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备三,积财如山”,腊月将至,这3样记得提前备好

月下词 2025-01-01 07:13:52

“腊月备三,积财如山”,此谚语流传甚广,道出了腊月之月,备物积财,以待新春的重要性。腊月,岁末之月,亦称腊冬、严月、除月,自古以来便是我国民众心中充满仪式感与神秘色彩的月份。

腊月之“腊”,本义为干肉,亦指一种肉类食物的处理方法,将肉类以盐或酱腌渍后,再放于通风处风干。《周易》与《周礼》等古籍中,已有“肉甫”和“腊味”的记载。岁末十二月,天气干燥少雨,最适宜风干制作腊味,故有此称。又因处在新旧交接之时,古代多在此月举行“岁终之祭”,亦称“腊祭”。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便有此习俗,以感谢祖宗与家神的保佑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腊月之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制定历法,将冬末春初新旧交替之际的十二月称做“腊月”。此后,腊月便成为了岁末祭祀、辞旧迎新的重要月份。

腊月之民风民俗,更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此俗源于古代“腊祭”之时,人们猎杀禽兽以祭祖敬神,后逐渐演变成以粥供祭。腊八粥之材料,多为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等,既可口又有营养。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亦是过年的开端。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年货、扫尘、祭灶,期盼来年运势更好。扫尘之俗,寓意“除尘布新”,将家中一切“穷运”、“晦气”都扫出门外。腊月二十四,告别“小年”,便该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扫尘”。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寓意新年要“富贵”。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筹备过年的肉食。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家家户户忙着采买年货。腊月二十八,把面发,打糕蒸馍贴花花,准备过年的主食与装饰。腊月二十九,谓之“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大年三十,即除夕,又称大年夜,国人皆归家团圆,共食年夜饭,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腊月之历史典故,亦不乏精彩之处。《礼记·月令》有言:“是月也,大饮蒸。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每年十二月,奴隶主们要大宰牲口,大量蒸酒,举办“腊”这种仪式,求天地祖宗保佑,以取得来年的丰收。又如汉代应劭《风俗通义》所言:“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可见腊月之祭祀,与猎取禽兽有关,故“腊”与“猎”相通。

“腊月备三,积财如山”,腊月将至,这3样记得提前备好。

1:新碗筷:添丁添财。新碗筷在腊月里的准备,不仅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更是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碗筷不仅仅是日常饮食的工具,更象征着家庭的稳定与财富的增长。

新碗筷的添置,寓意着“添丁添碗”,象征着子孙满门、人丁兴旺,为家庭带来福气和希望。子孙繁衍被视为家庭幸福和家族兴旺的重要标志,因此添新碗筷便成为了寄托这一愿望的传统习俗。

此外,新碗筷还寓意着财富的增长和生活的富足。有说法认为,“添新碗,置新箸(筷),来年米谷停不住”,意味着新的一年里家庭将收获满满,米谷满仓,生活富足无忧。

2:新衣服:迎新纳福。腊月里准备新衣服,同样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望。新衣服不仅代表着辞旧迎新,更寓意着好运连连与自信增强。穿上新衣服,人们仿佛焕然一新,带着全新的面貌与心情迎接新的一年。

在民俗传统中,新衣服还象征着吉祥与幸福。红色作为新年的主色调,常被用于新衣服的制作中。红色寓意着喜庆、热烈与好运,穿上红色的新衣服,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更寓意着新的一年将有好运相伴、幸福相随。

3:除尘工具:除尘布新。

腊月除尘,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除尘工具的准备,寓意着将家中一切“穷运”、“晦气”都扫出门外,迎来新的吉祥与富贵。在腊月里,人们会拿起扫帚、簸箕等除尘工具,对家中的每个角落进行彻底的清扫与整理。这不仅是为了保持家居环境的整洁与卫生,更是为了营造一个清新、明亮、祥和的新年氛围。

除尘工具的选用也颇有讲究。在古代,人们常用竹枝或稻草制成扫帚,寓意着“节节高升”与“岁岁平安”。而现代家庭中,除尘工具的种类更加多样,如吸尘器、拖把等,但无论何种形式,其寓意都是相同的——除尘布新,迎祥纳吉。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让我们携手同行,于古韵今风间寻觅智慧之光。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让千年积淀在新时代绽放异彩,传承不息。在此,月下词诚邀诸君,共赴文化之旅,探幽揽胜。望君常顾,于此间,我们一起,聆听历史的低吟,续写华章!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