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亲耕一亩园,御道穿湖形似扇

牛爷大走四方 2024-08-07 14:38:43

一亩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圆明园大宫门西南角,占地面积0.62平方公里,由历史上扇面湖(西部)、一亩园、娘娘庙三个部分组成,营造出大宫门前西南风景。

历史上,一亩园是皇帝亲耕的“亲田”,清代自雍正后,每年春天帝王均岀园来此举行亲耕之礼。扇面湖开挖于清代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原称“前湖”,因御道在湖中穿过,形似宫扇而得名。而娘娘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为泰山圣母庙,190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之际这里同时被毁,光绪年间,御前掌印太监刘诚连再次重建娘娘庙。

在万泉河路与颐和园路交口的东北角,路边有一座汉白玉石桥直接通往一亩园。

石桥的东侧立有一块“扇面湖”的标石。扇面湖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大宫门大影壁南侧,又称“前湖”、“扇子湖”、“扇湖”。

扇面湖初为容纳低洼积水的工程设施,后养殖荷花,栽种高柳,渐成大宫门前的风景地,御苑与街景互美,君臣同民众共享,留下了大量纹饰诗咏与绘画。

清咸丰十年英法军焚毁三山五园,大宫门前区域遭到破坏。清同治年虽苦心复建,终未能恢复。大宫门前逐渐成为民房拥挤的城中村,扇面湖西部于2000年填埋后改为农贸市场。

2015年开始,海淀区政府在本区清残腾退,疏解治理;继以两次文物勘测,覆土保护,挪移电线杆随后展开绿化工程,涉及扇面湖西部、一亩园、娘娘庙,一年后竣工。这一项目也是自圆明园毁后一百六十年来,大宫门前的首次整治与亮相。

扇子湖的西岸立有昆仑石“前湖”碑(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昆仑石“前湖碑”保留下来了,原件现存放在“达园”内)。本昆仑石为复制品,以恢复历史记忆。

碑头上嵌有“圆明园”铜印一方。

碑面雕刻着“前湖”两个大字。扇面湖原名前湖,于乾隆二十八年拓挖,以解决圆明园大宫门前低洼积水问题。

“前湖”碑临湖的一面刻有乾隆御制《前湖诗》,详述了扇子湖修建的始末。

“前湖”诗·乾隆二十八年御制。

“御园之前本无湖,而今疏浚胡称乎。石衢之右地下湿,迩年遭潦水占诸。衢左亦不大高衍,往来车马愁泥涂。因卑为泽事惟半,取右益左功倍俱。歉岁受催兼代赈,三冬畚锸集众徒。役成春水有所受,路东泞去诚坦途。一举三得惠不费,对扬来者咸欢娱。盖闻王者无私事,有事皆应史笔书。此非缀景漫修剔,什用播告贤与愚”。前湖作·乾隆癸未仲春月 御笔(钤印)所宝惟贤(钤印)乾隆宸翰。

“前湖”昆仑石的西侧立有一面“重建扇面湖”碑。面向御道的一侧刻有“重建扇面湖记”和部分《圆明三园全图》(清同治·样式雷图)

面向“扇面湖”的一侧刻有清代文人所作的“扇面湖诗文”。碑面居中为清道光·潘曹莹的《扇湖访秋图跋》摘:御园大宫门前,辇道东西皆有湖,是为前湖,即所称扇子湖也。湖中菱芡掩映,菡萏纷旉清风徐来。绿云自动诚斋过临平诗“荷花世界柳丝乡”。彷佛遇之,每当秋雨初霁,夕阳在,树枯荷冷红,丛蒋败绿,我两人徘徊湖上。踞石以吟,烟际一鸥,恍答秋语。惜少柔橹一枝。作欸乃声也。既而白云欲归,凉月筛影,湖光荡漾,如镜中如画中,至清露湿衣,犹流连不能去。

