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屠龙少年终化魔,说说好人的底线与坏人的门槛

三鱼说影视 2025-02-19 19:14:55

对于2025年火爆的动漫《哪吒之魔童闹海》,起初并未引起我的兴趣,鉴于第一部“魔童降世”里哪吒的刻板印象,一瞬间就想起那个龇牙咧嘴外加小刘海的哪吒,我立马断定这就是李敖先生嘴里的“臭鸡蛋”。

你在远处闻一闻就知道臭了,根本就不用去看,更不要尝试去品。然而,在朋友再三的力荐下,我还是大致看了几眼这部褒贬不一的火爆动漫,这也改变了我对于“火灵”被改编为“魔童”的偏见。

这部动漫能一骑绝尘碾压其它贺岁档,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都已经成了一场新视觉与剑走偏锋的文化盛宴,这无疑对国漫的崛起与文化上的多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意义。一鲸崛起杂鱼惊,虾蟹纷纷盼鲸落,某些无良文人最爱干的两件事,一是歌功颂德扮专家,二是鸡蛋里挑骨头装大蒜。

看到有些风评说《哪吒2》主题不清,甚至抨击文化元素偏向日漫元素里的“暴走模式”,这就让我有点不吐不快了。哪吒在《封神演义》里也曾是一个叛逆少年,作为火灵珠转世的他下凡,本就是要造杀业的煞星。

与《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同样是注定要被“收编”的对象,倘若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下场就只有死无葬身之地,无论是“火灵转世”还是“石猴出世”,似乎都是被位高者刻意设计出来的,以此去完成特殊的任务。

《封神演义》虽然成书比《西游记》晚,但是前者的故事却要早于后者,还有这两个故事在成书前,也都在民间流传了很多年了,这两个故事里的人物也没必要泾渭分明地圈起来各自分析。

在封神时代,各路神仙包括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三清四帝,鲜有听说过吃龙肝凤髓的事情。可到了西游时期,无论是玉帝的盛宴,还是王母的蟠桃会,龙肝凤髓已经成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那么问题就产生了,天下有多少真仙凤供这群神仙大佬享用呢?此种情况是从何时开始发生的呢?这就要说到屠龙少年哪吒了。

《哪吒2》的主题其实很明确,那就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众人,所谓的“仙童哪吒闹海”,只是被前人先入为主地给美化了一个形象。以前的哪吒长得眉清目秀,俨然是一个金童和玉女合体的模样,可仔细琢磨一下,你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封神里的火灵珠转世,还是《哪吒2》里魔丸转世,哪吒都不太可能是一个粉雕玉琢的孩童形象。

以前在读《封神演义》时,我就想象过哪吒的设定,哪吒极有可能是阐教十二金仙,为了应劫而设计而出的一个大杀星,元始天尊门下的十二金仙在听说“封神榜”的真相后,纷纷大开善门开始收徒弟,而这些徒弟几乎无一例外都进了封神榜,哪吒和杨戬没有死,也难逃入榜的“悲惨 ”命运。

原本金仙犯了杀劫,他们本应入封神榜,结果这十二金仙都来了个李代桃僵与金蝉脱壳,可怜通天教主门下的诸仙被封神榜圈走了大半。申公豹原本就是妖修,他却被专门收拢人族精英的阐教破例人门,结果却成了被利用后“吃干抹净”的可怜豹。

到了《西游记》的时代,绝大多数的妖修成仙,多半都会成为仙界大佬的坐骑、仆人或盘中餐,连妖族最高贵的龙族和凤族也不例外,如此看来这申公豹入榜的结局还算不错。《哪吒2》在影片中,借用申公豹给出了一个答案,“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有人说哪吒是“屠龙少年终化恶龙”,可是在《哪吒2》里看到的是屠龙少年终化魔。你没有看错,哪吒就是魔,或者说是不服天道与命运的异类和反叛,如果这是所谓的魔,那么仙又是什么?胜者为王败者寇,不服王者的反抗者成了异类,这就是被贴上执念与疯狂标签的魔。

所谓的“热血疯癫”与“暴走模式”借用了日漫元素,这更是无稽之谈,原来有些国人早就失去了激亢的文化精神,不仅让人想起《大秦帝国》里那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日漫里的很多文化元素,本来就是受到了我们以前多元文化的影响,只是他们保留了下来而已,我们的历史文化非常丰富,可惜有些文化习俗与精神元素失落在历史长河中。

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在修仙的世界里,倘若有人掌握了天地法则,俯瞰芸芸众生时,万物恐怕连刍狗都不如。影片中哪吒所言“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乾坤。”这与网络里的俗话“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几乎是一个意思。

仙界的阶层已经固化,无论你是魔童哪吒,还是大圣孙悟空,其身份不过是一个工具,当一个工具不听话时,自然就会被仙人们贴上“魔童”或“妖猴”的标签。“魔童闹海”很像是天界诸神敲打龙族的一个警钟,龙族每年都要向天界进献“龙仔”才能安稳地统御四海,而“龙仔”的命运要么当坐骑,要么成为天界大佬的美食,毕竟“闹海的魔童”最终的结局是天界的哪吒三太子。

话又说回来,在反抗天庭势力的神话故事中,有劈山救母的沉香,有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哪吒。在我看来,好人的底线就是不去欺负别人,坏人的门槛是欺负别人还认为自己是对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可谓善人,坑蒙拐骗为非作歹便是恶人。

很明显哪吒不是个好人,因为哪吒第一次作孽就是用震天箭射死了碧云童子,为了这件事石矶娘娘还又搭上了一条命。虽然说这里面有几分误杀的原因,可这一记震天箭若是杀死的是平民百姓呢?哪吒自然也不会为此偿命,内心也不会有愧疚之心,因为他此时就是个嚣张跋扈的官二代。哪吒不仅是太乙真人的徒弟,也是太乙仙人的护身符,不然入封神榜的就是太乙真人了。

《哪吒2》塑造的魔童概念无疑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对文化固化的颠覆与求真,虽然个人不太喜欢这个“哪吒”,但是对于这部动漫的破冰且取得成功,还是要点一个赞的,无论是文化精神还是艺术形势,百家争鸣的多元化才会让世界更精彩,真正的文化的艺术从来不是单调而美好的彩虹,而是来自斑驳陆离的画板之上。

0 阅读:2
三鱼说影视

三鱼说影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