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63岁还是年轻人,劝你不要太焦虑,世间万事万物总会有出路

东惠看那份情感 2024-09-28 14:36:36

上个月回了一趟老家。

因为不是过年过节的时间,四千多户籍人口的大村子,安安静静的,偶尔遇到一个路人都是上了年纪的,或者带孩子的留守妇女。

回荡在村子里稀稀拉拉的鸡鸣狗叫声,格外的清脆。

我老家有一句土话,把那些偏远的小村子叫做“寮”。

意思就是很小的村子,很少的人,安安静静的地方,如果要形容哪个地方人气不旺、不好玩、出入不方便,就会说:“住在这里跟住寮一样”。

以前用这个词语嘲笑过别人,现在村里的老人也用这个词来自嘲:“现在的村子就春节跟清明热闹点,平时真的跟住寮一样。”

现在农村63岁还是年轻人。

我老家所处位置还是挺好的。

一条高速路从村旁过,有个高速路的出入口开在村口,无论是南下还是北上都很方便,以前开车去县城40分钟不到,现在开车走高速只需要十几分钟。

老家村子是丘陵地带,没有太高的山也没有过深的水,同一个宗族的人在同一个地方生活了几百年,见到年纪大的老人,即使不认识,叫声叔叔伯伯准没错。

我出去打工的时间是96年,那时候想去外面打工并不容易,都要熟人介绍才能进厂。

大概09年左右,南方的工厂招工人不再挑工人了,村里的小年轻能出去的也都出去了。

12年左右,我们小县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也有了工业园跟各种工厂,加上当时的农村,人人都把孩子送到县城学校去读书,又走了大半拖家带口的中年人。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我一个大伯父过世了,想要找16个抬棺人,居然都找不齐,要知道我们可是四千多户籍人口的大村子啊。

后来没有办法,五六十岁的也拉去凑数,这放在十多年前,可是要被人笑掉大牙的事情,现在都习以为常了,当下的农村,63岁还是年轻人。

世间万事万物总会有出路。

这次回家跟老族长聊了很多,有感慨也有对未来农村的思考。

老族长倒是一个很豁达的老人,他讲:“年轻人有能力有机会的都应该去外面闯荡,没有错的,我们的老祖宗从陇西迁到江西,又从江西出仕广东,最后才定居湘南,人这一辈子蜗居一个地方没有用的。”

问题是年轻人都走了,将来的农村该怎么办?

老族长对这个问题同样不担心:“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身体都健康,种地到七八十岁的都很正常,今年在村里承包土地搞种植的老板,请村里人干活,100元一天,只要背的动锄头的都要,还有部分田地已经高标准改造,用机器在耕种了,据说开机器的工资有一万多一个月,队将来的农村,我是不担心的。”

我也观察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原来村子中间,那些快要倒塌的老房子都已经被拆除了,村中间留出了一个很大的广场,还有些在城里工作退休的,也以父母或者兄弟的名义重新建了不少新房子。

农村的路宽了,地整洁了,房子变漂亮的。

有人走,也有人回。

这一幕正在农村上演。

结束语。

这一二十年来,农村人口一直都在外流。

其实,所有的事物都存在物极必反的道理,当大部分人都离开农村去到城里,农村空出来的房屋跟土地只要稍加改造改良,又会成为一个价值的洼地。

可以想象在未来的一二十年,一定是个逆城市化的过程。

比如我们村现在就出现了不少城里跟农村两头跑的,反正都有小汽车,路也方便,平时在城里工作或者做生意,空闲了就开车回村,住自己家的“大别墅”。

你问问身边的那些70,80后们,特别是男士,问一下他们退休后的打算,估计有9成人会告诉你,等老了就回农村。

所以,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出路,不要无谓的焦虑!

0 阅读:0

东惠看那份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