直庐晚出御园前,驰道中分两镜圆。荷叶菱丝才冒水,风漪云绉欲摇天。几丝人语芳林外,一抹山痕夕照边。缓步归来霄拆起,疏棂缺月正南悬。(《前湖晚望》清乾隆·杜埼);

雅制湖名巧象形,荷香披拂逼遥亭。显知退食孤吟处,早有闲鸥隔水听。万花香畔措吟身,花亦摇风变态新。一样当官占清境,可知天遣作诗人。(《扇子湖荷花词次诗䑤韵》清嘉庆·张井)

扇子湖边骤玉骢,朝衫香透藕花风。寻诗我踏青鞋去,谁识头衔领放翁。(《湖堤策骑图为诗 舍人作》清嘉庆·吴嵩梁);

路转峰回十里遥,行行木末见飞桥。御田蓄水明千罫,国柳含烟锁万条。旧地游原非禁地,今朝到恰是花朝。卸装扇子湖头好,夜月依然傍九霄。(《2月25日由昆明池抵园寓》清嘉庆·张禅河)

嘉庆庚辰五月廿七日 京师雷雨夜作畅春园虎圈之虎忽逃其一,次早有中贵人三在前湖看荷花卒遇之虎食其一,两人跃入水中获免,越五日奉旨命三额驸杀虎。(《畅春园虎》清嘉庆·钱泳)

扇子湖边我旧居,晓风残月十年余。今来重傍七峰墅,湖上春光倦眼舒。簇簇人家水一湾,鱼虾小市傍柴关。卜居未避尘嚣境,还喜门开见远山。《新居偶成》清道光·彭文敬)

眼底江湖事有无,湖形如扇扇如湖。谁家拣取蒲葵样,湖上清风不待呼。十行扬柳罩潮头,柳色湖光与目谋。时时送响来黄鸟,对对冲波起白鸥。湖上行人簇马蹄,湖中莲叶貼东西。行人驻马看不足,莲叶莲花翦翦齐。谁家绰约采莲女,谁家游治采莲郎。莲不泥人人自泥,朝朝暮暮采莲忙。艇子摇摇湖水滨,郎从东指妾西巡。湖东风送湖西雨,雨雨风风愁杀人。郎采湖中红莲花,妻采湖中白莲花。白莲最白胜于玉,红莲虽红未是霞。五年前事最缠绵,湖上曾经住五年。多谢湖云与湖月,为侬窈窕为侬圆。昔日采采湖中莲,今日依依湖上柳。湖莲一岁一枯茎,湖柳枝枝为侬守。(《扇子湖竹枝词》清道光·汤鹏)

丹棱沜里草齐生,裂帛湖边雨又晴。一片参差宫殿影,栖鸦流水总关情。琳宫金碧似江南,点缀山青水蔚蓝。一自丹霞烧佛后,春风焦土善缘庵。细柳新蒲奈客何,曲江欲动杜陵歌。惟余寂寞春波影,曾照平时翠辇过。扇子双湖夹镜明,东风摇曳殻纹生。春来依旧桃花水,谁吊当年董苑卿。炊烟遮断暮山遥,隔岸人家手欲招。湖上旗亭零落尽,夕阳愁过骆驼桥。方外闲身阅废兴,寺门独立倚枯藤。行人欲问三朝事,头白山僧说慕陵。(《题淀园图后》清道光·许意菘)

万柄风荷净晓凉,五云楼殿映陂塘,曹从扇子湖头立,遥见西山一发长。(《晓枕忽有所忆得诗》 清道光·潘遵祁)

平明策马冲泥沙,扇子湖边寻酒家。轻烟澹澹草初长,曲径阴阴桃未花。(《寓扇子湖写作》清道光·唐珂)

“前湖”昆仑石的西侧便是通往一亩园“亲耕田”的御道。御道又称辇道、石道、御路、大御道,自西直门而来,向西与同庆街相接,经颐和园涵虚牌楼,绕万寿山北,玉泉山南,终止于香山静宜园大宫门。

