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往事》儿子为挣钱过年不回家,妈妈惋惜:你是个孝顺的孩子

玩乐老王 2025-01-08 13:41:45

农村老人“反向春运”:子女不归家,他们便到城里去

冬日的清平村,被一层薄薄的晨雾笼罩着,透着几分静谧与祥和。张大妈家的小院里,圈里的年猪长得膘肥体壮,时不时发出几声响亮的哼哼声,仿佛在催促着年节的到来。

张大妈是个苦命的女人,丈夫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她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将儿子李军拉扯长大。这些年,虽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看着儿子日渐懂事,她的心里满是欣慰。李军高中毕业后,便跟着同村的人进城去了建筑工地打工,每次打电话回来,总是报喜不报忧,说自己一切都好,让张大妈不要操心,还心心念念着要多挣些钱,把家里的老房子翻新一下,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眼瞅着年关越来越近,村里外出打工的人都陆陆续续地回了家,张大妈每天都会早早地起床,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站在村口,眼睛紧紧地盯着那条进村的小路,盼望着能看到儿子那熟悉的身影。然而,这天晚上,一通电话打破了她的期盼。电话那头,李军带着歉意说道:“妈,工地这边活儿太多了,老板说过年加班能拿三倍工钱,我寻思着多挣点钱,今年就不回去过年了。”

张大妈握着电话的手微微颤抖,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眼神中充满了失落和无奈。不过,她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故作坚强地对儿子说:“儿啊,妈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想多挣点钱让妈过上好日子。你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着了。”

挂了电话,张大妈静静地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泪水忍不住地流了下来。可没过多久,她就抹了抹眼泪,心中暗自做了一个决定:“儿子不回来,那我就去城里找他,过年一家人总得在一起。”

第二天一大早,张大妈就起身开始忙碌起来。她先是把院子里的大铁锅洗刷得干干净净,又找来了几把锋利的杀猪刀,在磨刀石上霍霍地磨着。村里的亲戚们得知张大妈家要杀猪,都纷纷主动过来帮忙。李大叔扛着一根粗壮的木棍,大步走进院子,爽朗地笑着说:“妹子,军儿不在家,你别着急,有我们这些老伙计呢!这年猪啊,咱们一起收拾,保准顺顺利利的。”

张婶也跟着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大盆,边走边说:“是啊,妹子,这过年的事儿可不能马虎。我来帮忙烧水,一会儿烫猪毛可少不了热水。”

众人七手八脚地忙活起来,男人们负责杀猪、分割猪肉,女人们则在一旁帮忙烧水、准备腌制猪肉的调料。一时间,小院里充满了热闹的气息。张大妈看着这些热心的亲戚,心中满是感激,眼眶也微微湿润了。

“妹子,你就别操心了,今天这事儿我们包了。”李大叔一边熟练地给猪放血,一边对张大妈说道。

张大妈连连点头,说道:“多亏了你们啊,不然我一个人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年猪杀好后,张大妈精心地把一部分猪肉切成均匀的长条,撒上盐、花椒、八角等调料,仔细地揉搓着每一块肉,确保调料均匀地渗透进去,随后放进大缸里腌制起来。接着,她又在院子里支起了一个简易的熏肉架,下面堆满了柏树枝和干柴。张大妈把腌制好的猪肉一条条挂在熏肉架上,点燃了柴禾,浓烟滚滚而起,慢慢地熏烤着猪肉。她时不时地翻动着猪肉,让每一块肉都能均匀地吸收柏树枝的香气,熏成诱人的暗红色。

除了腊肉,张大妈还拿出自家种的辣椒、黄豆,配上新鲜猪肉末,熬了好几瓶香辣可口的肉酱。这肉酱可是李军的最爱,每次吃饭只要有这肉酱,他就能多吃一碗饭。张大妈一边熬着肉酱,一边想着儿子吃着肉酱时满足的样子,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一切准备妥当后,张大妈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蛇皮袋,踏上了前往城市的旅程。袋子里装着沉甸甸的腊肉、肉酱,还有些家乡的土特产,那都是她满满的心意。

到了高铁站,张大妈望着那宽敞明亮、人来人往的大厅,心里直发慌。她紧紧攥着车票,小心翼翼地看着周围的指示牌,艰难地寻找着候车的位置。

费了好大一番周折,张大妈终于找到了候车室,她找了个角落的座位坐下,紧紧抱着手中的袋子,眼睛好奇又紧张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广播里传来了检票通知,张大妈赶紧站起身,随着人群慢慢走向检票口。通过检票口后,她来到站台,看着一列列整齐的列车,又犯起了愁,不知道哪节车厢才是自己要坐的。

她只好硬着头皮,向旁边的一位旅客询问,在对方的指点下,张大妈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车厢。上了车,她在过道上慢慢地挪动着脚步,眼睛仔细地看着座位号,嘴里小声念叨着。

