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儿子众多,为何偏偏喜欢永璘,甚至连令妃都对他宠爱有加?

一道知衡 2022-02-16 09:34:57

永璘出生于1766年,是乾隆皇帝的最后一个儿子。虽然皇子众多,可永璘却非常受乾隆皇帝和令妃的喜爱。那么,为什么永璘能够如此受乾隆和令妃的喜爱?他最后的人生结局究竟是怎样?

1、伴随乾隆左右

在《啸亭杂录》中,永璘完全是一个坏孩子,不但不喜欢读书,到处游玩嬉戏,还经常微服出走到那些花街柳巷。也正因为这样,在《啸亭杂录》的作者看来,永璘应该是很受乾隆皇帝厌恶的儿子。

然而,真实的清宫档案中的永璘完全不像《啸亭杂录》中那样顽劣。和《啸亭杂录》中的记载相反,清宫档案中永璘的特长并不是音乐而是联诗。他的“凉月明如镜,素魄自高寒。”一句,读来有唐代田园诗之感,笔下刻画的寂静清幽之境比他的父皇乾隆更胜一筹。由于年纪相对其他皇子最小,文笔又比较好,永璘曾经多次跟随乾隆皇帝出去巡游。

按照乾隆皇帝的性格,如果他特别厌恶一个人,一定不会在出去时将这个人带在身边的。永璘能够参与到出巡的过程中,可见乾隆对永璘的印象并没有那样糟糕。值得一提的是,每当得到一些好东西,乾隆也会想到要赏给永璘。虽然在乾隆在世的时候,永璘只是一个贝勒,但是物质待遇还是不错的。乾隆皇帝曾经得到一间资产价值48300两的当铺,之后,他第一时间就是将这家当铺赠给了儿子永璘。

2、少年过继

至于令妃为什么喜爱永璘,那么原因就简单了。在乾隆皇帝的妃子中,纯妃、嘉妃以及令妃生育的孩子数量都特别多。尤其是令妃,总共为乾隆皇帝生下了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但是,令妃的子女存活率相对比较低,她生下的十四阿哥和十六阿哥都在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由于四个儿子之中,只活下来了颙琰和永璘两个,作为母亲的令妃自然对他们倍加珍惜。

好景不长,清宫的规矩再次破坏了母子天伦。受清朝宗室规矩的影响,妃嫔经常要将自己的孩子过继给别的妃子抚养。尽管在生下永璘的时候,令妃都已经是皇贵妃了,但还是不得不依照祖宗家法将永璘交给别的妃嫔抚养。在别的妃嫔身边,永璘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期。因为幼子永璘一度不在自己身边长大,所以令妃对永璘自然更加爱护。

3、大梦终归

公元1799年,永璘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件大喜事,他的亲哥哥颙琰宣布亲政,正式掌握了君王的大权,也就是后来称呼为嘉庆的皇帝。而借了兄长的光,永璘的爵位有了极大的提升,从贝勒之位立刻变成了郡王。在爵位被晋升的同时,永璘还得到了一笔巨额的财富。因为,颙琰赠给永璘的是和珅的整个府邸,外加查抄的和珅家的一半家产。根据历史记载,颙琰在和珅家里一共查抄了八亿两白银,分给永璘一半那可就是四亿两。

巨额的财富让永璘的内心产生了动摇,因为自己的亲哥哥是皇帝,自己又享受着郡王的爵位和巨额的财富,永璘在宫里宫外的举止逐渐越过了法度。令妃死后,少年永璘成为了颖贵妃的养子,养育之恩超过上天,所以颖贵妃的生日永璘自然不能不操办。可是办生日就办生日,永璘来宫里祝寿竟然不提前奏明皇帝。根据清朝的规矩,成年出府的王爷再进内宫需要向皇帝奏报,可是永璘却粗心地忘了这件事,这可给了其他人攻击他的机会。

得到他人奏报的嘉庆皇帝也没有太生气,只是简单地让弟弟永璘退出乾清门。兄长的小敲打让永璘产生了错觉,于是犯了更加严重的错误。1816年,永璘在上奏事务的时候,没有亲自交给皇帝,而是拜托大内的奏事太监,让太监将自己的折子交给自己的哥哥。

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一向将太监视为奴隶仆役,不许他们插手政务,更不许让各位王大臣将与政务有关的资料交由太监递交。奏折里一半记录的都是与民生、谏言有关的句子,是相当重要的公文,如果交给太监被太监偷看就会造成严重的泄密事件。听说自己的弟弟犯了这么大的失误,违反了体制,颙琰立刻免去了永璘的俸禄以示惩戒。

已经五十多岁的永璘遭受了如此惩戒,可谓有些太过打击。不过,此时他也明白,自己的哥哥已经不是小时候和自己联句的十五阿哥颙琰了,而是背负着天下责任的嘉庆皇帝。也许是身体本就不好,也许是受到惩戒后心绪欠佳,永璘在四年后就患上了严重的疾病。

尽管嘉庆皇帝亲自来看望他,还给了他亲王的爵位,可是永璘最终还是没有挺过去,在晋升亲王仅仅一个月之后,55岁的永璘就离开了人世,过完了自己如梦如幻的一生。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 阅读:176

一道知衡

简介:挖掘历史趣事,找寻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