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范太兵教授、宋书波博士等专家,成功实施华中地区首例可吸收铁基肺动脉支架置入术,为一名7岁的法洛四联症术后患儿解除了病痛。
手术采取全球唯一适用于儿童的可吸收支架。
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华中地区肺动脉狭窄治疗正式进入可吸收支架时代。
接受新技术治疗的7岁患儿名叫彤彤,来自商丘市。彤彤出生3个月后,因肺炎在当地医院住院,被查出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
该病极易引起慢性缺氧,红细胞不断增多,导致继发性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重症患儿有25%-35%在1岁内死亡,50%患儿死于3岁内,70%-75%死于10岁内。
家人带孩子多次往返于上海和郑州,先后做了法洛四联症矫治术、肺动脉支架置入术、法洛四联症全部修补术等。尽管得到及时治疗,但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跑步或剧烈活动时,仍有明显口唇紫绀及气短不适等症状。
为寻求进一步治疗,父母带着彤彤来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找到范太兵教授。经过进一步检查,范太兵教授发现,孩子经历多次手术,病情十分复杂,而且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经过反复论证,决定为患儿植入目前全球最新的、唯一适用于儿童的可吸收铁基肺动脉支架。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范太兵教授、宋书波博士等专家精准操作,通过导管建立的生命通道,小心翼翼将可降解铁基支架置入狭窄的左肺动脉处后。
精确定位、释放后,通过造影发现,患儿肺动脉狭窄得到解决,右心室压力显著降低,手术获得成功。
支架扩张前
支架扩张后
范太兵教授介绍,置入支架的目的是,将狭窄、堵塞的血管重新撑开,使血流恢复正常。但儿童的血管会逐渐长大,若植入普通的金属支架,可能会妨碍血管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血管再狭窄等问题。
可吸收铁基支架由高强度和高塑性的高纯渗氮铁管加工而成,支架壁薄且支撑力强。在植入后的前几个月将保持对血管的有效支撑,防止血管弹性回缩,随后支架开始逐步降解,最终被人体组织无害吸收,不残留任何金属成分,直至全部消失,实现“有介入,无植入”的目的。
置入体内后,在两年时间里,这个以铁、氮为基础的支架就会被孩子身体吸收,不影响血管的发育增粗。可吸收铁基支架植入后,并不需要终身使用药物抗凝治疗,服用一年左右的阿司匹林,然后确保定期的随访即可。
文稿/邢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