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Vol.201|青海藏文化博物院

哈密瓜谈旅游 2024-03-18 05:56:32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又称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科技生物产业园区,于2006年9月正式开馆,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馆藏文物5万件,国家珍贵文物2003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8件。

博物院内设藏医史、曼唐、古籍文献、藏药标本、天文历算、丝绸之路与青藏高原文明、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藏族书法、藏族建筑、藏族服饰、藏毯工艺、千尊药师佛殿和古籍藏书阁等13个基本陈列;3个临展厅。

01

场馆概况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内形成一期馆以藏医药为主题,二期馆以藏文化为特色的整体布局。博物院整体结构共分三层。一、二层设有藏医史、曼唐器械、古籍文献、藏药标本、天文历算、彩绘大观等六大展厅;负一层建有班智达藏艺展销精品城。设计师将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整体引入空间。整体空间凝练,以磅礴气势迎领开篇。

02

基本陈列

--- 藏医史 ---

藏医史展厅通过藏医药学发展的七个历史时期的介绍,28位历代著名藏医药学家的事迹、塑像和名著,勾勒出藏医药发展的辉煌历史轨迹,图文并茂地向人们介绍了作为世界医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藏医药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和丰富而博大的医药文献。

展厅通过一位位造诣高深、影响久远的名医和他们对疾病的独到见解和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展示了作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的藏医史绚丽多彩的画卷。

--- 藏医药标本 ---

藏药学著名典籍《晶珠本草》总结了历代藏医药本草之精华,收载的药物达2294种,展出的药物标本是这部经典著作中的精品。

本展厅展出有600多件分布在青藏高原的动物、植物、矿物标本,展示青藏高原藏药资源的独特性和多元性。植物类展区以蜡叶标本、浸泡标本为主要表现形式向观众阐述了藏药材的生长环境、性味及主治功能。

矿物标本展区以实物展出了金、银、水银等珍贵的,世人认为不能食用,而经藏药的特殊炮制加工以后可以入药的矿物类标本。

动物展区以图片的形式介绍了在青藏高原特有的生长环境中生长的动物。如牦牛、麝香等。其中有利用汞、金、银等原料经特殊工艺炮制而成的、被誉为“甘露精华之王”的“佐太”。藏药材的生长环境特殊之外,其制作加工过程也是比较奇特的。用场景复原的形式向观赏者介绍了藏医药传统的炮制过程。

--- 曼唐 ---

在藏医学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特殊而形象的教具-曼唐。“曼”是藏语“医”或“药”的意思,“唐”则是唐卡的简称,曼唐是藏族传统绘画艺术与藏医学结合的结晶,是传统医学史上最完整的以图画形式呈现的医学挂图,内容丰富,描绘精细,色彩绚丽,在世界传统医学史上独树一帜。

曼唐器械展厅展出的80幅唐卡,为祖国医药学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医药学史上亦属罕见。通过这些唐卡和传统藏医使用的180多件外科手术器械,系统而直观地介绍了藏医药学理论及其实践技术。

这种独创的、以画卷形式进行医药教学的挂图和1300多年来使用的医疗器械,再现了2000多年前藏医就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外科手术。尤其以照片的形式,介绍了数千年前藏医就进行过的开颅手术,不仅显示了藏族先民的聪明和智慧,也充分证明历史悠久的藏医学外科手术技术的高超与精湛。

--- 古籍文献 ---

藏医药学是世界四大传统医药之一。几千年来,一代代藏医药学家在丰富、发展民族医药科学的同时,也为世界留下了浩瀚的医药学典籍。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文字记载的藏医药学著作约有2000多部,其中被视为经典的就有100多部。这些不朽的经典曾被镌刻在木板和石板上,然后编印成册,有的甚至以手抄本或口传的形式广泛流传于雪域高原。

古籍文献展厅陈列了卷帙浩繁的藏医药文献中最具代表性的1000多函典籍,还展出了300多部现当代藏医药学书籍和珍贵的古籍印版。

通过古籍印板包括《四部医典》《月王药诊》《祖先口述》《四部医典蓝琉璃》《晶珠本草》等著名典籍,显示了作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的藏医药学浩瀚的典籍和博大精深、体系完整的藏医药学理论。

数百部现当代藏医药学书籍展示了古老的藏医药学理论研究后继有人,从中可以看到,藏医药学理论研究又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新时代。

--- 天文历算 ---

天文历算展览采用木雕时轮坛城、天文历算工具、古籍、历代有突出贡献的藏历算学家雕像和现代化科技手段,再现场景复原和模拟藏族历算的日月星辰运行状况,演示它在藏历推算、天气预报、测定方位等方面作用与推算方法。

--- 古籍藏书阁 ---‍

古籍藏书阁阁内不仅收藏有藏、汉两种文字的佛教巨著《大藏经》和各流派的医学论著,还收藏有濒临灭绝的藏医学、藏族天文历算等方面的古籍残卷;

