被困在了那火场之内,情况十分危急,谁也不清楚乾隆到底是生是死呢。而在这所有人当中,按常理来讲,本应该最有机会能最快赶到着火地点去施救的,那得是乾隆的亲弟弟弘昼。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弘昼居然是所有相关人员里最后一个才到达现场的。就因为这件事,等火灾过后,乾隆心里那叫一个气愤,狠狠地对弘昼进行了责罚呢。

话说当时,永琪年仅二十二岁。当他得知皇阿玛被困在圆明园的大火之中后,那是心急如焚,一刻都没有耽搁,以最快的速度就赶到了圆明园。到了那儿,眼见火势凶猛,可永琪丝毫没有犹豫,二话不说,鼓足了勇气就径直朝着火里冲了进去。在那熊熊大火之中,乾隆被困,几乎是在等死的状态了。好在永琪及时赶到,经过一番努力,最终成功地把乾隆从火海里给救了出来。

从这以后,乾隆皇帝对这个儿子那是越来越喜欢了,甚至直接就把他认定成了自己将来皇位的继承人呢。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这是因为啊,在后来的时候,乾隆做出了一个安排,他派遣自己的儿子永琪去执行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去祭奠乾隆最为钟爱的孝贤皇后。

乾隆皇帝的孝贤皇后啊,那在乾隆心里可是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她的离去可以说是成了乾隆一辈子都难以释怀的痛呢。要知道,去祭奠孝贤皇后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够有这个资格的哦。只有那些被乾隆皇帝当作亲生儿子一样看待的皇子,才能够获得这份殊荣,替乾隆皇帝走这一遭去完成祭奠的事宜。

在那之后啊,乾隆皇帝做出了一个举动,那就是给永琪加封了和硕荣亲王的爵位呢。这下可不得了啦,要知道永琪就此成为了乾隆膝下第一个获封王爵的儿子。这可不是一般的荣耀哦,可不是随随便便哪位皇子都能享受到的待遇呢。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乾隆在位期间,前前后后总共也就封了三个亲王而已,由此可见这封王的殊荣是多么的难得。

要知道,乾隆给永琪封王,这可不是在对他进行奖赏呢,而是意在激励他。为啥这么说呢?原来啊,在那个时候,永琪已经不幸患上了一种很严重的病,就是“附骨疽”啦。

古医书上记载着,这种病其实是可以被治好的哦,不过呢,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得在病症刚出现的前期阶段就着手进行治疗。

要知道,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些病症在前期是极难被察觉到的。它一开始出现的那些症状,和风寒的表现特别相像。要是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想要发现得的是这种病,那可真是太难啦。

话说乾隆皇帝有个十三叔叫胤祥,胤祥以及他的儿子都是因为患上了同一种病而离世的。后来,当乾隆得知自己的儿子永琪也得了这个病的时候,心里自然而然地就泛起了失落之感呢。

乾隆心里想着可不能让永琪太过难过,于是就给他封了亲王的爵位呢。这一封,实际上就等同于把一张明明白白的牌摆在了永琪跟前,那意思仿佛就是在跟他说:“永琪,只要你能平平安安地活下去,这至高无上的皇位迟早就是你的啦。”把这事儿安排妥当之后呢,乾隆还特意亲自去探望了永琪,足见对他的重视。

很遗憾的是,永琪终究没能闯过这一道难关。要知道,二十五岁的年纪,本应是身强体壮的时候,可永琪却被病痛无情地折磨着,最终还是离世了。乾隆皇帝对永琪极为重视呢,还亲自为他挑选了“纯”字当作谥号,并且精心地给他安排了葬礼,让他能较为体面地走完这最后一程。

在历经了二十多年的时光流转之后,有这样一件事儿值得一提。那时候,乾隆皇帝和来自英国的使臣进行了一番交谈。在谈话的过程中,乾隆提到了自己的儿子们,而且啊,他毫无遮遮掩掩的意思,非常直白地就承认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他的心里,永琪这个儿子可是排在第一位的,是他心目中最为理想的皇位继承人呢。

大家知道吗?永琪,他的嫡福晋可是鄂尔泰的孙女呢。按说这身份也是挺不一般的了。并且呢,他还有好几位侧福晋哦,按常理来讲,妻妾不少,应该会有孩子的。可奇怪的是,永琪就是一直都没有孩子,这情况也确实挺让人觉得意外的呢。

永琪这一生,子女方面共有六子一女。不过呢,让人惋惜的是,他其中的五个儿子,还没等来得及取上名字呢,就早早地夭折离世了。好在呢,还有第五子绵亿存活了下来,也算是给永琪这一支延续了血脉吧。

