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中医推拿助力小儿积食

中国医学传播网 2024-07-22 16:55:42

积食又叫积滞,主要由于饮食停积肠胃,导致脾胃壅滞,脾虚不运而导致。具体临床表现为小儿不思饮食、腹胀呃气、肛门排气增多,干呕或呕吐,反复哭闹/腹痛,排便异常(排便次数或排便量增多、粪便不成形、粪便见奶瓣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较平时增多、粪便伴有酸臭味、便秘)。

宝宝出现积食怎么办呢?想学习的宝爸、宝妈请看这里,推荐几个推拿效果较好的穴位给您在家给宝宝调理。

小儿积食推拿治疗(以左手为主),具体做法如下:

1.清大肠经:拇指指腹从食指桡侧端推向食指指尖。推500次。功效:清理肠腹、除湿导滞。

2.补脾经:拇指指腹从拇指尖推至拇指根。推300次。健脾行气、利湿消肿、调摄气血。

3.顺运八卦:以掌心为圆心,掌心到中指指根距离的的2/3为半径的圆,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揉。按揉200次。功效:宽胸理气、行滞消食。

4.点、揉板门: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按压手掌大鱼际肌中点。点、揉200次。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升清降浊。

5.推四横纹:以拇指指腹依次从食指横纹推至小指横纹,纵向上、下来回推100-300次。功效:调中行气、消胀满、退热除烦。

6.清天河水:以食指、中指二指指面自腕向肘沿着前臂内侧中间直推。推300次。功效:清热泻火、解表散寒、开窍醒神。

7.捏脊:以拇指在后,示、中二指在前,三指指腹相对用力提拿起脊柱两旁的皮肉由下而上(从尾椎到大椎),双手交替向前捻动,两手协调用力,力度适中,由下自上为1遍,至少捏5遍后还需进行捻三下向上提一下的捏脊手法。共捏9遍。功效:调节脾胃、疏通经络。

积食伴随症状(常见型)的小儿推拿手法如下:

1.积食伴有腹泻:

(1)揉神阙龟尾:神阙穴在脐中央,龟尾尾椎骨端(屁股的根部),点揉30-60次。

(2)揉天枢:用拇指和食指点揉位于肚脐旁两寸,点揉30-50次。

(3)推下七节骨: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二指指面自第四腰椎到尾骨根部自上而下直推,即为下推七节骨。操作100-200次。

2.积食伴有发热:

(1)头部四大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各做50次。

(2)拿风池:用拇指指端与其余四指指端相对用力提掐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凹陷处。提掐10次。

(3)清肝经、补肾经:沿着小指末节螺纹面由指跟推向指尖即为补肾经,沿着食指自指跟推向指尖即为清肝经。分别操作100-500次。

(4)捣小天心:以中指指端或者屈曲的指间关节捣手掌的大小鱼际交点处,即为捣小天心。操作10-30次。

针对38.5℃以上的宝宝,可给给于捏脊10遍(操作方法同上)+退六腑300次+清天河水300次(操作方法同上)。

(5)退六腑:食指、中指二指指面在前臂的尺侧自肘向腕直推,为退六腑。推500次。

4.积食伴咳嗽:

(1)清肺经:用拇指推无名指自指根推向指尖方向直推至螺纹面。推300次。

(2)分推肩胛骨:沿着肩胛骨内侧,自上而下用拇指分推。分推100次。

(3)点揉肺脾俞:点按第3胸椎旁开1.5寸处,和第11胸椎下旁开1.5寸处。点揉50-100次。

注意事项:

1.适宜对象:为0-6岁小儿;骨折、创伤性出血,皮肤破损、溃疡,急性传染病、癌症及危重症小儿不宜推拿。

2.推拿时间:餐前、后30分钟,过饥/过饱不推拿。

3.推拿手法基本要求:均匀、柔和、轻快、持久。

4.合理膳食:忌食一些油腻、生冷、酸辣等不易消化或者增加肠胃负担的食物,减少消化功能负担。

5.皮肤保护:小儿皮肤细嫩,推拿时可以使用爽身粉或者按摩油等以免损伤皮肤。

6.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推拿力度适中;小儿推拿作为治疗的辅助手段,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如有不适请及时到儿科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555 .

[2]陈辰,小儿推拿保健师培训教材【M】中国工人出版社2017.100-110.

[3]韩国伟,小儿捏脊【M】科学出版社2016.44-50.

[4]李江全.中医儿科技术方法操作规范——小儿推拿疗法[J].中医儿科杂志,2014(4):1-5.

撰稿:宁雪梅、林杨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中西医结合科,中医药振兴发展专业委员会。

初审:王怡

终审:伊传慧

0 阅读:3

中国医学传播网

简介:中国医学传播网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