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这几天老是觉得口渴得厉害,喝多少水都不解渴,还老是跑厕所,您说我这是咋回事啊?”
在医院的内分泌科门诊室里,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满脸疑惑地问我。
我看着他,问道:
“除了口渴和多尿,还有别的症状吗?
比如吃得多、体重有没有变化?”
小伙子挠挠头说:
“我最近是吃得比以前多了些,可奇怪的是体重不但没增加,好像还瘦了点。
我本来以为是工作太忙,累的,可这症状越来越明显,心里就有点发慌了。”

我心里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对他说:
“这样吧,先给你做个全面的检查,包括血糖检测。”
小伙子一听,瞪大了眼睛:
“医生,您不会是怀疑我得了糖尿病吧?
我才二十多岁啊,这病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吗?”
这时候,旁边候诊的几位患者也纷纷投来了关注的目光,大家似乎都对这个年轻小伙子可能患上糖尿病感到惊讶。
一、糖尿病并非老年专属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糖尿病是一种老年病。
但实际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糖尿病 “盯上” 了。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等不良习惯,让糖尿病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长期的高血糖会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如心脏、血管、眼睛、肾脏、神经等。
二、早发糖尿病的危害心血管风险剧增
如果在 40 岁之前就患上糖尿病,其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会大大增加。
年轻的糖尿病患者,由于患病时间长,身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血管壁逐渐增厚、变硬,血管腔变窄,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容易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肾脏损伤难逆转
糖尿病肾病也是早发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高血糖会损害肾脏的微血管,导致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下降,蛋白尿逐渐增多。
如果不及时治疗,肾脏功能会逐渐恶化,最终发展为肾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才能维持生命。
神经病变影响生活质量
早发糖尿病还可能导致神经病变。
患者会出现手脚麻木、刺痛、感觉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比如,有的患者晚上睡觉时,会被手脚的疼痛和麻木感折磨得无法入睡。
三、早发糖尿病的诱因不良饮食习惯
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喜欢吃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如炸鸡、汉堡、奶茶、蛋糕等。
这些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体重增加,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而且,长期的高糖饮食会使胰岛细胞负担过重,逐渐失去正常的分泌功能。
缺乏运动
工作繁忙、久坐不动也是年轻人患糖尿病的原因之一。
缺乏运动,身体的能量消耗减少,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

同时,运动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血糖。
如果长期不运动,胰岛素的作用就会受到影响,血糖容易升高。
精神压力大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会导致体内的一些激素分泌失调,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
这些激素会对抗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升高。
而且,压力大时,很多人会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情绪,进一步加重了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健康饮食
要预防早发糖尿病,首先要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质等食物的比例。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豆类等,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同时,要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适度运动
坚持适量的运动对于预防糖尿病至关重要。
运动不仅可以控制体重,还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压力管理
学会正确地应对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旅游、与朋友聊天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如果压力过大,自己无法调节,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定期体检
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血糖检测。
早期发现血糖异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当小伙子拿到检查结果,看到血糖指标远远超出正常范围时,他的脸色变得十分苍白。
我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
“你还年轻,虽然现在确诊了糖尿病,但只要你积极配合治疗,改变生活方式,还是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的。”
糖尿病的年轻化趋势确实令人担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生活习惯,关注身体的变化。
不要以为年轻就是资本,就可以肆意挥霍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从现在开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糖尿病的威胁,让自己的生命之树常青。
关注我,免费获取更多的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