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艺术道路
项堃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因为战争的影响,未能完成在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的学业。但这并未阻挡他对舞台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在曹禺的推荐下,他加入了中国旅行剧团,正式以职业话剧演员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1938年,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扩展,项堃被转至武汉合唱团,担任戏剧股长兼导演。他亲自挑选剧目,经常选择能够鼓舞人心、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以此激发民众的国家意识和抗战情绪。
在武汉的日子里,项堃带领合唱团进行了多次重要的演出。他们在各种公共场合,如学校、工厂和军营中演出,甚至在一些较为偏远的乡村地区,也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每一次演出,项堃都会亲自监督舞台布置和演员的彩排,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达到最佳效果。此外,他还负责撰写演出前的宣传稿件和演后的总结报告,与当地的报刊、广播电台紧密合作,扩大演出的影响力。
在抗战局势最为紧迫的时期,项堃带领剧团踏上了跨境演出的征途。他们肩负着特殊使命,前往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用戏剧表演和图片展览为抗战募捐。剧团在香港和澳门的演出成为抗战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在这两个城市,剧团选择了许多能够唤起观众共鸣的剧目,如《人性》、《骨肉情》和《放下你的鞭子》。
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剧团的活动难度更大,项堃经常亲自与当地的侨领和文化界人士沟通,争取场地、设备和宣传支持。他们的演出和展览引起了当地华人社区的广泛关注,许多华侨为剧团的精神所感动,主动捐赠金钱和物资。
每次募捐到的资金,项堃都会仔细记录,并与剧团成员一起商讨如何合理使用。他们将这些钱用来购买战时最为急需的药品,并通过陈嘉庚先生的帮助,将物资安全送到国内抗战前线。在陈嘉庚的协调下,这些物资成功抵达战区,极大缓解了部分地区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
项堃和他的团队的努力没有停止。在每一个演出城市,他们都会利用演出间隙,与当地的新闻媒体互动,讲述国内战区的艰苦状况,争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项堃还常常通过书信与国内的文化团体联系,报告募捐的进展和物资的使用情况。
影视事业的转型与高峰
1940年,项堃在阳翰笙的推荐下,加入中国电影制片厂,这成为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从舞台转向银幕后,他迅速适应了新的创作方式。在拍摄《青年中国》和《火的洗礼》等影片时,项堃展现了扎实的表演功底。他在片场与导演和剧组成员的合作极为融洽,经常主动与编剧讨论角色的细节。他对角色背景的研究,为角色的塑造提供了深度和层次。
在《青年中国》中,他饰演一名充满理想的青年。为了展现角色的坚定信念和内心斗争,他细致地研究了剧本和历史背景。与导演商量表演风格时,他主动提出一些表情和动作的调整,使得角色更贴近观众的感受。
《火的洗礼》是项堃在影坛的另一部代表作。影片讲述抗战中的一个感人故事,他饰演的角色性格复杂,情感表达要求很高。为了拍摄一场战争场景,项堃连续几个晚上参与到爆破戏的拍摄中,即便现场条件艰苦,他也毫无怨言。他总是在片场主动与导演和摄影师沟通,希望通过镜头语言更好地诠释人物的情感。
进入电影圈后,项堃并没有放弃对话剧的热爱。在中国电影制片厂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参与话剧创作。他出演的作品如《茶花女》、《复活》等,都得到了观众和评论界的高度认可。他在舞台上对台词的掌控和肢体语言的表现,深深影响了同期的演员。导演们经常称赞他表演的多样性和精准度,认为他可以轻松驾驭不同类型的角色。
这一时期,项堃逐渐成为电影和话剧界的领军人物。他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中,评论文章里称他为“话剧皇帝”,赞扬他对角色性格的准确把握和对时代精神的生动展现。
从革命大学到电影厂
1949年上海解放后,项堃进入上海华东革命大学学习。在这所培养新中国建设人才的学校里,他接受了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文化课程,为即将展开的艺术生涯奠定了思想基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演员。
1964年,项堃被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这次调动对他的职业生涯意义重大,他参与了多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电影拍摄,其中包括《停战以后》和《烈火中永生》。在《停战以后》中,他饰演国民党将军李国卿,这个角色复杂多变,既有权谋者的冷静又有失败者的无助。
在《烈火中永生》中,项堃饰演伪侦防处处长徐鹏飞,这是一个性格阴险、心狠手辣的反面人物。为了演好这个角色,项堃查阅了大量关于当时特务机关的资料,详细了解人物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特征。他在片场与导演和其他演员反复讨论场景设计,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在影片中,徐鹏飞面对江姐等共产党员时的残酷审讯场面,展现了角色的冷血与虚伪。当影片中传来国民党战败的消息时,他的神情从强硬到慌乱的细微变化,将角色的色厉内荏表现得淋漓尽致。
项堃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受到了观众和业内的高度评价。徐鹏飞的阴险狡诈和江姐的坚贞不屈形成鲜明对比,让影片的主题更加突出。许多观众在观影后对他的表演印象深刻,认为他的表演“真实到让人恨得牙痒”。
拍摄结束后,项堃的表演被认为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的敬业精神也得到了导演和剧组成员的赞赏。导演回忆说,项堃在拍摄前每次都会反复揣摩剧本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角色的语气、动作到服装配饰,都会和美术、服装部门讨论。他认为,细节是塑造角色的关键,即便是反派角色,也需要让观众感受到他的“人性”与真实。
晚年荣誉与健康挑战
1988年,项堃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经过检查后被确诊为严重的心脏疾病。医生告诉他,三根心肌供血血管中两根已经堵塞了70%,另一根堵塞了60%。医生建议他避免剧烈活动,最好静养,但他决心通过手术解决问题。在选择治疗方案时,他与家人商量后,决定前往新加坡进行手术。
手术过程中,医生为他进行了精细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术后恢复阶段,医疗团队非常细心,安排他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训练。他严格遵从医嘱,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并调整饮食结构,身体逐渐恢复到了较为稳定的状态。
1991年,项堃因其在艺术领域的杰出贡献,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这一年,他还获得了第三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颁发的“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这些荣誉不仅体现了业界对他的肯定,也让他重新获得了更多的拍摄机会。在随后几年中,他通过一些访谈节目分享了自己的表演经验,并积极参与青年演员的培训工作。
1995年,项堃的名字被列入国家文化部评选的“中华影星”之一。这是对他在话剧和电影领域多年贡献的高度肯定。2005年,项堃再次被国家表彰,获评“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那一年,他已经是九十岁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
生命的谢幕与永恒的记忆
2009年2月15日,项堃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他的离世让影视界和广大观众深感惋惜。遵照他的遗愿,告别仪式安排得简单而庄重,没有设灵堂,也没有为他修建墓地。遗体告别仪式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这一决定早已由他生前嘱咐。
告别仪式当天,项堃的亲属、朋友、同事以及来自影视界的许多知名艺术家都早早赶到现场。于蓝、六小龄童、卢奇等同行和后辈悉数到场,他们神情肃穆,默默伫立在灵堂前,用各自的方式缅怀这位为中国戏剧和电影事业奉献了一生的老艺术家。
项堃的家人将遗体停放在简朴的灵柩中,现场没有奢华的布置,只摆放了几束白菊和几幅他生前参与过重要作品的剧照。整个仪式持续了不到两个小时,告别仪式结束后,许多来宾并未立即离去,他们三五成群站在场外低声交谈,追忆项堃在不同时期的艺术成就和对行业的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1]丁宁.边缘化的硬派气质——项堃的“十七年”表演[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3):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