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五):云冈石窟收官之作,改梵为夏西岩绝唱

牛爷大走四方 2024-08-28 15:10:45

(续接上文:西部诸窟)

“西岩绝唱”通常指云冈石窟的晚期石窟。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云冈皇家工程宣告结束,西部山崖成为民间造像的乐土。晚期雕饰更加精美,法像清秀脱俗,成为中国早期佛教艺术改梵为夏的历史过程至此完结。

西部窟群的特点为不成组的窟多、中小窟多、作为补刻的小龛多,造像多为瘦骨清相,具有浓厚的汉化风格。西部窟群处立有“西岩绝唱”的石刻,它概括了西部窟群的艺术风格。

第三十一窟前室北壁壁面中央下开过梁式方形窟门,上设拱形明窗,门大窗小。全壁分层布龛,由下向上分五层。

第三层横排五圆拱龛,分三单元。东侧单元并列二圆拱龛,左龛内一佛趺坐,右龛为二佛并坐。中部单元一组三龛,居于中央窟门与明窗之间。西侧单元并列二圆拱龛,龛内均雕一坐佛。

窟门与明窗之间,右侧一圆拱龛占据了主要位置,龛内雕二佛并坐,着褒衣博带式衣。龛外两胁侍菩萨身形较小,龛楣雕禅定坐佛,龛楣外满布千佛龛。龛基方形题铭两侧各有两排龛像,上排并列禅坐五佛。

前室东壁壁面布局凌乱,风化残损严重,可见现代混凝土加固遗迹。

前室西壁全壁可分上下二层,第1层北端凿一小窟,与第32-8窟贯通。南侧开二方形龛,风化不堪。上层并列两座四壁三龛式窟,壁面局部可见现代混凝土加固痕迹。该壁面不但有龛,还有具备四壁三龛式的窟中窟。

第三十三窟北壁窟属四壁三龛式,泥岩层横断壁面,岩体裂隙多,渗水异常活跃。北壁在风化水蚀的作用下,大部分造像已漫漶不清。圆拱龛内雕二佛并坐。龛外两侧雕一菩萨、一弟子胁侍造像组合,其中左侧仅存轮廓。左右胁侍像上方各雕一方形龛。

第三十四窟西壁壁面保存得相对完好。圆拱龛内坐一佛,头部被盗凿。佛像外着褒衣博带式衣,内衬僧祇支,右领襟从胸前横过,搭左臂披垂,胸前衣带垂长。

龛外两侧为二立佛模式,右下侧表现“罗睺罗因缘”佛经故事题材。龛楣雕禅坐七佛。

第三十五窟东壁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头戴高冠,胸佩璎珞,长裙贴体,帔帛交叉穿环。龛外两侧各雕一思惟菩萨。龛楣折叠方格内雕坐佛,龛楣南(右)侧雕佛陀涅槃图,北(左)侧雕“舍身饲虎”佛陀本生故事,现已严重风化。龛上侧雕列坐佛,下侧雕供养人行列。

第三十五窟东壁盝形帷幕龛楣折叠方格内雕坐佛,

第三十五窟西壁开一盝形龛,内雕一倚坐佛,头部被盗凿,双手毁失。佛像外覆褒衣博带式衣,胸前结衣带,下衣八字形衣裾分作三重。龛内两侧壁各雕一比丘,身形较小。龛外两侧各立一胁侍菩萨,手托博山炉、摩尼珠虔诚供养。龛楣格内雕飞天,龛楣外南上隅已毁。

云冈石窟第三十五窟东壁上下两层布龛。上层盝形龛雕一交脚菩萨、二胁侍菩萨造像,主像头戴花蔓冠,面部已残毁,颈戴项圈、削肩、身披帔帛

第三十五窟窟门西壁造像造像上下两层布龛。第上层雕一盝形龛,内为一交脚菩萨,一地神由莲中涌现半身托其双足。龛外两侧为雕供养人。

第三十六窟北壁壁面重层布龛。第一层(下层)雕一圆拱龛,内为一坐佛、二胁侍菩萨造像组合。

第二层(上层)雕一盝形龛,一交脚菩萨、二思惟菩萨、二弟子造像组合,弟子头部均被盗凿。

第三十六窟附属窟的北壁壁面分三层内容。基层帐形方框内雕供养人像。第一层并立七佛。第二层雕千佛龛单元,于中央处开一宝盖龛,内雕一交脚菩萨,龛外两侧雕胁侍菩萨,其上方另各雕一倚坐佛。

