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歼敌400,全身38个弹孔,党中央下令抬进人民大会堂,他是谁

墨寒雪 2025-02-14 10:47:21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2021年6月29日,人民大会堂,一位92岁的老人坐在轮椅上,在万众瞩目中接受了一枚沉甸甸的“七一勋章”。

他就是王占山,一个响当当的战斗英雄,70多年前,他曾在枪林弹雨中一次次置之死地而后生,用热血和生命为新中国开辟出一片自由的天空。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更是创造了“一个人歼敌400余”的惊天战绩,这样伟大的功绩,难怪党中央会下令,以国家最高礼遇将他接进人民大会堂。

那么,王占山的传奇人生究竟有着怎样可歌可泣的故事?他又是靠着怎样的信念,成就了“七一勋章”获得者的辉煌人生?

【百战老兵 荣耀一生】

1929年,一个普通的河北农家迎来了一个男婴的诞生,取名王占山,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平凡的孩子有朝一日会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少年时期的王占山,正值国家内忧外患,他亲眼目睹了日寇的暴行,也见证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爱国情怀在他稚嫩的心中燃起,16岁那年,他毅然参加了当地的民兵组织,开启了革命征程。

17岁,王占山已经是民兵队长,但他并不满足,他渴望到更广阔的天地建功立业,为国家贡献青春和热血。

1947年,18岁的王占山终于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他的人生轨迹与新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在解放军的熔炉中,王占山得到了全面的锻造,他不仅掌握了各项军事技能,更锤炼出了过硬的意志品质。

无论是在辽沈战役的冰天雪地,还是在平津战役的枪林弹雨,他始终冲锋在前,屡建奇功,战斗英雄的头衔,是他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至高荣誉。

内战的硝烟散尽,新中国成立了,本以为从此可以过上安稳日子,朝鲜战争却爆发了,美军飞机轰炸我国边境,局势万分紧急。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占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他没有料到,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等待他的会是怎样艰难卓绝的战斗。

金城战役,王占山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那四天四夜,他和战友们究竟经历了怎样殊死搏斗的考验?

【血战金汤桥】

金汤桥的堡垒固若金汤,守备森严,完全是一个易守难攻的不祥之地,面对敌人数倍于己的兵力,这场仗注定是一场苦战。

王占山和战友们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用血肉之躯撞击敌人的火力网,炮火轰鸣,枪林弹雨,无数英雄倒下了。

就在此时,连长马占海举起手中的步枪,高喊一声“老党员跟我冲!”,带领全连党员发起最后总攻,就在冲锋的关键时刻,一梭子弹射穿了马占海的胸膛,鲜血喷涌而出。

但冲锋的脚步并没有停止,战士们前赴后继,终于攻克了金汤桥,王占山作为擎旗手,将红旗插上了金汤桥的城头。

马占海牺牲的那一幕,永远烙印在王占山的心中,这位亲如父兄的指导员,几乎是牺牲在他怀中的,那一刻,王占山就暗下决心,要用生命来捍卫马占海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

自此,金汤桥连旗帜上每一滴血、每一个名字,都凝聚着王占山的赤诚忠心,平津战役胜利了,新中国成立了,王占山却没有停下战斗的脚步。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朝鲜战场竟是如此的残酷,志愿军面临着武器装备的巨大劣势。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王占山和战友们靠的是什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一次次发起冲锋,一次次从死人堆里爬起?

【抗美援朝 再立新功】

1953年,朝鲜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志愿军发动金城战役,试图在停战前给敌人致命一击,然而,战况却出乎意料地惨烈,王占山所在的七连,被派往最危险的金城前线阵地。

当他们刚刚进入阵地,就遭到敌人疯狂轰炸,顷刻间,战壕被夷为平地,伤亡惨重,连长和指导员先后牺牲,阵地上只剩下王占山和30多个战士。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面对源源不断的轰炸,这些战士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最艰难的坚持。

王占山接过阵地的指挥权,他身先士卒,冒着枪林弹雨指挥战斗,鼓舞士气,他们抢修工事,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战壕。

他们趁夜色搜寻阵地,从敌人尸体上取得宝贵的弹药和给养,就这样,仅仅几十人的连队,硬是顶住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四天四夜,整整四天四夜,王占山和战友们与敌人血战到底,当最后一场战斗结束,王占山几乎筋疲力尽,他身上大大小小38处伤痕,每一处都在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惨烈。

据后来统计,这场战役中,王占山所在连队共击退敌军38次进攻,歼灭敌军400余人,王占山一个人,就歼敌400余名,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鏖战归来的王占山,被授予“特等功”、“一级国旗勋章”、“二级战斗英雄”等一系列荣誉,他先后四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但是在王占山看来,部队集体的荣誉才是最重要的,那38个弹孔,每一个都凝结着战友的鲜血,那战旗上的每一道褶皱,都浸透了牺牲者的汗水,是他们,用生命铸就了“金汤桥连”的不朽丰碑。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和平的曙光照耀在英雄的故乡,经历过生与死考验的王占山,在和平年代又会过着怎样的生活?这个民族的脊梁,这个时代的丰碑,他的晚年究竟如何度过?

【功成名就 淡泊名利】

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王占山也开始了和平时期的工作,当过营长、团长,后又任河南安阳军区副司令员。

但无论官职多高,他的作风始终如一,他吃住在基层,与战士同甘共苦,对家属和亲友,他也严格要求,从不利用手中权力谋私利。

即便是晚年退休在家,王占山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他的“抠门”是出了名的,为了节俭,他常常去菜市场捡剩菜叶,甚至专挑快要腐烂的鱼虾。

2021年,已经93岁高龄的王占山再次受到党和国家的隆重礼遇,党中央专门下令,以国家最高规格接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兵进京。

6月29日,一队国宾护卫队护送着王占山的车队,缓缓驶入人民大会堂,当王占山的轮椅被抬上台阶时,这个时刻,这位饱经沧桑的老兵泪眼婆娑。

他怎会想到,昔日的戎马倥偬,竟换来今朝的荣光无限,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在如潮的掌声中,在亿万人民的共同见证下,王占山佩戴上了“七一勋章”。

勋章的金色光芒,映照着王占山的白发苍苍,在那一刻,或许他的脑海中又浮现出金汤桥、408高地的峥嵘岁月。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是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他一路走来、矢志不渝,是淡泊名利的境界,成就了他生命的厚重与伟岸,此时此刻,全场起立,向这位新时代的楷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结语】

今天,当我们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就更应该铭记那些用生命和青春换来这一切的英雄们。

王占山将是我们永远的榜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向老一辈革命家致敬,向守护共和国的英雄们致敬!

【参考信源】

秦安县人民政府 2024-07-01 《致敬英模!感受“七一勋章”获得者的忠诚担当!》

光明网 2023-07-18 《抗美援朝老兵王占山:金城战役鏖战四昼夜 捍卫408.1高地》

环球网2022-07-06 《王占山:入党仪式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

24 阅读:5666
墨寒雪

墨寒雪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