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他倒在毒贩手雷下,如今三个儿子都穿上了警服

暖阳浅笑 2024-11-25 18:05:14

勇斗贩毒之夜

1994年8月31日的夜幕早已降临,军弄乡派出所内的灯光依旧明亮。张从顺所长正在紧张处理一起赌博案件,案件复杂,涉及多个嫌疑人,调查和审讯正在进行中。正当他审讯一名关键嫌疑人时,办公室的电话铃声急促响起。

接听后,张从顺脸色严肃,他得到了一个关于贩毒分子计划在凌晨时分通过本乡一座吊桥走私毒品的线报。考虑到案件的严重性和紧急性,张从顺决定立即采取行动。他快速布置下赌博案件的后续工作,召集可用的警力,准备前往吊桥设伏。

他选定了五名警员,这些警员都是经验丰富且勇敢的干警。一行六人驱车前往吊桥的位置。车灯在漆黑的乡间小路上来回晃动,路途颠簸。到达吊桥附近后,他们停车,步行向吊桥靠近。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夜深人静,周围除了偶尔的虫鸣和远处的风声,几乎听不到任何动静。张从顺和他的队员们紧张地注视着吊桥的两端,手中的武器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

极限对峙

当毒贩踏上吊桥,发现前后被人包围时,他停下了脚步,四下张望了一下,猛地从包里掏出一枚手榴弹,朝周围大喊几句,试图威胁。张从顺立刻指挥队员从两侧逼近,试图在毒贩引爆手榴弹前制服他。然而毒贩显然已经绝望,迅速拉开了手榴弹的拉环。张从顺大喊一声“散开”,随即带头冲向毒贩。

就在张从顺和他的队员几乎接近毒贩的一刹那,手榴弹爆炸了。巨大的爆炸声瞬间在吊桥上炸裂,周围传来树枝断裂和石块滚落的声音。毒贩当场毙命,冲在前面的警员被爆炸的冲击波掀翻在地,鲜血四溅。桥上的几名警员纷纷倒下,桥下的水声夹杂着有人微弱的呻吟。

爆炸让张从顺左小腿鲜血直流,他尝试着站起来,脚下却一阵发软。他扶着桥栏杆,看到几名战友倒在血泊中,有的已经没有了反应,有的正在挣扎着动弹。张从顺立即喊人检查伤情。他招呼还清醒的两名警员王新荣和鲁玉军先处理受伤最重的几人,自己则坐在地上试图用手按住腿上的伤口止血。

王新荣走过来帮他包扎时,张从顺摆手让他停下,声音断断续续地说:“我还能撑住,赶紧把其他人先送走。”鲁玉军拿来仅剩的一点急救绷带也被他推开。张从顺强撑着起身,指挥大家将重伤的几名战友抬上仅有的两辆吉普车。

等车子载着其他警员驶离后,村里几名闻声赶来的村民找来了一辆拖拉机。张从顺靠在村民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挪到了拖拉机的车厢里。拖拉机在狭窄不平的乡间小路上缓慢行驶,每一个颠簸都让张从顺咬紧牙关。他的腿部失血越来越多,身旁的警员杨学华一边用手按住他的伤口,一边时不时地拍着他的脸,叫他的名字。

拖拉机行驶到半路,杨学华察觉到张从顺呼吸越来越微弱。他放下手中的布条,试图用双手摇晃张从顺的肩膀,喊他:“所长,挺住啊,马上就到了!”张从顺的头微微一侧,呼吸变得极为轻微。

突然,张从顺的身体抽搐了几下,随后头一歪,完全失去了动静。杨学华跪在拖拉机车厢里,不停地喊着他的名字,但张从顺再也没有回应。

家庭的坚韧与牺牲

面对张从顺牺牲的消息,彭太珍接下了沉重的家庭重担。葬礼上,许多村民自发赶来,场面庄重而哀伤。三个孩子跪在父亲的灵前,磕头时不停抽泣。彭太珍站在一旁,接过乡亲们递上的香烛和祭品,目送着一队又一队前来吊唁的人。村干部讲述张从顺英勇的事迹,几次哽咽停顿,乡亲们听后都忍不住低头擦泪。

葬礼过后

,村里的人开始关注这个家庭的生活。彭太珍带着孩子们收拾了灵堂,整理了屋内的一切,把张从顺的遗物整齐地收进柜子里。她每天早起下地,先检查家里种植的庄稼,又清点饲养的几头猪的饲料情况。她开始做更多的农活,分出精力养鸡、摘菜、到镇上集市去卖些自家种的蔬果。

