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商河|抢先开通沿黄低空自驾航线,商河如何下出“先手棋”

齐鲁晚报 2025-04-18 18:2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 于泊升

编者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加快再造一个“新商河”的重要一年。商河靶向施策,将2025年精准定位为“转型升级年”。

从产业蓬勃发展,到项目扎实落地;从环境持续优化,到改革深入推进;从民生温暖守护,到党建坚强引领。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解码商河》系列报道,聚焦商河“转型升级”,解码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与突破性成果。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再“上新”。近日,济南商河机场联合山东省翊森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空管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开通4条低空自驾游航线。手握“人无我有”的资源禀赋,近年来,商河在低空经济领域不断探索,厚植一片良好的产业基础,汇聚成区域发展的独特竞争优势。

空中新旅程:

“开着飞机去旅行”成为现实

4月14日,在济南商河机场机库里,大大小小的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整装待命。此时,山东省翊森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翊森航空”)总经理吴雨庭正在对阿若拉SA60L初级飞机进行日常维护。

“这一型号的飞机是比较常见的民用飞机机型,机身整体比较小巧,很适合日常的体验飞行、飞行执照培训等。”吴雨庭介绍,该飞机也是此次低空自驾游产品的核心机型。

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融合业态之一,低空旅游正逐步成为文旅消费的热点。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参与低空旅游项目的游客占比达到7.2%,较2019年提升了2.3个百分点。

若进一步细分,以通用飞机为核心工具的通用航空,称得上是低空经济的基础组成部分。随着低空经济被广泛提及,通用航空市场热度同样水涨船高:从2023年低空经济下游业务飞行量来看,执照培训类占比最高,达63%。

“即便考了执照,却没有什么项目可以玩。”吴雨庭与团队经过调研发现,市场上缺乏个人娱乐飞行的消费产品。也是出于这一想法,翊森航空打造“飞行自驾游”,推出“商河—平阴”“商河—泰安”“商河—东营”“商河—雪野”4条沿黄低空自驾航线。

“产品目前仅面向持有飞行执照的爱好者,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也会配备一名飞行教员随行。”吴雨庭说,“前期我们已经完成‘商河-平阴’自驾游航线的试飞,往返3小时左右,现在陆续接到了‘五一’假期的预订。”

翊森航空成立于2019年,从去年以来,吴雨庭明显感觉到大众对飞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咨询学飞行执照的人数明显增多。到目前为止,公司培训了200多名飞机驾驶员。从学员群体看,早期多为飞行“发烧友”,现在不少“外行人”也加入进来。“大家都觉得驾驶飞机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甚至有一天会像开私家车一样普遍。”吴雨庭说。

如今,文旅也正从“平面游览”向“立体沉浸”跃升。“像直升机、热气球、滑翔伞等技术也已成熟,空中观光游览正从小众、高端逐渐走向大众化。”在吴雨庭看来,低空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体验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

集聚新力量:

以产业集聚掘金万亿市场

“一直以来,商河机场将‘低空+文旅’作为重点发展的低空经济业态,据不完全统计,航空科普研学已接待100余批次、4000余人次,低空飞行体验也吸引了2000多人参与。”商河县通用航空产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单宏飞介绍,“低空自驾游”这一大胆尝试,在丰富低空文旅体验产品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在各地抢滩“低空经济”万亿市场的今天,殊不知,商河从探索建设至今已有10个年头多,早已下出“先手棋”。据悉,商河机场项目自2013年就开始酝酿。在多方积极协调推动下,历经项目策划、包装、启动,商河机场终于在2020年6月开工建设,2022年1月正式通航。

同时,济南商河机场作为济南首个也是唯一的A1级通用机场(相较于B类或A2级通用机场,A1级既能面向公众开放,又能够起降停靠10座以上航空器),其优势不言而喻:不仅填补了设施上的空白,更为低空经济从蓝图构想迈向现实搭建起平台。

“不仅限文旅行业,低空经济在各领域的崭露头角,让普通人敢于触碰‘飞行梦’。”单宏飞介绍,商河机场除了打造轻型运动类飞行执照培训、低空飞行体验等应用场景,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如无人机培训、无人机试飞等新业态落地也已提上日程,“我们已先后引入山东翊森通航、山东世纪航大等14家企业,2025年将进一步加大低空航司招引力度,不断打造场景业态”。

“低空经济是一个综合性经济业态,它是少数同时能够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新兴经济业态。”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在此前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低空经济包含的软硬件设施应用广泛,“它带动的是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商河,一条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正加速集聚。

入驻商河机场的山东世纪航大航空技术有限公司,主营退役飞机和航材的进出口贸易,近年来战略转型,聚焦航空职业教育。2023年9月,企业与商河本地院校携手创办世纪航大航空产业学院,开设航空服务、无人机应用技术、航空机务维修三个专业,为低空经济产业打通人才培养这一前端环节。

“目前,机场正聚焦飞行器装备制造等前沿领域,精准发力开展招引工作,通过产业生态链式培育的创新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力求搭建起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单宏飞表示,围绕通用机场这一核心硬件,其周边还布局规划了占地1.75平方公里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为产业发展预留了广阔空间。

发展新策略:

与“高手”并肩抢占竞争高地

历经多年精耕细作,商河低空经济产业已初显峥嵘。纵观发展全局,2025年,商河的中心工作仍然是经济发展,如何用低空经济这把“空中钥匙”为经济结构转型赋能,或许正是接下来要持续“突围”的方向。

贵州雷山县的无人机物流网络让农产品出山时效提升3倍;广西乐业县通过低空旅游实现年接待游客量激增40%……其实不难看出,低空经济一定程度能够推动县域突破发展限制。回归到商河本身,手握A1级通用机场这一“人无我有”的资源禀赋,商河在区域发展中已具备独特竞争优势。“2024年,驻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70万元、税收280万元。”单宏飞介绍。

与此同时,面对这片潜力无限的新蓝海,全国各地纷纷竞逐“低空”。其中,济南在2024年推行《济南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一系列举措旨在将济南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区、集聚区和示范区。站在历史新高度,商河借助济南乃至全省的低空经济发展契机,或将在济南都市圈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能。

各项红利与战略机遇纷至沓来,“空域优势”如何转化为“产业胜势”,从而扩大竞争优势?商河目光就自然放得更高远,不仅要“谋篇布局”更要进一步“蓄势突破”。

在年初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暨“转型升级年”动员大会上,商河县委书记袁长奎提出“要与高手合作”,具体来看,商河将“推进机场配套工程、低空经济产业园市政基础设施及标准化厂房等建设,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低空应用场景,为产业导入创造条件”。

同时,作为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可以说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被看作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袁长奎在上述会议上表示,今年,商河将着力引进知名研发制造、工业无人机产业链、商业化应用企业等,丰富“低空+文旅、飞行培训、智慧物流”等特色应用场景。产业不断向“新”、向“高”而攀,势必将为经济结构转型注入新动能。

操控飞机起降杆缓缓升空,凌驾于云层之上,脚下蜿蜒的河流、翠绿的山川尽收眼底……“开着飞机去旅行”已然成为现实,不久的将来,商河的碧空之上,科技将进一步振臂展翅,黄河流域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图景同样指日可待。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