好一会儿,张大妈才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她把大蛇皮袋吃力地举起来,想放到行李架上。就在她往上推袋子的时候,由于用力过猛,袋子里的一瓶肉酱瓶盖被震开了,肉酱瞬间洒了出来,有一些甚至溅到了旁边座位上一位年轻女孩的漂亮衣服上。

刹那间,车厢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下,周围乘客的目光齐刷刷地投了过来。张大妈只觉得脸上一阵发烫,心也砰砰直跳,那种窘迫和尴尬让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她的手慌乱地在空中挥舞了一下,似乎想抓住那些洒出的肉酱,却又无能为力。

“哎呀,这可咋整啊!”张大妈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和自责,她的眼睛不敢看向女孩,只是一个劲儿地盯着地上的肉酱,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对不起”。

女孩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也吓了一跳,她下意识地往后缩了一下身子,看了看衣服上的肉酱渍,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张大妈看到女孩的反应,心里更加慌乱了,她急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皱巴巴的手帕,手忙脚乱地想去擦拭女孩衣服上的肉酱,可手帕刚碰到衣服,她又像触电一样缩了回来,生怕把污渍擦得更大。

这时,周围的乘客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张大妈听到了一些轻微的议论声,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她的心上。她感觉自己的手脚都变得冰凉,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眼神中充满了愧疚和不安。

然而,女孩很快就回过神来,她看到张大妈那慌张无措的样子,心中一软。她连忙站起身,脸上挤出一丝微笑,轻声对张大妈说:“大妈,没关系的,您别着急,这衣服回去洗一洗就好了。倒是您这肉酱,洒了怪可惜的。”

说着,女孩从包里拿出一包纸巾,先递给张大妈几张,然后自己也抽出几张,开始仔细地擦拭着座位上和地上的肉酱。她的动作很轻柔,眼神里没有丝毫的责备,一边擦还一边安慰张大妈:“大妈,您这是带了什么好吃的特产吧?看起来好香啊。”

张大妈看着女孩不仅没有怪罪自己,还这么热心地帮忙,心里满是感激,眼眶也微微湿润了。她结结巴巴地说:“姑娘,你真是个好人啊。这是我自己做的肉酱,我儿子在城里打工,就爱吃我做的这个,我特意给他带过去的。”

在女孩的帮助下,张大妈终于把行李放好,坐了下来。一路上,女孩和张大妈聊起了家常,女孩告诉张大妈一些在城市里乘坐交通工具和出行的小常识,张大妈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还感叹城市的变化和自己的不适应。

临下车前,张大妈觉得过意不去,非要把另一罐新的肉酱送给女孩。女孩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说道:“大妈,那我就不客气了。这肉酱一定很好吃,我回去尝尝。”

张大妈笑着说:“姑娘,你拿着,就当是大妈的一点心意。谢谢你今天帮了我。”

几个小时后,列车缓缓抵达了城市的车站。张大妈和女孩告别后,随着人流走出车站,按照儿子之前告知的路线,准备乘坐地铁前往工地。

看着地铁站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复杂的指示牌,张大妈又有些不知所措了。她仔细地看着线路图,找到了要去的站点,然后跟着人群进了地铁站。

上了地铁后,张大妈紧紧地抓着扶手,眼睛盯着车厢里的站点显示屏,生怕坐过站。然而,由于她不太熟悉地铁的运行方向,再加上车厢里人多嘈杂,她没有注意到列车的行驶方向,结果坐反了方向,一直坐到了终点站才发现。

当列车到达终点站,车厢里的人都下车了,张大妈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和陌生的站台,心里一下子慌了起来。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可咋整啊,这可咋整啊。”

张大妈想拿出手机给儿子打电话问问,可她年纪大了,眼睛有些老花,在这昏暗的灯光下,手机屏幕上的字看起来模模糊糊的,她怎么也看不清。

这时,一位热心的年轻小伙走了过来,看到张大妈着急的样子,便问道:“阿姨,您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张大妈像看到了救星一样,连忙说:“小伙子,我坐反地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去。我这眼睛也不好使,看不清手机。”

小伙安慰道:“阿姨,您别着急,我来帮您。您要去哪儿?”

张大妈把儿子工地的地址告诉了小伙,小伙看了看线路图,说:“阿姨,您坐这趟车,坐几站就到了。我送您上车吧。”

在小伙的帮助下,张大妈终于坐上了正确方向的地铁,她感激地对小伙说:“谢谢你啊,小伙子,你真是个好人。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该咋办了。”

小伙笑着说:“阿姨,您别客气,这都是小事。您一个人出门要多小心啊。”

好不容易到了儿子所在的建筑工地附近,张大妈下了车,一路打听着往工地大门走去。

此时,李军还在工地里埋头干活呢,几个留在工地过年的工友正坐在一旁休息聊天。张大妈走进工地,那一身朴素的打扮,再加上背着个大蛇皮袋,让一个工友误以为她是来收空瓶子的,便随口喊道:“阿姨,您是来收瓶子的吧?您等会儿,我去给您拿几个瓶子过来。”

张大妈愣了一下,赶忙解释:“不是的,孩子,我是来找我儿子李军的。”

那工友一听,有点诧异:“李军?哦,原来您是李军的妈妈呀,我们还不知道呢。他这会儿还在那边干活呢,您跟我来,我带您过去。”

张大妈跟着工友往工地里面走去,一路上看着那些高高耸立的脚手架、堆积如山的建筑材料,心里想着儿子每天就在这样的环境里辛苦劳作,眼眶不禁有些湿润了。

走到一处正在施工的区域,工友大声喊道:“李军,你妈来看你啦!”