家里的地虽然不多,但每一寸土地都被彭太珍利用得很好。她把庄稼种得整整齐齐,利用农忙时间尽可能地扩大产量。到了农闲时,她会坐在家门口修补衣服,织一些小物件,用于家里的日常生活。

孩子们也慢慢参与进来。张子成比弟弟们大,放学后主动去地里帮忙挑水、割草,或者到镇上给母亲帮着搬运东西。张子斌会在家清理猪圈,或者跑去邻居家借工具,常常脏得满身泥。张子权虽然年纪小,但也不甘落后,总是跟在哥哥们后面,帮着递东西,打扫院子。兄弟三人默契地分工合作,把家里的日常琐事处理得很顺利。

跟随父亲的足迹

张子成从警校毕业后,穿上警服第一次回家时,村里人都跑来看热闹。大家围着他夸个不停,说他长得像父亲张从顺,有一副当警察的模样。彭太珍站在一旁,默默听着,脸上带着一丝欣慰。张子成回家的时间不长,但他总会抽空和弟弟们谈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讲述警察的职责和生活的挑战。

张子斌和张子权进入云南警官学院后,村里人再次感叹这一家的出息。兄弟三人走上同样的道路,让人想起了张从顺当年的英雄事迹。

2007年,张子权从警官学院治安管理专业毕业。他接到分配通知,要到临沧市公安局工作。彭太珍在院子里收拾他的行李,把每件衣物叠得整整齐齐,又反复嘱咐他工作时要注意安全。到了公安局后,张子权被分配到禁赌行动支队,他参加了多次打击赌博违法行为的行动,经常需要在深夜出警,也经历过和嫌疑人对峙的紧张场面。

2010年,张子权申请调入禁毒支队,禁毒工作危险性更高,特别是在边境地区,毒品犯罪组织猖獗,执法过程经常伴随着激烈的冲突。有人劝他不要冒这个险,说他的父亲已经因为缉毒牺牲了,他不应该再走上这条路。张子权却没有退缩,他对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怕死,我就不会干禁毒。”

加入禁毒支队后,张子权开始参与更加复杂的行动。他和队友一起蹲守在毒品交易的关键路段,常常连续几个昼夜不合眼。有一次,队里接到线报,一伙毒贩将携带大批毒品通过边境线。张子权和同事冒着大雨设伏,整整守了两天两夜,最终成功抓捕嫌疑人,缴获了几十公斤毒品。

张子权在禁毒工作中表现出色,多次获得上级的表扬。他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公安系统的表彰名单中,但他从不向家人提起这些荣誉。彭太珍后来从邻居那里听说了,才知道儿子在工作中取得了这么多成绩。她心里有些高兴,但每次和张子权通电话时,总是叮嘱他不要太拼,要注意身体。张子权每次都答应得很爽快,但挂了电话后,依旧全力以赴地完成每一次任务。

英雄的终章与荣誉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然袭来,边境防控形势尤为严峻,禁毒和防疫任务交织在一起,工作压力陡增。张子权得知抗疫禁毒先锋队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主动向领导申请加入。领导批准了他的申请,张子权迅速整理装备,跟随队伍奔赴边境一线。

边境线上,查缉点设在交通枢纽和重点路段。每一个点位都需要不间断值守,张子权和战友们每天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炎热的气候和潮湿的环境中连续作战。查缉任务涉及过往车辆的检查、人员体温测量以及嫌疑人员排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高度集中。

边境地形复杂,天气变化无常。有时突如其来的暴雨让道路泥泞湿滑,查缉点也因此受到影响。张子权和队友们搭起临时帐篷,甚至直接在车里过夜,只为确保没有任何疏漏。他们轮流值守,但即使轮到休息,张子权也常常坚持留在一线,协助同事完成更多工作。连日来,他和队员们检查了成百上千的车辆,排查了多名高风险人员,同时协助破获几起跨境毒品案件。

长时间的高压工作和疲劳积累让队员们的身体状况接连亮起“红灯”。张子权的身体也开始出现问题,但他总是简单处理一下就继续上岗。一次深夜会议上,他正在讨论任务细节,突然倒在地上,脸色苍白,呼吸急促。战友们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抢救室的灯亮了整整一夜,医生终于让他的生命体征暂时恢复,但张子权的大脑已经因长时间缺氧而严重受损。

转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后,张子权的治疗继续进行,但他始终没有恢复意识。12月15日,抢救无效,张子权的生命定格在抗疫禁毒的战场上。

2021年12月,公安部授予张子权“公安楷模”称号,以表彰他在禁毒和抗疫工作中的突出贡献。2022年8月,他被追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参考资料:张子权:接过父亲未竟的事业为党奉献一切|双百政法英模巡礼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