本段御道西,原有马厂东门,马厂西门,三座溪流桥等,路侧有荷塘、阅武楼、马厂、自得园等景观,本工程参照清代样式雷图纸及相关资料建设,以传承历史记忆。

御道诗咏:新晴送喜到宫鸦,辇道无声碾碧沙。官柳青遮玉河水,卿云低覆苑墙花。地以首善开风气,职在中和验物华。旸两况占时若候,都人沿路话桑麻。(《圆明园道中》清嘉庆·屠倬);

五柞长杨御路遥,柳荫深压玉骢骄。觚棱隐约如三殿,豹尾周围近九霄。景过方壶行胜地,仙从员峤佐熙朝。林棲最羡宫鸦稳,也傍朝暾掠苑桥。(《立秋前五日圆明园侍奏》”清乾隆·查礼)

月轮斜堕澹风飔,辇道尘清露气滋。多少市朝人未起,柳阴灯火扬鞭丝。(《乘马赴圆明园》清乾隆·叶凤毛)

沿御道向北一片乔木林,便来到了一亩园的“亲耕田”。

一亩园位于圆明园大宫门前西侧,北临园墙,乾隆《八旬万寿盛典图》显示一亩园区域分布着大量建筑、院落,以及道路、水渠、土山,属于附属后勤区。乾隆朝诗文、嘉庆档案中出现“一亩园”地名。为公务人员的临时住舍,样式雷图纸也显示了这一区的两条沟渠、三路御道、两脉土山。

一亩园是清代皇帝亲耕的“籍田”。清代在雍正后,每年春天帝后出园来此举行亲耕之礼,后至嘉庆、道光年间,一亩园皇帝亲耕之礼渐废。

已知文献中,一亩园地名首见于乾隆时期诗文。后在嘉庆文书,样式雷图中也有出现,在乾隆“八旬万寿盛典图”中,本区有众多低矮建筑,为大宫门前区的附属院落,经2023年两次文物勘测,地下发现少量断续建筑基址,已绘图坐标存档。有传说此地为雍正帝演耕处,尚未发现真凭实据,记此存疑。

驱车重去踏红尘,回首幽居怅望频。天外秋山如送客,云间流水忽迷津。疏林不改来时路,黄叶全非往日春。莫对西风空伫立,斜阳满地正愁人。(“道中回望一亩园”清乾隆·焦和生);

忽起凉风小阁头,卧闻点滴枕函秋;檐前两合溪头水,并作西窗一夜愁。(“雨夜宿一亩园”清乾隆·秦瀛)

柴桑昔有句,孟夏树扶疏。北方气候晚,柳稊绿初敷。榆钱才落砌,椿茅乍佐蔬。然而嘉树意,如蛰已欲苏。到处水泉活,恣浴鹥与凫。好鸟时弄声,迁乔更喁于。西曹赵倚楼,为傲一亩园。乍拂征衣尘,停此劳人轩。庭宇奂然新,板桥怡当门。双榆耸乔柯,苔钱未上垣。我兹恰三宿,桑下默无言。(“海淀小住”清乾隆·李赓芸)

沿着一亩园西侧的御道南行,便来到了扇子河。

扇子河既指扇面湖,也泛指本区河渠,又名御沟。本段渠水源自大宫门前扇面湖,转折西北汇入圆明园内湖泊,循河赏景是当时人们的日常活动。本工程参照清代样式雷图及相关文献建设,以传承历史记忆,沿岸植柳栽桃,营造一溪桃花水,两岸柳梢风之貌。

扇子河的两侧,相互对应着嵌卧着两块石碑。河东岸石碑的侧面镌刻着“一溪桃花水”;

河西岸石碑的正面镌刻着:“行行至湖上,任静柴门虚。落叶没履迹,宿莽生前除。退食出左掖,归路缘清渠。嘒嘒暮蝉声,最宜新雨余。湖边或散步,待月看芙蕖。境静物无扰,心远情自舒。狂歌与醉墨。能使幽怀摅。”(《过一亩园书怀》摘录 清·焦和生)

