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最应该感谢的人是谁?开国少将王良太,是他第一个发现了雷锋

兰台说历史 2025-01-22 22:35:06

王良太将军为雷锋题字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要为大家介绍雷锋与四川奇妙的缘分。

不夸张的说,雷锋和四川的羁绊是很深的,虽然雷锋生前从没有到过四川;但是没有四川人,雷锋的事迹不会这么快的在全国流传开来。

正是因为雷锋与四川的奇妙缘分,才让雷锋从一名普通的优秀解放军战士变成了全国全军的先进模范。

那么这段缘分是什么呢?

那就是第一个发现雷锋并且推广雷锋精神的是四川巴中籍开国少将王良太,可以说没有王良太将军的“慧眼识珠”就没有雷锋精神。

这难道不是雷锋与四川的奇妙缘分吗?

接下来,兰台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王良太将军是如何发现并推广雷锋精神的。

王良太将军

01、

王良太,1917年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斯连垭乡龙门沟村一个农民家庭。

王良太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几亩良田,日子在村里还算是相当富裕的;只是在他6岁的时候,他的爷爷奶奶相继过世,按照当时的习俗,这种夫妻相继过世叫“鸳鸯蝴蝶”,意味着下辈子两人还会继续成为夫妻;所以丧事必须大办。

王良太的父亲是独子,根本拿不出办丧事所需要的这笔钱,没办法只好向村里的地主借了十几块大洋用于办丧事。

当时农村借贷都是不折不扣的高利贷,王良太家也是从借了这笔高利贷后开始败落的。

这笔钱,王家还了四年都没有还清,反而从十几块大洋变成了一百五十块大洋了。

为了还钱,王良太的父亲只能变卖了家中的土地,但是这钱还是还不清,地主催债又催得紧。

王良太的父亲实在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在1927年除夕那一天,抛下妻子和儿子一跑了之,从此不知所终。

不过王良太的父亲跑了,借钱的地主不好意思继续逼债,只能免了王家剩余的欠债。

1975年,王良太将军与家人们的合影

只是没想到在王良太13岁的时候,王良太的母亲也病故了,这下他彻底成了孤儿:

我在妈的坟前哭了一天一夜。妈妈去世后,我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只得去地主家放猪、放牛、割草、打柴,晚上看苞谷地,勉强维持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14岁上,幺婶子介绍我到离家70里的清江渡,进了一家染坊当小工。每月的工钱是三斤棉花,这在当时已经是不错的收入了。

1932年,红四方面军在通江县建立了红色苏维埃,已经无依无靠的王良太二话没说就报名参加了红军。

王良太就这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王良太将军整个戎马生涯里,他先后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宣达战役、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平型关大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

历任排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副军长兼军参谋长、东北军区工程兵主任、内蒙古军区参谋长、副司令等职。

1955年,王良太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那么,他又是怎么发现雷锋的呢?

雷锋

02、

出生于1940年的雷锋在湖南老家时就已经多次因为工作积极,埋头苦干,工作出色被授予了“红旗手”“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等光荣称号。

1958年秋,鞍钢到湖南长沙招工,雷锋因为当过拖拉机手,而被推荐。

他加入鞍钢后被分配到鞍钢矿山公司弓长岭铁矿当推土机手。

他是在1959年11月初报名参军的。

经过新兵训练后,他被分配到沈阳军区工程兵第10团,成了团直属运输连的汽车兵。

而1960年,王良太将军正好在沈阳军区工程兵部担任主任。

在1960年6月下旬,王良太将军因为军区开展“两忆三查”教育工作,而到工程兵7团蹲点。

他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解到团直属运输连的新兵雷锋出身贫苦,学习热情很高,工作积极肯干,模范作用突出,是个典型苗子。

于是,他专门和雷锋进行了一次长谈。

雷锋与王良太

长谈过后,他专门提醒连队干部注意对雷锋的培养。

1960年10月末,雷锋所在的工程兵团给王良太呈报了一份“不忘阶级苦,甘当革命螺丝钉”的材料,介绍了雷锋的先进事迹。

这份报告引用了不少雷锋的日记,如“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王良太将军看完材料后觉得雷锋很有时代特点,是和平建设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普遍的教育意义。

他觉得认真总结雷锋的事迹,对雷锋进行重点培养,可以有力的推动部队的全面建设,有效的提高部队的政治觉悟和战斗力。

为此,王良太将军再一次到连队蹲点,这一次,他是为了近距离观察雷锋。

经过这一次近距离的观察,王良太将军认为雷锋确实是和平建设时期涌现的先进典型,他是经得起反复检验的。

于是,在与雷锋结下深厚友谊的同时,王良太将军决定要重点培养雷锋。

也正是在王良太将军的亲自关心下,才入伍不久的雷锋被破格发展成为了一名革命者。

雷锋

没多久,王良太把雷锋带到了沈阳,让他给工程兵机关的干部战士作一场报告。

这场报告非常成功,官兵们的反应也十分强烈。

报告结束后,王良太责成机关组成工作组,去7团全面搜集雷锋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材料,然后以工程兵党委的名义下发各级机关和连队,在工程兵部队首先展开了学习雷锋同志的活动。

紧接着,王良太又把雷锋的先进事迹详细的向沈阳军区政委赖传珠上将作了汇报,赖将军听后觉得雷锋的事迹很感人,也很有教育意义,确实是部队在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于是决定在全军区展开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就这样,雷锋的事迹传遍了沈阳军区,不久之后新华社编发的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被全国各地报刊转载,他的事迹被推广到了全军、全国。

雷锋

03、

可以说,没有王良太将军的“慧眼识英雄”,雷锋和雷锋的事迹可能就没有那么快的传遍全国。

雷锋可能就只是一名普通的解放军先进模范。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END

参考资料:

《王良太将军慧眼识雷锋》,丁金栋,雅安市档案局官网;

《他最早发现和宣传雷锋——记巴中籍将军王良太》,《巴中广播电视报》;

0 阅读:17
兰台说历史

兰台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