东壁与西壁布局大同小异,基层排列四供养人像,但这里雕刻得全部是男性。上层为千佛龛单元,中央开一圆拱龛,雕一佛、二菩萨。

东壁壁基龛像为四供养天,头梳三分式高发髻,面相修长,身穿通肩衣,合掌胡跪,身形圆润、丰腴。

第三十六窟西壁第一层(下层)开一盝形龛,内设一倚坐佛;

第三十六窟西壁第二层(上)层开一圆拱龛,内设一坐佛。

第三十六窟东壁壁面基层延续至西壁、南壁,呈带状分布雕刻供养天,之上为两层龛。第一层(下层)盝形龛后世被凿毁,龛内原雕一交脚菩萨。第二层(上层)的圆拱龛内雕一跏趺坐佛。

第三十七窟东壁东壁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头部未完成,下部风化。龛楣上方两侧各雕一佛传故事。龛楣北(左)侧雕“佛陀诞生”场面。

第三十七窟东壁佛龛龛楣南(右)侧雕供养天跪坐合掌,其上侧雕“乘象投胎”佛传故事。

第三十七窟北壁盝形龛主尊交脚菩萨右胁侍菩萨。菩萨头戴山角饰高冠,低头呈沉思状。帔帛宽博搭肩而下,于腹际交叉穿圆环。左手上举托物,由风化残迹看应是摩尼宝珠。菩萨屈右臂,自然垂于体侧,姿态优雅;腰束带,并从右侧翻出衣角。

云冈石窟的西部诸窟中,第三十九窟为最大的窟。窟门为圆拱形,内饰缠枝忍冬纹。外壁东侧现存一力士,风化严重。窟门上方东西两侧各开一明窗。

第三十九窟是西部窟区规模最大的洞窟,俗称“塔庙窟”。窟门呈圆拱梯字形,门楣装饰尖拱忍冬纹,窟门两侧雕有二尊力士像。窟门上侧,雕一坐佛龛,两个明窗分别凿于佛窟两侧,是云冈石窟为数不多的一门双窗的洞窟之一。

西天梵音石窟是云冈石窟的晚期石窟,其艺术风格更加注重细节和装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西天梵音石窟的佛像、飞天、供养人等形象栩栩如生,雕刻技艺精湛。

西天梵音的西侧第四十五窟西侧新开拓的游道上有一无名僧匠塔。

无名僧匠塔高8米。这座塔是为纪念众多无名的云冈石窟开凿者而修建的,其塔基利用收集起来的旧建筑条石,塔身由旧磨盘石、工厂烟囱石垒砌而成,上层的塔刹由抱鼓石巧妙修筑而成,塔身腹部内供一尊石佛。

这座造型别致的石塔附近的巨石上雕有《无名僧匠塔记》,记录了修建无名僧匠塔的初衷。《魏书》记文明太后之兄冯熙佞佛,“而在诸州营塔寺,多在高山秀阜,伤杀人牛。有吵门劝止之,熙曰:成就后,人唯见佛图,为知杀人牛也。”吾每忆此,未尝不怅然悲恻。

想北魏当年。灵岩巨丽,开凿僧匠俱由战俘、奴隶充任,伤亡必定更甚。2019年夏,拓展石窟西部游道,遂利用旧石条、石雕、磨盘等垒砌斯塔,以寄哀思。兼告游览君子也。造塔匠尤朋楼、乔卫东等,监工刘学斌,撰文张焯。

云冈石窟的开凿历经多个朝代,除了有历史记载的高僧昙曜主持开凿了昙曜五窟(第16窟至第20窟)外,众多的开窟造像者并无信息留下来。北魏几代工匠前赴后继,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内容繁复、雕饰精美的石窟艺术宝库。云冈石窟研究院在拓展石窟西部游道时,利用旧石条、石雕、磨盘等垒砌而成一座无名僧匠塔,以此纪念众多古代无名工匠,同时该塔也是现代人向古代工匠致敬。

沿着无名僧匠塔一路南行,由于云冈博物馆当天未开放,转向东行。路边有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中国由此迈向大唐”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这句话出自著名学者余秋雨。其含义是指北魏时代为大唐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北魏时期,大量汲取北方和西域少数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融汇了鲜卑、汉等民族以及中亚文化的精髓,是北魏文明的绚丽瑰宝,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晶。

北魏在文化方面的举措,如鲜卑拓跋氏提振华夏文化,广泛汲取印度、希腊、波斯等文化,开创了一种强大的文化融合趋势。这种文化融合所带来的浩荡之气和强大力量,为大唐盛世的辉煌奠定了重要基石。

(未完待续·东部塔庙窟)

2024-04-12

感谢您的关注与观看!

0 阅读:2

牛爷大走四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