--- 藏族书法艺术 ---

藏文书法艺术借文字形体表现出来,是以每个字的横竖线条、用笔与结构,整体的行气、章法,以及作品表现出的气韵与风格。

藏文是拼音文字,有30个辅音字母,4个元音符号。藏文书法艺术由来已久,自象雄时期的达斯奔佑字,到公元7世纪吞米·桑布扎创造现行藏文,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间发展出各式风格的书体,这些不同风格的藏文字体,总括起来可归为乌金体、乌梅体、徂体、珠匝体和遒体等。

藏文书法艺术多姿多彩,充满着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文书法艺术发展史上也出现过不少革故鼎新,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他们在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十分注意发挥自己独具的艺术个性,追求书法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对推动藏文书法艺术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 藏族建筑艺术 ---

藏族的居住形式和居住条件不断得以拓展和改善,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期。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藏族先民在崇尚自然、适应自然、艰苦劳作、奋斗不息的长期建筑实践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断吸取多元文化,从最初的构木为巢到搭建最简单的低居式住宅,居住习惯便逐渐形成。

藏式建筑是藏族文化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勤劳、勇敢、朴实的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兄弟民族间建筑技术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积淀的实证。不同历史时期雄伟壮丽的藏式传统建筑,成为镶嵌在雪域高原的一朵朵建筑艺术的奇葩。

--- 藏族服饰 ---

藏族服饰是从长期的生活劳动中产生、发展、变化的,有着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特点,许多服饰是从生产劳动和生活实际应用中逐渐演变成了装饰品,有的至今尚有装饰和实用的双重作用。由于各个地区自然气候条件的差异,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加之经济文化交流的因素,藏族服饰可谓异彩纷呈,结构、装饰、着装方式都有明显的区域性。

藏族服饰历史悠久、结构独特。其材质有皮、毛、呢、毡、氆氇、棉和丝绸等,根据材质、功能、地域、官阶等分为不同的品类。在藏区素有“卫藏服饰细腻、康巴服饰粗犷、安多服饰繁复”的说法。本展厅以安多服饰、康巴服饰、卫藏服饰、僧侣服饰四大类划分,共展出了90余件(套)代表性的服饰。

--- 藏族卡垫 ---

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人民,为了满足防湿御寒的需要,很早便开始制作地毯。在中国手工地毯中,藏族卡垫是最具特色之一。雪域高原封闭的自然环境、藏民族虔诚的宗教信仰以及高原人特有的粗犷直率的性格,使藏族卡垫保持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无论是织作工艺,还是图案配色都明显区别于其它地毯。

在藏语中,“卡垫”意即“覆在上面的垫子”,一般指仲丝织物,以长方形居多。卡垫种类很多,因采用穿杆结扣等工艺不同,分为仲丝、尺不戒、旺丹仲丝等种类;因用途不同,分为卡垫、地毯、靠背、方垫、挂毯及其它产品。如果择取藏区上乘羊毛与植物染料,聘请织毯良匠,依画师和设计者的图样,精织细作,形成构图严谨、配色考究、端正高贵、富丽吉祥的“藏式卡垫”,因其上乘的选料,高超的工艺,精美的图案,一直为人们所钟爱。

藏族卡垫经历了由“溜”、“尺不戒”到汪丹仲丝,再到江孜卡垫这样一个演变过程,约有3000多年的漫长 发展过程。约12世纪左右,西藏的阿里和江孜一带普遍运用了带边须的卡垫。15世纪中期,江孜出产的“卡垫”,因其织作工艺先进,图案色彩丰富,备受当地民众的喜爱。之后,卡垫作为贡品进入宫廷而名声大噪,贵族、寺院纷纷订购,一时在江孜形成了“家家有机梁,人人会织毯”的兴旺景象。

--- 丝绸之路与青藏高原文明 ---

丝绸之路与青藏高原文明展览(A厅+B厅)展览运用现代科技和考古研究成果,开发利用馆藏千余件珍贵文物,打造新丝绸之路重要支线上的一个历史文化展示平台,展现青藏高原文明的发展脉络和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的灿烂历程。‍

--- 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 ---

“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宗者拉杰先生组织策划23年,集五省藏区400多位画师共同绘制4年,历时27年时间完成。长达618米、画面达1500平方米,上有唐卡700多幅,堆绣图案3000多种,内容包括藏民族对宇宙、人类起源的认识及藏族历史、宗教、医学、艺术、民俗等,堪称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