话说乾隆皇帝,那对绵亿可是相当的重视呢。重视到什么程度呢?他不仅安排绵亿到尚书房去读书,要知道这尚书房可不是一般人能去的地方,那可是培养皇室子弟的重要场所呢。而且,乾隆还特别早就给绵亿封了贝勒的爵位,从这方方面面都能看得出,乾隆对绵亿真的是十分地上心。

先贬再擢,真情流露

绵亿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乾隆的爱护,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呢。而且,乾隆还为他安排了一门亲事,把阿桂的孙女许配给了他哦。后来呢,等到绵亿的十五叔登上皇位即位之后,绵亿也并没有经历什么特别大的艰难困苦哦,日子过得还算比较平顺呢。

嘉庆对那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侄子绵亿,一直秉持着颇为宽容的态度呢。在嘉庆看来,只要绵亿不做出什么过分、超出常规的举动,他是不会去刻意找绵亿的麻烦的。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绵亿自己却偏偏犯下了错误。

嘉庆十一年的时候,绵亿家中迎来了新的小生命,一下子又多了两个儿子。这本该是件特别让人高兴的大喜事呢,可谁能想到,就在给这两个儿子起名的事儿上,绵亿却出了状况,竟然违背了当时的礼制要求。

在清朝时期,对“金”这个字那可是极为看重的哦。只有那些身份地位特别尊贵的人呢,才有资格在自己的名字里带上“金”字哟。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名字里哪怕是出现带“金”字的偏旁部首,那都是不被允许的呢。

当爱新觉罗家的人进行改汉姓这一举措的时候,他们所选用的汉姓是“金”字哦。也就是说,在爱新觉罗氏家族成员将原本的满族姓氏改为汉姓的过程中,最终确定下来以“金”这个字作为他们新的姓氏啦。

话说在当时啊,有个叫绵亿的人,他在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字的时候,居然违规使用了“金”字,把名字取得都带了金字旁呢。这事儿啊,很快就传到了嘉庆皇帝的耳朵里。嘉庆得知此事后,那反应可快啦,立刻就采取了行动,把绵亿身上担任的所有官职一下子都给拿掉了,丝毫不留情面。不仅如此呢,还直接把他赶出了皇宫,打发他去看守皇陵啦,让他在那儿待着反省去了。

这样的一种安排确实会让人产生不少疑惑。要知道,嘉庆帝原本是很器重绵亿的,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却突然做出了把绵亿赶走的举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着实令人费解。

实际上啊,嘉庆安排绵亿去看守皇陵,这里面可是有着保护他的用意呢。要知道,看守皇陵这事儿本身可谈不上有啥危险。嘉庆这么做,主要就是想让那些整天闲着没事干的大臣们能够安分守己一些罢了。

在历经了漫长的七年时光之后,叛乱突然爆发了。面对这样的局势,绵亿挺身而出,义正词严地对那些在其位却毫无作为的官员们进行了指责。而嘉庆皇帝呢,借着这个契机,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让绵亿官复原职,并且把他重新调回到自己的身边来,让他能够继续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作用。

嘉庆帝曾经对诸位大臣讲道:“在朕这一生当中,若论及骨肉亲情,就只和绵亿这一个侄子有着深厚的情谊呢。”

从诸多情况能看出来,嘉庆对绵亿那可真是相当重视呢。为啥这么说呢?您瞧啊,绵亿这人,他压根就没有什么谋反的心思,而且还特别有本事,能力很强呢。在不少的场合、处理很多事务的时候,他都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独自担当起来,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所以说呢,在嘉庆朝那个时期,像绵亿这样的人才那可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是非常难得的。

绵亿从他父亲那里,不光遗传到了本事,还遗传到了体弱多病的状况。不过呢,绵亿的寿命可比他父亲长多啦,他父亲的寿命时长若算作一份的话,绵亿则是活了相当于两份那么久呢,一直到五十一岁的时候才离世。

他这一生有着丰富的经历,曾经成功登上过高山之巅,领略过那高处的风景,可也有过跌入低谷的时刻,这般起伏的人生之路,乍一看是极为坎坷的。不过呢,细细想来,他其实也未曾遭遇什么真正危及自身的险境。为啥这么说呢?要知道嘉庆皇帝可不是那种心胸狭隘的人,并且他这皇位的得来那是名正言顺的,来路十分正当,压根就不用担心会被其他人给抢走,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即便经历了起起落落,也还不至于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之中呢。

既然情况是这样,绵亿是个很不错的亲戚,那嘉庆确实没什么缘由不把他留在身旁呢。

0 阅读:3
崔岩若雪说事

崔岩若雪说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