“暂借陈蕃榻,临渠室数楹。乍离尘世远,不觉梦魂清。境与三山接,园因一亩名。近光真得地,先许湛恩迎。”(清·李钧《一亩园》)的诗文。

河西岸石碑的侧面镌刻着“两岸柳梢风”;

河东岸石碑的正面镌刻着乾隆“正大光明”诗文摘录:“(圆明)园南出入贤,良门内为正衙,不雕不绘,得松轩等殿意,前庭虚敞,四望墙外,林木阴湛,花时霏红叠紫,层映无际。

胜地同灵囿,遗规继畅春。当年成不日,奕代永居辰。义府庭罗璧,恩波水泻银。草青思示俭,山静体依仁。只可方衢室,何须道玉津。经营惩峻宇,出入引贤臣。洞达心常豁,清凉境绝尘。常移云馆跸,未费地官缗。生意荣芳树,天机跃锦鳞。肯堂弥廑念,俯仰惕心频。”

顺着扇子河向南,过汉白玉石桥,便来到了一亩园娘娘庙。

娘娘庙位于一亩园南,紧邻通向颐和园大御道的北侧,稀有马厂东门等。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重建,又名泰山圣母庙,受到官方管理与维护,举办过万寿节等皇家庆典诵经活动。光绪时期再次重修,御前掌玺太监刘诚连在一亩园旁修建了他的家庙及宅园。

现存建筑年代为清代。坐北朝南,四合布局,二进院落,均为小式大木,硬山,滴水排山,小式顶,一进院有前殿及东西配殿,前殿前出廊,有左右耳殿,耳殿为筒瓦卷棚顶,箍头脊,东西配殿均有一南耳房,东配殿耳房有箍头脊。二进院有后殿及东西配殿,后殿为筒瓦屋面,后殿耳殿为合瓦卷棚,后殿东西配殿均无耳房。一进院前殿前有碑两通。

娘娘庙二进院的东墙外,扇子河的两侧分别建有亲水平台。

扇子河西岸亲水平台的四级石阶上分别镶嵌着“透林荷香”四个大字。

对岸亲水平台的死机石阶上分别镶嵌着“隔溪钟鸣”四个大字。

娘娘庙旁的扇子河。 “场门高闸泻轻波,衣带遥通扇子河。菡萏千枝香四海,石桥东畔水声多。里湖水满外湖流,菱叶荷花一色秋。知有词臣新退直,吟声吹落近光楼。”(《海淀杂诗》清道光·夏塽)

“杨柳千条覆御沟,半遮湖水半遮楼。长条未许行人折,只为君恩雨露稠。萧萧急雨打菰蒲,出水芙蓉意态殊。十里荷香留客醉,前湖端不让西湖。”(《前湖曲》清道光·丁寿昌)

“马场门外夕阳红,扇子河边春景融。御路洗尘榆英雨,小楼吹酒杏花风。塔将山色沉湖里,雷送车声过苑东。不似仙居怅难到,宸游乐与万方同。”(《暮春淀园酒肆题壁》清道光·蒋琦龄)

“扇子河边宝鉴开,月钩遥逐马蹄来。应官幔说忙如许,饱看荷花又一回。”(《夏日赴圆明园》清道光·沈丙莹);

“车马重经石路赊,五云楼阁起朝霞。帝城别后风光换,扇子河边藕已花。”(《赴圆明园》清道光·董恂)

从娘娘庙门前的御道东行过桥右转就回到了南北向的御道,回到了扇面湖标石的入口。

一亩园是城市中的宝藏之地。它景色迷人,花卉繁茂,绿地广阔,扇面湖清澈宁静,岸边垂柳轻舞。植被丰富,四季风景各异。更具魅力的是,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皇家园林遗迹和古老传说为其增添神秘色彩,是休闲与探寻历史的绝佳去处。

2024-08-05

感谢您的关注与观看!

0 阅读:0

牛爷大走四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