03

馆藏珍品‍

--- 哲蚌时轮大佛塔 ---

相传公元前881年,佛祖释迦牟尼应香巴拉法王达哇桑布之请,在印度东部的阿都迦雅讲述《时轮本续》经典,哲蚌时轮大佛塔即为迎请佛祖传授《时轮经》而建。

佛塔高约400米,由三十七根雕有四大天王的宝柱和四周绘有金刚界坛城的大门组成,塔内墙壁绘制有生动的佛祖生平经历;四周围墙顶上整齐地排列着高约二米的上百座小塔。馆藏佛塔依据史料记载,在尼泊尔采用浇铸、浮雕、镀金、镀银,嵌珊瑚、绿松石等工艺做了缩小比例的复原,塔身高2.5米,底座为1米,重约1吨半。

--- 藏医手术器械 ---

根据考古发掘,青藏高原先民早在4000年前就已掌握医学为目的的穿颅手术。而在公元8世纪藏医巨著《四部医典》中记载有一百多件藏医外科手术器械。大致分类为检查异物、剖割、放血等,有种类繁多、构思巧妙、做工细致,使用方便等特点。

--- 《药物图释·白银镜》 ---

明《药物图释·白银镜》,长48.5cm,宽8.8cm,厚2cm。馆藏《药物图释·白银镜》以传统藏纸及藏墨工艺彩绘收载了一千多种药材图谱及文字注解,并对每种药物来源、生产环境、性味、功效予以了详细的叙述。对青藏高原早期地理、气候、环境、植被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考证的价值。

--- 贝叶经 ---

古印度贝叶经,长28cm,宽4cm。贝叶经以黑墨书写,中间有钻孔,装帧为木质夹板,每页六行。贝叶经源于古印度,是用贝达罗树的叶子书写成册的佛经,由于树叶易腐烂,保存不易,所以贝叶经十分珍贵,目前尚有保存的不少属孤本或绝本。

--- 棺板画 ---

吐蕃时期棺板画,长210cm,两端的宽度分别为60cm、43.5 cm、厚5cm。这组棺板的四面均有彩绘,其中关挡头绘有花鸟及四神中的白虎和青龙代表了古人对于方位的立场。

棺墓一侧版隐约可见绘制有几个骑马射箭者守猎时精彩瞒间,图中还出现了盘羊、石羊、羚羊、野牦牛、野驴、猎狗、鹿、黄羊,以及房获的虎皮等。而在另一侧最上层有十几人物组成的送殡场景,下层则绘制有饮宴图及帐居图,无论男女均着垂至脚踝的长袍,或跪、或立、或盘腿坐于连珠纹地毯之上,有的斟酒、有的举杯、有的作据。

整个棺板画内容丰富,有狩猎的场景,帐居迎宾的场面。这些都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文化,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受到了多元文化的冲击,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题材延续与外来风格相互融合的独具特色的高原艺术。

--- 髹漆皮碗 ---

元代髹漆皮碗,高12cm,口径25cm,重量约602g。皮制敛口大碗,刷有枣红颜料漆,口沿内侧绘有花枝 圈纹,碗底绘有莲花瓣及喜珠旋纹,碗壁以忍冬纹、莲瓣纹、如意纹等环饰。丰富的纹饰不仅是审美的追求,也为器物增添了艺术品味。

--- 皮质髹漆铠甲 ---

吐蕃时期皮质髹漆铠甲,长72cm,宽45cm,重7.95kg。皮质髹漆铠甲为馆藏一级文物,全甲由身甲、甲裙两部分组成。身甲由胸甲、 背甲、肋片等共计十片甲片组成,整个甲身采用皮条菱形编织拼接。身甲下缘接缀甲裙。甲裙由六排甲片组成,每排以皮条上下纵联,每6-8皮条中间以 交叉编织隔开。胸甲上绘有双龙和似大鹏鸟及人形的纹饰。甲身髹漆,用以保护漆器内部胎体,使之更为坚固,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又具备 了装饰效果,使之具有外形之美。

--- 怯卢文木简 ---

约公元272年前后怯卢文木简,新疆尼雅保护区13号遗址出土,牍宽21.3cm,牍高10.5cm,检宽16.3cm,检高10.5cm。

此类简牍为“检”和“牍”合体的矩形尺牍。封盖为“检”,而“牍”指底板,是用来书写的面。(亦有牍面写不下,续到检内侧的情况)“检”中间有峰,两边似翼向两侧伸展,恰巧扣于“牍”内。“检”的中间(峰) 刻出三道沟槽,中间凿出一个长方形的凹槽。当文件书写完毕后,将“检”与“牍”的凹槽用三道封绳捆扎好,绳头安置於长方形凹槽内,填充以封泥保存。“检”的左上方有持有者姓名,并会加盖印章。

此尺牍书写于部善国国王侍中安归伽治下的第26年,即公元272年前后。尺牍内容为判断有罪无罪的司法文书。由沙门佛图军(Buhasena) 持有。书写在牍底的“万字符”,使用红外线摄像技术才能看到。据专家介绍,这是首次在怯卢文中出现,其意义非凡。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青海藏文化博物院等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