李军正专注地砌着砖,听到喊声,扭头一看,先是一愣,随后扔下手里的工具,拔腿就往这边跑。跑到张大妈跟前,看着风尘仆仆却满脸笑容的母亲,他的眼眶一下子红了,声音也有些哽咽:“妈,您怎么来了?这一路得多累啊!”

张大妈伸手擦了擦儿子眼角的泪花,笑着说:“傻孩子,妈想你了,就来看看你,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累。”

李军接过母亲手里沉甸甸的袋子,心里满是感动,那里面装的可都是母亲沉甸甸的爱呀。

他带着母亲往宿舍走去,一边走一边说:“妈,宿舍条件不太好,要不我给您找个旅馆住下吧?”

张大妈一听,连忙摆手:“不用不用,儿啊,妈这一路来已经花了不少钱了,哪能再去住旅馆呢。妈自己带了被褥,在工地找个能遮风挡雨的地儿将就一下就行。”

李军听了,心疼不已:“妈,那怎么行呢?工地多不安全啊,您放心,我跟工友们想想办法。”

说完,李军就去找工友帮忙。工友们一听,都特别热心,大家一起去找工地负责人申请了一间空宿舍,还帮忙打扫干净,铺上了干净的被褥。

张大妈感动得不知说啥好:“孩子们,太谢谢你们了,你们也都不容易,大过年的还在外面辛苦干活呢。”

工友们笑着回应:“大妈,您别客气呀,李军是我们的好兄弟,您就是我们的亲人,这都是应该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大妈每天都在宿舍给李军做饭,她用带来的腊肉、肉酱,做出一道道美味可口的家乡菜。工友们每次闻到饭菜香,都忍不住夸赞,直说这是他们在城里吃过的最香的饭菜,有着浓浓的家的味道。

不知不觉就到了除夕夜,外面的城市被五彩斑斓的烟花装点得格外绚丽,鞭炮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李军的宿舍里,张大妈更是忙活了一整天,做了满满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有香气四溢的红烧肉、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酱香浓郁的酱烧茄子,当然还有那热气腾腾、寓意团圆的饺子。

工友们早早地就下了班,回到宿舍纷纷帮着张大妈一起准备年夜饭。有的帮忙洗菜,那双手虽然粗糙但洗起菜来格外认真,把每一片菜叶都洗得干干净净;有的帮忙切菜,刀工虽然比不上大厨,但也切得有模有样;还有的帮忙摆放桌椅,把宿舍里有限的空间布置得尽可能温馨。

李军则在一旁帮着母亲烧火,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映照着他和母亲幸福的脸庞。

“妈,您辛苦了,今天这顿饭肯定特别香。”李军笑着对母亲说。

张大妈一边翻炒着锅里的菜,一边说:“大家都辛苦了一年,今天一定要吃好喝好。”

不一会儿,饭菜的香味就弥漫了整个宿舍。大家围坐在桌前,欢声笑语不断。

张大妈看着这些和儿子年纪相仿的工友们,眼中满是慈爱,她笑着招呼道:“孩子们,今天过年了,大家都敞开了吃呀。虽说你们没能回家,但在大妈这儿,就跟在自个儿家一样。”

一个工友嘴里塞着饺子,含糊不清地说:“大妈,您做的饭太好吃了,让我们这些在外漂泊的人,感觉又像回到家了一样。您就跟我们亲妈似的。”

其他工友也纷纷附和,七嘴八舌地说要认张大妈做干妈。张大妈听了,眼眶湿润了,心里暖乎乎的,她高兴地回应:“好呀,好呀,从今天起,你们都是我的儿子了。”

大家听了,更是激动不已,纷纷举起手中的杯子,里面盛着的虽然只是普通的饮料,可此刻却仿佛是最醇厚的美酒,大家共同庆祝这个特殊又温暖的除夕夜。

窗外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屋内的温暖与欢笑交织在一起,萦绕在每个人的心间。这个春节,张大妈跨越了山水,从宁静的乡村来到繁华的城市,只为了和儿子团聚。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她不仅给儿子带来了家乡的味道,也收获了一群“儿子”的敬爱与关怀,让这个年过得别样温馨。而这一群远离家乡的人,也在张大妈的陪伴下,感受到了那份久违的、浓浓的亲情。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定会继续相互扶持,一起走过风雨,去迎接每一个充满希望与温暖的明天。

0 阅读:1
玩乐老王

玩乐老王

玩乐老王为大家带来生活中新奇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